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在绩效管理中的演进研究

2017-12-26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业绩理性

高 欣

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在绩效管理中的演进研究

高 欣

我国经济增速由高速换挡到中高速增长,必然引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速驱动力也将转变为创新驱动,进而影响我国企业的绩效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本文阐述了企业绩效评价中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定义、表现和成因,分析了经济下行时期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进而探讨了企业绩效管理中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有机融合,即突出创新驱动、理性解决业务转型、差异化评价绩效、业绩增长持续性等。

绩效评价 程序理性 结果理性 经济增速 业绩管理

一、引言

从GDP增速看,我国经济发展在三十年内形成了倒N字形趋势,1993年至1999年期间,经济增速快速降低,1999年至2007年期间快速提升,并且达到14.2%的超高增速,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经济也受到一定影响,增速逐渐走低。但是就经济生产总值规模看,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74万亿,甚至超过了GDP世界排名第三至第五的日、德、英三国的生产总值之和。我国经济增速进入下行通道的经济背景下,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变也是必然,参照中央对经济新常态的解读,我国经济结构将逐步优化,经济增长将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这意味着,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将面临巨大改变,进而深入影响我国企业的绩效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

二、企业绩效评价中的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

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结果理性是指在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制度等条件和行为限定范围内,当绩效管理的行为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时,绩效管理的行为就是结果理性的。结果理性的重点在于绩效管理的结果符合目标要求,而不在于绩效结果的形成过程。相对应的,程序理性是指绩效管理的行为要符合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制度等秩序规范标准,即绩效管理的行为要合理、合法、合规。程序理性强调的是绩效管理的行为过程要理性,重点在于行为过程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从定义可以看出,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的差异在于关注重点不同。结果理性的关注点在于结果的理性,即重点在于结果对既定目标的满足程度,而不会关注结果产生的行为;而程序理性强调的是规范的行为程序,只要保证行为的理性,就会按照因果关系得到可以接受的结果。

在当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多数企业注重业绩结果,一切以业绩论成败,而不注重业绩形成过程,更不会注重产生业绩的行为效果,极可能造成绩效结果的不理性。按照有限理性理论假说,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很难在业绩考核目标下考虑企业长远利益,管理者和员工都容易产生短视行为,为了眼前的绩效考核而损害公司长远利益,最终将导致经营结果的不理性。再者,企业过于关注短期绩效结果,薪酬奖励、升职加薪等都以短期业绩为标准,极可能会忽略绩效提升的影响因素,业绩的长期持续性就缺少支撑因素,也将引发长期业绩结果的不理性。最后,短期绩效的结果很容易迷惑投资者或者决策者等利益相关者,使投资者和决策者忽略绩效提升的决定因素,一旦业绩降低,也很难发现导致业绩降低的影响因素,而且业绩降低的趋势结果已经难以改变。

从结果理性为主的绩效评价成因看,我国企业结果理性为主的绩效评价主要是由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企业转制等历史因素造成。虽然从西方管理学理论看,结果是一系列程序的结果,程序的理性会产生结果理性,但是从国内外的管理实践看,程序理性也未必会产生结果的理性。例如,美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审计制度,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会计准则,而且法律和商业环境也比较完善,但是在层层的内外审核监管下,法尔莫公司仍然利用存货虚增利润、获取巨额资金,结果法尔莫公司破产,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事务所也因此损失三亿美金。在绩效评价方面也是如此,阿克斯公司严格控制基金经理的仓位、严格控制止损线、禁止交易员违规操作、严格控制交易权限等,确保程序理性、集中资本投资优质公司,看似公司执行了严格的程序规定、优化了业绩管理,但是阿克斯公司的业绩并未得到提升,仍然出现下滑趋势。因此,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程序理性不能保证结果理性。

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多数注重业绩结果、忽略程序规范,但国内外的管理实践也表明,仅仅注重程序理性也无法保证绩效结果理性,因此应当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重构企业绩效管理的评价机制。

三、经济下行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经济维持着高速发展,连续多年经济增速超过两位数,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当下我国经济已经平稳切换到中高速发展阶段,近五年经济增速平均在7%左右,虽然经济体量的扩大减弱了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但我国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随着经济增速变化的还有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正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增长驱动力需要顺势转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是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需要调整经济增长驱动力,转变为以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等为主的创新驱动,对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经济下行期的经营目标转变。传统的企业经营目标主要包括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资本投资收益、提高利润率等,从结果理性为主的绩效评价将引导管理者着重提升短期的绩效结果。而经济下行期,国家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率、环保影响和资源能耗等目标,已经确立了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的目标,出台了《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在税收优惠和产业扶持方面也限制高能耗产业和高污染企业。因此,企业应当顺应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转变经营目标,着重于降低能耗、节能环保生产等经营目标,理性地淘汰落后技术和老旧设备等,虽然这可能导致企业短期内的业绩结果不理想。此外,经济下行会引起法律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企业应稳定扩大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的业务,着重于挖掘自身优势并固化成为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工作细节的合理有序。

其次,经济下行期对企业会计信息准确性的要求更高。经济环境的变化会放大财务管理细节的影响力,比如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我国当下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但是银行业的贷款业务却是稳中趋紧,许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屡创新高,甚至部分中小公司不断加杠杆地扩大企业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如果不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加强财务管理和资金风险管控,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极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利润大幅下降、库存积压等问题,而这些都可能导致一个公司由盛转衰、甚至破产。从企业实践来看,近几年加杠杆扩大生产的李宁、美特斯邦威、威业家具、一丁集团等,都因此出现了业绩大幅下滑的危机。准确的会计信息可以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风险警示,企业就能够适当规避风险或缓解风险,也能提供更为准确的经营效果分析。

