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7-12-26徐佳虹

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双语教育

徐佳虹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以主题相关度和影响度为依据选取了49篇文献,对近十年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做了简要分析与反思。研究表明:近十年对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方法主要以质性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运用量化研究的较少;研究内容涉及双语教师和双语教学的研究最为丰富,而有关双语教育政策和双语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比较少。

[关键词]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双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50120050引言

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育的发展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其双语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焦点。对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关注与研究,是改进双语教育质量的关键。回顾近十年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研究趋势、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为分析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反思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双语教育研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依据近十年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对研究趋势做了简单分析。其次以主题相关度和影响度为依据选取了49篇文献,对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反思。

1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趋势

文献数量的多少是反映学科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有关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是为了了解该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研究趋势。以“新疆双语教育”“新疆民族中小学”“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等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对2006~2016年有关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的论文进行检索,共搜索到600多篇文献。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有关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文献篇数逐年增多,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2014年是文献数量增加最多的时期, 2016年相关文章就有98篇。

从文献数量的变化来看,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五年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研究热度依然会有增无减。

2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内容

在所选取的49篇文献中,有关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有12篇,有关双语教师的有16篇,有关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模式的9篇,有关双语教材的4篇,有关双语教育信息化的6篇,有关双语教育政策的1篇。从图2的饼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有关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双语教师、双语教育发展历史、双语教育模式、双语教材等。

3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方法

3.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了解所研究领域的相关情况,借鉴和学习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法不仅能为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在49篇文献中全部都用到了文献研究法。例如艾合买提·艾买提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和整理有关文献,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做了简单概括[1]。方晓华在研究新疆双语教育时,通过查阅有关教育志和相关文献,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做出了阶段性的划分[2]。研究双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历程离不开文献法的使用。同时,为了让文章有深度,往往需要横向和纵向的研究,这也会使用到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研究新疆双语教育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但在具体的使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乏对文献资料的鉴别与考证,没有对搜集到的文献做系统分析与比较等。研究者注意文献研究法所得到的资料具有历史性,只针对当时的情况。研究者应与时俱进,结合其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研究内容。

3.2问卷法

问卷法就是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问卷法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收集数据资料的工具,是很多研究者常会用到的研究方法。在49篇文献中有15篇用到了问卷法。在祁伟对和田地区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的研究中,他对和田市三中、五中、地区一中、和田县三小的150位双语教师进行了调查,得到了大量有关维汉双语教育的一手研究资料[3]。马少云在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现状及政策的研究中,为了解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现状,在实施双语教育的典型地区喀什、和田和伊犁共发放了61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59份,其中包括地方教育行政人员问卷26份,教师问卷163份,学生问卷370份[4]。候晓函在新疆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中,为调查新疆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在莎车三小、莎车三中、莎车城南中学、泽普四中、泽普五中、泽普六中、沙湾一中、和田143团中心小学、巴楚二中、乌鲁木齐市109中共发放了学生问卷493份[5]。问卷调查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信息,因此问卷法常常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睐,尤其是用在现状调查和推广研究中。研究者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双语教育的更好发展,这就要求研究要有很强的外在效度,使用設计良好的问卷来辅助研究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运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研究的15篇论文,都没有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做预测实验。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研究不同于其他研究,使用问卷法做调查时要先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预测,包括了解被调查者对问卷题目的理解程度。使用高效度和高效度的问卷进行调查,研究者才能得到有效的数据。

3.3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研究者深入到现场对所发生的行为或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是直接观察;研究者借助仪器或技术所进行的各种观察为间接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都是为了获得原始资料,使研究结果更为直观、可靠。49篇文献中有9篇用到了实地观察法。姚金梅在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中,为了深入了解柯尔克孜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亲自前往调查地与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交谈,并进入班级听汉语、数理化、英语、历史等课程[6]。刘亚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S小学双语教育模式二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中,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S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教学现场的语言、社会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最终找到了影响S小学双语教育模式二实施的原因[7]。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法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可以提取出研究需要的资料,是研究双语教育模式和双语教学常常用到的方法。

