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2017-12-27徐文勇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不断提升,当前江门市作为珠三角区域的环保建设的“排头兵”,在重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同时,也将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作为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阐述绿色发展视域条件下的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文章主要从完善创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以及培育生态校园文化的具体手段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培育水平,为我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意识培育 课程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33-01

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与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学生不但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生态价值的基本取向。通过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不但可以有效把握大学生综合价值取向的核心,更是能够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核心价值观念,这对于推进绿色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逐步开展工作。

1.完善创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1.1 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不但是受教育者,更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发扬者。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另外,结合当前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外界的生态环境破坏与恶化了解得较少,甚至会出现放任自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情况,所以生态危机观教育可谓迫在眉睫。

1.2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生态理论课程的教学宗旨就是通过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课堂之中,以公共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宣传活动。过程中还要重视生态价值观理论的教学工作,尽可能的加强思想引领并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另外,应该将最新的生态理念也就是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一体化的生态理论教育课堂来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开设生态哲学、环境保护等选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培育生态校园文化

2.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高校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阵地,其对于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建立与完善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当经过一尘不染的道路时,没有一个人随便扔垃圾,而是小心翼翼的找到垃圾桶后丢垃圾,而在较为脏乱、满地垃圾的路段,则会出现很多随意丢弃垃圾的情况。由此可见,环境对于大学生整体生态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

2.2加强文化渗透手段

生态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通过教职工与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创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的管理人员必须充分重视和完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渗透工作,通过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的核心,将绿色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坚持绿色文化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校园人文氛围与校园环境建设相融合的目标。另外,在校园文化渗透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在校园中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水平的全面提升,获得大学生的认同与支持。

2.3强调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要想在高校内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就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校园建设的核心理念,通过优化育人环境,重视校园建筑与基本设施的统一性与规划完整性,并坚持校园环境的环保、美观、协调和适用性,从而实现“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建设目标,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校园。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各种环保课程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程时间,将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精神生态化的范畴内,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实践工作。

2.4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生态文明实践教学的全面开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江门市作为珠三角经济区的一片“绿洲”,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在政府领导班子的领导与带动下,城市也相继获得众多环境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方面的荣誉和称号,这些内容都可以用作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素材。另外,政府还与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让学生实地参观绿植园地、绿色通道建设现场的方式直观感受生态保护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认可并接受自己肩上的生态保护责任。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从生态危机观念教学、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以及生态文明观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创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具体措施,并通过阐述培育生态校园文化的方式提出了开展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工作的具体措施,也希望教学工作者能够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进一步重视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工作,通过加强文化渗透以及强调人与环境和谐方式的方式开展教学,并与政府联手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生态意识水平全面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范梦.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

[2]韦水玲.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伦理素养培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4.

[3]辛茜楠. 我国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

[4]王勇. 新时期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徐文勇,历史学博士,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和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从课程体系设置的角度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