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内痣并发表皮囊肿一例

2017-12-27张倩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黑褐色色素痣表皮

张倩倩 胡 勇 张 莉 唐 隽

皮内痣并发表皮囊肿一例

张倩倩 胡 勇 张 莉 唐 隽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鼻背部黑褐色斑疹10余年,于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10余年前鼻背近内眦连线处发现一黑褐色斑疹,无自觉症状,当时未予重视。现患者自觉影响美观,要求手术治疗。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鼻背近内眦连线处可见一约1 cm×1 cm黑褐色斑疹,色泽不均匀,边界清晰,呈不规则形,周围绕以红晕,部分皮损略高于皮面,触之无痛(图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项以及感免四项未见异常。皮损予以局麻下切除,并行病理检查示:真皮层内散在痣细胞及大小形态不一的痣细胞巢,呈团块状或条索状分布,巢内痣细胞形态及排列均规整,真皮上部痣细胞巢内可见黑素颗粒沉积。并于真皮内形成囊肿,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腔内充满角质物,呈环形层状排列(图2a、2b)。诊断:皮内痣并发表皮囊肿。

图1 鼻背近内眦连线处黑褐色斑疹,色泽不均,边界清晰、不规则,周围绕以红晕图2 2a:真皮层内散在痣细胞及大小形态不一的痣细胞巢,呈团块状或条索状分布,巢内痣细胞形态及排列均规整,真皮上部痣细胞巢内可见黑素颗粒沉积(HE,×100);2b:真皮内形成囊肿,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腔内充满角质物,呈环形层状排列(HE,×100)

讨论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往往在青春发育期明显增多。多生长在面部及暴露的皮肤。根据痣细胞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三种。皮内痣损害呈半球状隆起的丘疹或结节,直径可达数毫米至数厘米,一般不增大。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或有蒂,可含有毛发[1]。表皮囊肿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之一,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单元受到损害所致。此囊肿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性结节,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在0.5~5 cm之间,可以移动,无自觉症状。常单个或数个,很少多发。虽然二者均为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但二者并发者并不多见。

关于皮内痣与表皮囊肿并发的机制,目前尚无明确解释。国内仅有数例报道,国外虽有报道,但对二者的关系尚不明了[2]。国外学者Freecman[2]认为,皮内痣较交界痣、混合痣痣细胞巢多、大且深在,容易压迫毛囊形成表皮囊肿。与本例患者交谈中察觉患者因鼻背黑色斑疹自觉影响美观,并以长发遮盖,常常习惯性搔抓皮损处, 推测可能与患者无意识反复搔抓皮损导致外伤性表皮囊肿有关。色素痣样皮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表皮囊肿亦是很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单从皮损的外观,或凭借一定的临床经验,很难避免误诊,正确诊断必须结合组织病理检查。

二者均为良性损害,除美容要求外,一般无需治疗[1]。国内外有研究,在各种治疗方法中仍首选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3]。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59-1260.

[2] Freecman RG, Knox JM, Houston, et a1. Epidermal Cyst Associated with Pigmemted Nevl[J]. J Areh Dermatol,1962,85(5):590-594.

[3] 邓军,黄惠,程金良,等.皮肤色素痣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8):1094-1096.

解放军第105医院,安徽合肥,230001

唐隽,E-mail: tangjun0212@163.com

(收稿:2016-03-02 修回:2016-04-02)

猜你喜欢

黑褐色色素痣表皮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关注色素痣的变化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紫苏种子表观性状与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
痣癌变引起的症状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别忽视身上的痣
珍奇的贝壳
水果
风中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