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生活教数学

2017-12-29邵琦��

考试周刊 2017年46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同学

邵琦��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就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深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树立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生活;数学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从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去学习,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就把生活与教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就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才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这说明数学教学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数学问题的来源、数学的探索与实践、数学的应用等各个环节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深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树立学习的信心。

一、 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又好动,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集中,对于枯燥的数学公式或练习会感到厌烦。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不断增强自我探索意识,让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情境:老师今天在校门口,看见两个同学为了自家花园的大小争得面红耳赤,小明说他家的长方形形状的花园大。小红却说她家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花园大。老师根据他们的描述把两个花园画了下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比较花园的大小就是比较什么?(花园的面积)你能帮他们比较吗?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同学们面面相觑,想帮忙却帮不上。

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可以这么设计教学情境:周末,老师带着侄女去超市买巧克力,侄女非要买一条10元的巧克力。老师对她说那个10.00的更好吃。她偏说老师选的比她自己选的这个贵,后面有3个0,自己选的这条只有1个0,买便宜的就可以了。说到这里时同学们都笑了,因为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就知道两条巧克力的价格是一样的。

在这里以生活中的场景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很自然地引入了该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二、 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易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是用来服务于生活,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生活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课时,可以把书上的例题改成生活中的场景,可以先抛出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春游吗?都会带什么零食呢?”学生们很感兴趣,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升高了。接着教师详细介绍了春游时,两位同学带去的食物:4个苹果、2瓶水和1个蛋糕。接着提问:“每种食物要怎么分才公平呢?”学生也知道要平均分才公平。接着让两位同学自己上来拿食物分一分,分到蛋糕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要切开,每位同学只拿到了2份中的1份,也就是半个蛋糕,于是引出一半的表示方法也就是二分之一个。最后教师明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接着自然而然的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和读法。这样学习“认识二分之一”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易懂。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以去超市购物为场景,要求学生说说最后自己是怎么付款的。例如怎样付1元的铅笔钱?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1个1元的硬币,有的说付1张1元的纸币,有的说付2个5角,还有的付10个1角等等。其实在付款的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就运用了单位换算,搞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再如,生活中的“旅游经费预算问题”、“折扣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熟悉的数学问题,通过这些开放题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复杂问题明朗化,让学生易懂易学。

三、 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教材提供的习题很多时候是比较枯燥无味的,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选择和重组,将数学练习与生活有机结合,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对百分数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后,创设一个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将课件上的成语用百分数表示出来。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高涨了起来。但此环节并非简单的写百分数,而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正确率用百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在此对生活中的正确率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知道为了提高正确率,相同数量的题目就得做对的越多。这样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这就是从生活中让学生提炼数学知识,然后在生活情景的实践中巩固所学的新知識。

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与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对于“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学习后的练习,可以设置在这样的场景中:小明的爸爸要在早上8点到公司开一个会,现在是7点30分,他马上出发,平均每分钟走35米,刚好赶上开会时间,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计算出小明家与他爸爸的公司的距离。同学们立马想到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知道要算出路程需要知道速度和时间,速度已告知,时间未知,那么先要求出的是时间这一个条件,最后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来算出小明家到爸爸公司的路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将服务于生活。endprint

如在教学《分数》一课时,一个练习的场景可以这么设置: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两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二分之一,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四分之二。老大觉得自己很吃亏,老二分到了两份,自己却只有一份,于是便和老二吵了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两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凡提说了什么吗?

四、 反思生活化,学会举一反三

学完一课新课时,教师都会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反馈。通常所问的都是“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其实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相对于运用来说是简单的。所以个人认为学生的反思应该生活化,让学生知道今天的知识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公式学生都能记住,但是真正的运用是困难的。总结时,可以这么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计算它们的什么时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计算火柴盒的内盒和外盒是计算什么?”让学生不仅知道知识所用之地,还要知道运用之时有什么注意的地方。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最后让学生回顾反思,可以这么问:“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你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百分数,你见到的百分数是什么意義?”“你能设计一个用百分数表示的场景吗?”让学生不仅知道百分数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还要知道生活中每个百分数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导入生活化、例题生活化、练习生活化、反思生活化,真正的做到运用生活教数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小红.生活化教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7).

[2]潘小林.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读写算:教研版,2014(7).

[3]骆建华.生活化教学,让初中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0).

[4]李宁.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22):170.

[5]覃冬妮.巧用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祖国,2017(2):219.

[6]邹香永.生活化教学,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J].中学课程辅导,2014(32):19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同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