APP下载

回忆恩师刘元彤

2018-01-02

戏友 2017年3期
关键词:花脸老生行当

孙 昌

回忆恩师刘元彤

孙 昌

1990年刘元彤在家中书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恩师刘元彤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我也从为人之父升格当上了姥爷。人啊,到了一定的年龄总是愿意回忆过去,愿意回忆那些曾经让自己觉得骄傲自豪的人和事,这既是一种自我精神慰藉,也是向晚辈炫耀的一笔资本。我也常常会摆出老资格,在我的学生面前炫耀我曾经的辉煌。特别是当我回忆与我的恩师刘元彤先生亲密接触几十年,受先生教诲,使我在戏曲表导演理论与实践方面受益最深的那段经历时,感恩之情不觉涌上心头,久久不能挥去。先生可谓是山西乃至全国最具权威的戏曲表导演理论家和实践者,对戏曲表导演的驾驭能力独具风格,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上的高精尖人才,为戏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晚辈们为我能得到先生的栽培而羡慕不已,当年的老同学也不明白我为何会得到先生的眷顾,连我自己都觉得像是在梦里云游。

我和先生初次接触,是在1976年初夏的一天上午。那天,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办公室的正面坐着一位身材伟岸、学者气质的英俊中年男人。我被他那炯炯有神的眼光和不凡的气质所吸引。原来他就是有着深厚戏曲文化底蕴,在我省乃至全国极具影响力的戏曲专家、集表导演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刘元彤先生。这位专家的名字犹如他的学问一样十分响亮,一下子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而且还多了几分亲切感。我知道,在班里我算不上特别优秀的学生,条件也一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先生选择我在他导演的创作剧目《芦花淀》里担任男主角,至今我也说不清楚。

我先后在先生导演的多部剧目中担任主角,我自认为得到了先生的真传。先生不愧是戏曲界表导演艺术方面的大师,生、旦、净、丑,只要是与戏曲专业有关的表导演元素,在他身上简直是无所不能。无论是旦角的娇小妩媚、青衣的端庄大气、老生的沉稳凝重、花脸的刚毅豪放、小花脸的诙谐机警等,他都能说到点子上,并能一一示范,且动作讲究、规范、大气,让每一个行当都能在规定情境中活起来、立得住。

记得先生给我排花脸戏时,我总担心自己个子矮、身体瘦弱,怕不被大家认可。先生为了打消我的顾虑,经常拿京剧名家裘盛戎先生为我鼓劲。先生对我说:“裘先生的个子还没你高,脸庞也没你宽,眼睛也不算大,但他个子小架子大,眼里有神,器宇不凡,照样成为一代花脸名家。”先生说这些话的含义,让我领悟到了,人物的塑造不仅仅是靠外形条件,还要靠内在的气质和训练有素的肢体语言,只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修养,是完全可以弥补先天条件上的不足。先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诲中,带着我一步一步走进戏曲美学知识的殿堂。

先生不断地让我尝试着不同行当、不同角色的人物塑造,他非常希望我能驾驭和掌握不同行当创作的基本方法,成为他心目中一个较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戏曲人才。新编晋剧历史剧《红娘子》是先生的一部代表作(注:该剧编剧华而实,导演刘元彤,山西省戏曲学校实习团演出。1979年参加了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晋京献礼演出,获全国三等奖。)剧中李信由生行来扮演,先生决定让我出演这个角色。从花脸行转入小生行,这种

极大的反差跨度,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不过我已有了心理准备。先生在为我说戏的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不需任何解释,就把生行及人物的内外气质表述得一清二楚,让我打心眼儿里佩服先生深厚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戏曲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庆幸在先生的培养下,掌握了多个行当的表演技巧,特别是在先生的两部代表作《出水清莲》《崔秀英》中,我以老生行的表现形式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此,也让我在老生这个特定的专业领域里,一干就是三十几年。

先生无论创作哪一部戏,都是从细节入手,小到一个眼神往哪看,一个动作的要领在哪里,都要反复讲给我们听,发现毛病及时纠正、绝不放过。我至今还记得,先生当年给我排《出水清莲》时,剧中人林有安的一个上场动作,先生为我做示范就不下数十次,并就老生行,特别是高派老生的独特表演程式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目的就是想让我在创作人物的过程中,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熟练掌握老生行当的技术特点以及表现方法。

1979年在北京演出《红娘子》。刘元彤(左一),张向英(左二),关肃霜(左三),芦变嫦(左四),孙昌(左五)。

戏唱得多了,又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让我萌发了既能演又能导的奇特想法,有朝一日能像先生一样当一名导演,那该有多好啊。先生发现了我有这个想法以后跟我说:“你就跟我学吧。”可见先生早已希望我能在戏曲导演方面有所作为。先生的一句“跟我学吧”,着实让我既兴奋又感动,在先生的心目中,早已把我当成了他最信赖的学生,而我也把先生作为我艺术生命中最值得尊敬的人。我随先生学习导演的第一出戏是《江岸别妻》。初开始学习,我还摸不着头脑,好在先生信任我,不断向我提出问题,让我回答。这样大胆放心的使用,让我逐步找到了自信,甚至也敢在先生面前斗胆提出一些自己对人物的分析和见解。不管对与否,先生从不一言否定,总是让我自己拿主意、想办法。像这样零距离的授课形式,是用任何物质都换不来的。先生身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戏曲表演元素及创作手段,加之理论水平又高,在为人物设计动作,处理舞台调度,调整舞台节奏,驾驭音乐、唱腔等方面,总能有许多出彩的地方,并能帮助演员解决身上的毛病,从而达到完成创作的目的,许多经他手排导的演员,最终成为了知名的艺术家。

记得有一年,先生给京剧旦角演员李胜素排戏,我静静地观察先生为李胜素设计的每一个肢体语言,竟是那么美,那么赏心悦目。李胜素在先生的精心指导下,也变得身韵婀娜,表演得楚楚动人。如今李胜素已是京剧界的一代名流了。从哪方面讲,先生都是戏曲表导演领域不可复制的一代艺术大师。自从跟随先生学习导演创作后,十几年间也排了大约十几部戏,如果先生在天有灵,他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学生在表导演方面取得的进步而感到欣慰。

先生的一生是为戏曲事业不懈努力、光荣奋斗的一生。他严谨的创作风格,尊重艺术规律的排导理念,丰富的戏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将认真研究先生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并学习先生为人正直、积极向上的高贵品质,让先生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在我们这一代流传下去,并将它发扬光大。

孙 昌,男,山西省晋剧院,一级演员。

(责编:杜 蓉)

猜你喜欢

花脸老生行当
花灯和花脸
嘻哈跆拳族
Songs from the Past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京剧行当——老生
有猫如弟
“花衫”行当考辨
花脸一朵朵
《老行当》 海天堂构木偶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