4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内容

4.1双语教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长久的。双语教师不同于其他普通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能灵活运用所教授的语言。双语教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双语教育的质量[8]。所选的文献中对双语教师的研究就占了33%,这些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双语教师的培训、双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双语教师的能力提升等。

双语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质量的直接途径,在培训方式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屈青云认为要加强校本师资培训,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培训机制[9]。杨军认为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数学教师的培训要“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载体”,让教师在参与和体验中提高自我[10]。李硕和丁宝霞等人则强调学校要强化特岗教师的职前培训力度,以“国培计划”和教育硕士的力量来提升中小学双语教师的水平[11]。施晓珺认为双语教师的培训要与学历的提升相结合,提高双语教师的学历就能提高教师的水平[12]。古丽斯坦·艾尼娃认为参与双语教师培训的院校要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13]。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双语教师质量整体性的突破不仅会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也会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候晓函认为师资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因此要先从政策制定入手,完善有关双语教师的制度规定,另外要从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入手,适当提高双语教师入职门槛[5]。苏生艳认为应该积极开展诸如特级教师到乡村学校“送课下乡”活动,以强带弱,以城市带动乡村,共同推进双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14]。闫新红则认为双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要把文化适应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文化适应使教师了解双语文化,促进双语教学[15]。

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常常被关注的问题。双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学校的评价体系与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息息相关,它们间接影响着双语教育的质量。闫晓靓认为双语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展现出较强的教学能力[16]。杨淑芹和于影丽在《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能力评价方案建构研究》中提出运用具有高效度和高信度的评价方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17]。赵新民也认为依据特定的双语教育目标对双语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评价,是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18]。梁云认为双语教学的推进规模、质量以及速度要保持平衡[19]。

4.2双语教育模式

研究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对双语教育模式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双语教育模式就是以某种形式开展双语教育的方式。不同的教育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也就引发了研究者对双语教育模式类型的研究和对现有双语教育模式的评析。

双语教育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多少位研究者就有多少种双语教育模型[20]。刘军提出4种双语教育模式:只在理科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只在语文和音体美课程涉及民族传统文化时汉语授课、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母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21]。方晓华则提出部分汉授、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浸入式双语教育模式、双语双授教育模式[22]。魏炜提出双语实验班模式,先在实验班实施双语教育,针对其出现的问题做出调整,最后推行到更广的范围[23]。

双语教育模式的选择和构建同样也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杨淑芹在对新疆民族基础教育双语教育模式的回顾中提到,双语教育模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应当优化其实施条件[24]。张梅则认为双语教育模式应体现双语教育目标,要与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和发展状况相联系[25]。赵建梅在对7种双语教育模式的分析和比较之后,提出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模式的建构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创新[26]。

4.3双语教材

双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从学校的布局到教师的授课再到教材的选择都是十分谨慎的,好的双语氛围能让学生耳濡目染,好的双语教师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而好的教材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学习。双语教材的研究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从民族特色教材到国家统一教材再到学校自主选择,双语教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时至今日,双语教育研究者依然在探讨该用什么样的双语教材。努尔沙拉·居努斯认为双语教材是实现双语教育目的的必要工具,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27]。吐孙阿衣·库尔班认为在教材建设上,要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在保证基础的情况下适当拓展[28]。刘君玲则认为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编排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材材料要体现民族文化,还要配备辅助资料,如音频或视频等[29]。杨敏杰认为现行的双语教材存在完全翻譯汉语教材的情况,教材的编制应该有较为科学的参考[30]。

