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格优化的培养

2017-12-25袁连红

学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大学生

袁连红

摘 要:高校对大学生人格优化的培养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教育者从分析高校教育对其人格优化的重要性入手,积极探讨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人格修养水平、加强心理教育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大学生的人格优化教育的措施,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优化;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3-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05

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是由懵懂的、不需要承担责任的童年期逐步成长到成熟的、需要承担责任的成年期,并逐步形成稳定的成人人格结构,基本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学阶段正是处于个体成长期过渡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担负起大学生人格优化教育的重任,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高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格优化的重要性

人格的形成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师的教育水平状况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形成。

我国著名学者吴启迪曾经强调:“人格是教育的根本。高校人格教育既要倡导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如同情、友谊、责任、毅力等,又应该加强诚信、独立、创新、敬业、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養,这是现代人安身立命、待人处世、适应社会挑战的重要方面。”目前高校的教育重点仍然是注重个体的德育成绩,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来进行,而选修课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单薄、选修人数不均、选修课程效果无法评估等问题。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却得不到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的指导,学生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和体验,从而精神世界单一而且机械,一批批无情茫然而淡漠的个体由此而产生。

作为教育工作机构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从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当代,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生理、心理、智力、敏感性、个人责任感、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等全面发展。

二、高校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优化培养之对策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优化大学生人格的诸多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最直接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对受教育者和谐人格的教育和培养。目前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数习惯采用灌输教育方式,这种方式极易引起大学生的排斥心理、逆反心理,不利于人格教育的进行。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格优化教育,必须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出一种朋辈间平等对话交流氛围,让学生通过互相质疑、讨论、辩论、争论等方式以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化解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并学会接纳和包容他人,坚信快乐源自于自身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拼搏,个人唯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二)提升教师的人格修养水平,树立示范效应

作为高校大学生直接接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人格影响作用。正如乌申斯基曾经指出的那样:“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个性。” 因此,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地发挥示范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信念坚定、立场鲜明,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视为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先决条件。

其次,要有内在的人格力量。教师要争取以其个人魅力和道德情操无形地激励和引导学生,管理干部、教师要给予大学生充分的爱,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他们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心声,用真挚、深沉、持久的情感去扶植大学生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

再次,要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教师一定要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专业知识基础夯实的同时大量拓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做一个博学的人。

总之,教师的人格是大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和感染着他们。

(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人格优化教育

高校教育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让他们掌握普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会自我辨别心理状况,了解自己的心理并掌握情绪调节的一般方法,使自己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应该根据学校和大学生的实际,不断地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并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健康、文明、高雅的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竞赛、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大学生俱乐部等,积极营造出充满朝气、奋发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激励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让他们从活动中体会到喜悦。

参考文献:

[1] 喻瑶.坚韧性人格在“90后”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167-169.

[2] 高志利.认同理论视阈下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反思性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12(1):78-82.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