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现象对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2017-12-24付亚婷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5期
关键词:网红价值观核心

◎付亚婷

“网红”现象对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付亚婷

“网红”,顾名思义,诞生于网络平台,活跃于互联网世界,拥有众多关注者,“红极一时”,正是由于“网红们”拥有众多的粉丝和关注者,受到粉丝的认同、追捧和支持,网红们的言行举止乃至价值观都直接影响着受众。90后的高职学生作为互联网“资深网民”是网红粉丝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红的价值立场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文章通过探究“网红”现象的生成逻辑及分类,剖析不同类别网红对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进一步探索如何消解“踩线网红”的负面影响,规正“两面性网红”的价值立场,发挥“主流网红”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从而规范学生行为倾向,引导他们走向理性和真相,自觉的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议题。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前沿阵地。而信息化和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早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这场“阵地攻坚战”也随着网络中不断衍生出的新现象、新载体逐步走向纵深和细化,而“网红”便是一个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衍生的新现象。如何把控这种新现象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取得新形势下青年学生思想教育“阵地攻坚战”的胜利。

“网红”现象的生成逻辑

“网红”的定义。本文将“网红”自定义为:以社会价值多元化为基础,以自媒体发展为前提,以互联网发展为背景,因现实或网络生活中的事件或行为引发广大网民关注或持续关注的主体。这个定义不再拘泥于个人或个体,认为“网红”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拟人化的主体,突出网红概念中“广受关注”这个关键词,从而充分剖析各类网红在受众关注的基础上所带来的影响。

“网红”的生成逻辑。网红的产生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是其产生的背景,据中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比达96.3%,移动互联网主导地位强化。从数据上来看,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庞大的网民群体是“网红”产生的背景,只有形成规模的群体,才能呈现出规模的效应。

而后,自媒体的发展也为“网红盛宴”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微博、论坛、网络社区、陌陌、贴吧等信息传播平台的拓展与普及,一个以个人为传播主体的媒介时代来临了,每一个拥有PC和移动媒体的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这就是自媒体时代。我国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微信、微博、视频网站、贴吧、论坛等平台随时随地的转发分享热点议题、焦点内容,或者将身边实时发生的事件、行为上传,一旦这些内容触碰了当下舆论“痛点”或者迎合了大众的猎奇心理,就很容易形成舆论关注爆炸、井喷现象,使议题焦点人物的公众知名度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这也就为“网红”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网红”的分类

为研究“网红”在网民价值观形成中的影响力以及探究如何把控、引导这种影响力,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助推作用,依据“网红”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产生影响的性质,本文将“网红”现象分为“主流网红”(或称为“正面网红”)、“踩线网红”和“两面性网红”。所谓“主流网红”就是指三观皆正,充满理性和正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依靠自身的励志故事或影响力输出正能量,倡导真善美的“网红”,如“团团”共青团中央、南航徐川,还有用生活段子解读高深数学的浙大教授苏德矿等。所谓“踩线网红”就是指那些为了名利目的恶意炒作、哗众取宠、三观扭曲还洋洋得意、靠恶俗媚俗甚至色情、暴力来博出位、吸眼球的“网红”,如当年的凤姐罗玉凤、“摸奶”男主播、炫富女郭美美等。所谓“两面性网红”指的是行为基本符合社会规范,但有时会触碰道德和价值观的“灰色地带”的“网红”,如papi酱等。

各类“网红”对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影响

在高职院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贴合学情,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0.6%,从网民职业上看,学生比例占到25%,也就是说青少年学生依旧是网民的主体人群,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的高普及率也决定了在高职院校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就必须在各路价值观横行的互联网阵地中争夺到我们的青年学生,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密切关注和监控盛行的“网红”现象对青年学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影响,就必须积极探索把控、引导、利用这种影响的途径以实现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主流网红”(或称“正面网红”)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团团”共青团中央,可以说“团团”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走在最前列,形成了互联网+共青团的格局,在青年思想阵地“攻坚战”中,活跃的“团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她根据青年成长特征、关注热点和追捧对象,在2016年不仅进驻两微(微博、微信)和知乎,还拓展到了以青少年粉丝为主的“鬼畜的B站”和网易云音乐,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年之友,并紧扣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大众迷茫和公众误解较多的焦点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引导和教育,善于使用幽默而充满时代正义感的网络用语拉近与青年的距离。与此同时,“团团”利用自身优势,集结了各省、市、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这些基层组织力量和个体魅力,紧密的将青年团结在周围,仅微博和B站中就拥有五百多万粉丝。“团团”发布的诸如《青年网络公开课》、《青春25小时》、《出彩90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视频以及《青听》系列文章等等,利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充分宣扬了追求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主旋律,维护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还输送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正能量,甚至“团团”还自制了《炉石传说》的卡牌游戏和《重返长征路》文字冒险游戏,在娱乐游戏的同时展现解放军捍卫国土主权的决心和伟大的长征精神。正是这些文化产品的输出使得拥有众多高职院校师生粉丝的“团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就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些“主流网红”的优势资源吸引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教育青年学生。

“踩线网红”顾名思义就是踩到了原则底线的“网红”,一些人出于名利的追求,为了快速成名并获得利润,不惜采用哗众取宠、色情淫秽、下流粗俗甚至违法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语言、行为招揽粉丝。他们消解着“敬业”、“诚信”、“法治”等价值理念,宣扬为暴富不择手段的扭曲价值观,使人们不愿经过努力奋斗去实现人生价值而是疯狂的追逐“泡沫式成功”,幻想不劳而获,与“敬业”理念背道而驰;一些“网红”依靠自己的名气和影响力向粉丝推荐劣质高价的商品,达到变现的目的,与“诚信”理念南辕北辙;还有一些炫富网红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解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理念。少数高职学生受到这些“踩线”网红的影响而迷失方向,出现了急功近利、拜金享乐、不劳而获的思想,之前频繁爆出的大学生通过“裸贷”达到满足个人奢侈追求的新闻让人唏嘘不已。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就要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摒弃这些“踩线网红”,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这些“网红”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违反了法律法规,必将淹没在社会正义的讨伐中。

“两面性网红”以红极一时的papi酱为例,这个自诩“集美貌与才华为一体”的女子,在2016年成功融资2200万,一时成为草根儿励志的典范,papi酱利用直播平台,制作吐槽视频,用幽默调侃的方式吐槽和讽刺容易引起受众共鸣的人和事,让大家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和受到的委屈畅快淋漓的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她的诙谐与聪明帮助粉丝和受众打开了一个负面情绪的宣泄口,以释放敌意和减轻压力,她在搞笑过程中也会进行是非的正确判断,表达出传播正能量的意图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但是,papi酱在吐槽和讽刺过程中也常常“爆粗口”,这也是她被勒令整改的原因,负面情绪的宣泄不意味着需要用低俗媚俗的语言。对待这种“两面性网红”,学校要帮助学生理性的剖析和判别是非曲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高职院校需要走群众路线,摒弃“唯堵至上”的旧理念,学习“团团”,主动去了解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走进他们的生活,进一步探索如何消解“踩线网红”的负面影响,规正“两面性网红”的价值立场,发挥“主流网红”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从而规范学生行为倾向,引导他们走向理性和真相,自觉的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网红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