4.4双语教育信息化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投入力度,引入一些先进教学设备仪器,互联网也走进了新疆中小学课堂,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与互联网结合是大势所趋,这也将成为未来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的主流方向。双语教育的信息化对双语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诸如远程课堂、同步课堂和翻转课堂等,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突破,也为双语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目前,研究者对双语教育信息化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韩生辉认为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信息化实证研究很少,应强化信息技术与双语课程的整合,才能推动双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31]。木尼热·亚力坤则认为双语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应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32]。阿孜古丽·买买提认为双语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推动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33]。但张慧也在研究中提到,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现了盲目模仿的问题[34]。因此,在享受信息技术给双语教育带来福音的同时,要明确信息技术在双语教育中的位置,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教育与网络的结合成为必然,但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从9篇与信息化有关的文献中也可以看出,研究还未涉及深层次的内容。为了推动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为了使新疆双语教育与时俱进,研究者应该多加关注双语教育与信息化的研究。

5结束语

通过分析49篇有关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文献可以发现,关于该地区双语教育的研究还是比较全面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新疆双语教育的研究大多采用质性分析的办法,少有量化研究。为了使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才是最佳的手段,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此方面的问题。其次,在研究方向上,对双语教师和双语教学的研究最为丰富,也最能体现双语教育的问题所在。双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双语教师的努力,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就是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这就决定了未来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与双语教学的研究依然会是重点与热点。再次,关于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政策的研究较少,双语教育政策指引和规范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最应该为研究者所重视的。最后,在研究内容上,研究者对传统的研究内容涉及较多,研究也比较深入,然而有关信息化与政策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就现有的政策方面的研究来说,大多是对政策的阶段划分和历史回顾,缺乏实质性内容。研究内容应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才能不断推动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艾合买提·艾买提,顾华详.新疆双语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6):9298.

[2] 方晓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967.

[3] 祁伟.和田地区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

[4] 马少云.新疆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现状及政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5] 候晓函.新疆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

[6] 姚金梅.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7.

[7] 刘亚.乌鲁木齐市天山区S小学双语教育模式二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8] 艾比班·依米提.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中的教师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

[9] 屈青云.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双语”师资培训的现状分析与思考[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1.

[10] 杨军.提升新疆中小学双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的若干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8):8385.

[11] 李硕,丁宝霞,库兰·朱玛汗.新疆昌吉州中小学数学双语教师培养路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6):6365.

[12] 施晓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师培训与学历提升关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7):245.

[13] 古丽斯坦·艾尼娃.南疆地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现状调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13.

[14] 苏生艳.南疆地区双语教育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3.

[15] 闫新红.新疆中小學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汉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6770.

[16] 闫晓靓.新疆中小学美术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13.

[17] 杨淑芹,于影丽.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能力评价方案建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271.

[18] 赵江民,符冬梅.试论双语教学评价在新疆双语教育推进中的作用——以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现状为例[J].语言与翻译,2013(4):7073+80.

[19] 梁云.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3):4750.

[20] 陈金凤.生成范式教育本体论视野下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路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2):4752.

[21] 刘军.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提高双语教学质量[J].中国民族教育,2007(8):4650.

[22] 方晓华.新疆双语教育问题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995.

[23] 魏炜.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4248.

[24] 杨淑芹.新疆民族基础教育双语教学模式的回顾与选择[J].教育探索,2008(8):1819.

[25] 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4):96101.

[26] 赵建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94100.

[27] 努尔沙拉·居努斯.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中学双语教学实施状况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8] 吐孙阿衣·库尔班.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的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29] 刘君玲,孙涛,孙万麟.新媒体视角下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材使用需求调研报告[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1125.

[30] 杨敏杰.现行维吾尔族中小学双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基于对喀什市区维吾尔族中小学双语教材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0):17+116.

[31] 韩生辉.论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信息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4):3842.

[32] 木尼热·亚力坤.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3] 阿孜古丽·买买提.新疆基础教育信息化维汉双语教学资源建设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34] 张慧.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双语教育
新疆双语课堂与师生互动三大问题探究
加强督导,让“双语教育”回归本源
双语教育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研究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浅论语言能力与文化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就及问题
澳大利亚沉浸式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育区别
基于新疆幼儿双语教育教学策略的探索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与几种教育形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