最后,经济下行期的企业投资机会掌控。我国经济增速下行不仅仅有风险,也会带来机遇,特别是产业结构升级为企业创造了新投资机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等顺势出现,企业应当凭借现有优势、快速融入社会发展趋势,理性筛选投资机会,注重投资质量的提升和自身经营结构的优化,以此实现长期绩效结果的提升。

四、企业绩效管理中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有机融合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中的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表现和成因,经济下行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分析,本文提出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时,企业绩效管理中结果理性可以与程序理性有机融合的途径,即突出创新驱动、理性解决业务转型、差异化评价绩效、业绩增长持续性等。

1.突出创新驱动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估体系中普遍包含技术创新指标,部分企业评价体系中还包含模式创新等指标,但是创新指标的权重普遍偏低,是否重视创新、实践创新对绩效结果的影响甚微,因此应当增加创新指标的权重,彰显创新驱动力的重要性。比如,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应当增加专利增加量指标的权重,使员工重视创新、积极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对于工业机器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等高端制造业,还应当增加外观专利增加量指标的权重,使技术部门重视外观创新等。在知识产权能力评价外,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引入合作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创新资源投入指标、创新价值实现指标等。合作创新能力评价可以选择产学研合作强度、合作申请专利数量、联合研发项目规模等指标;创新资源投入评价可以选择研发人员比例和研发经费占比等指标;创新价值实现评价可以选择新产品销售额占比、新产品市场占比、本土品牌或商标数量等。从评价指标设定和权重设定角度增加创新类指标及权重,既可以引导企业重视创新管理,也可以将绩效管理引向创新驱动。

2.理性解决业务转型

即强调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解决进度。我国钢铁、水泥、煤炭、石化等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或产能落后问题,而且落后的产业普遍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等特征。虽然国家政策支持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产能过剩的行业,但是在企业生存的前提下,应当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在绩效评估体系中应当强调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解决进度,比如设定年度减少落后产能规模、限制过剩产能业务规模、减产损失、设备折旧处置损失等。企业应当响应国家号召、尽快转型,避免产业转型过慢或者过快而引发的企业经营难以持续等问题。

3.注重差异化评价绩效

在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背景下,企业需要重视绩效结果生成因素的评价及权重,重视绩效结果形成过程的理性。企业规模及扩张速度、短期利润率、短期资产年收益率等不应再作为绩效评价的重中之重,且不同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发展质量等作为重点评价指标,比如,企业可以将主营业务收现率、自有品牌影响力、资产流动性、无形资产增长率或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予不同的权重,以便评价企业的发展质量。此外,要注意考虑到企业现有规模和实际经营情况,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发展缓慢,应当化繁为简、建立确保程序理性的评价制度,明确符合企业当下实际情况的差异化绩效评估体系即可。对于大中型企业,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不但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框架结构,还要建立相应的抑制各级管理者短视的监督体系。经济下行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力也不相同,各个企业还需要注重绩效评价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匹配度,以便使绩效评价能真正促进企业发展。

4.着重于业绩增长持续性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将是长久的国家战略,也就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存在于“十三五”期间,而融资环境也限制着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因此我国多数企业需要面临着长期业绩增长缓慢的压力。然而,企业高管薪酬和会计收益的持续之间存在冲突,高管任期内需要绩效达标才能取得分红、股权等,部分管理层会操纵盈余管理实现会计收益达标,因此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长期业绩发展等作为重点评价指标,比如,企业可以将资产可持续性、固定资产结构性、应收账款周转率、新产品销售比率等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评价企业的长期业绩发展能力。着重于企业绩效增长持续性也会帮助投资者和决策层更好地稳定企业发展、规避快速扩张带来的经营风险,对于创建我国百年品牌和规模连锁企业都是非常有益的。只有将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有机的融合在绩效评价管理中,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总之,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看,我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是必然的,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变也是必然的,参照中央对经济新常态的解读,我国经济结构将逐步优化,经济增长将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对企业经营目标、绩效评价等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绩效评估管理也要坚持从结果理性转变到程序理性和结果理性有机融合,即增加创新指标权重、理性解决业务转型、差异化评价绩效、重视业绩增长持续性。

1.刘冰, 李长军. 上市公司企业绩效测度与评价-基于证券市场的经验检验. 商业时代. 2016(21)

2.林建浩,王美今.新常态下经济波动的强度与驱动因素识别研究.经济研究.2016(05)

3.吴锡皓,吴朝晖,李广.相对业绩评价机制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3)

4.冯巧根.论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会计之友.2016(04)

5.崔济麟.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电子设计工程.2016(14)

6.马文超,张春景.会计与会计教育:从整体主义到个人主义.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03)

7.刘淑华.会计职业判断有限理性分析及治理.会计之友.2015(06)

8.诸波,干胜道.市场竞争程度、经营战略与业绩评价指标选择.会计研究.2015(02)

9.张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14(08)

10.袁广达,俞雪芳,袁玮.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财务评价指标的理论设计.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7)

11.谢志华.论会计的经济效应.会计研究.2014(06)

山西省社科联项目:煤炭经济转型期山西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12145)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业绩理性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