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政府角色转换与行为调整

2017-12-23李青芮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大陆桥视野 2017年22期
关键词:职能权力法治

李青芮/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政府角色转换与行为调整

李青芮/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新发展理念的确定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着力点。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角色转换;行为调整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各个国家的GDP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GDP总量达到74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以11万亿的GDP总量占据第二,仅此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例如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导致人口红利消退,对政府投资的过度依赖抑制了民间的创新创造活力,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日益恶化,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等等。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政府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参与者,必然要进行职能转换,包括其角色转换和行为调整。其角色该如何转换、其行为又当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政府职能转换的必要性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逐步从计划经济转轨而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 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过去30年里,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模式适应中国国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政府与市场之间长期没有明确的权力界限,虽然为政府在经济领域大展拳脚提供了可能,但同时也给政府本身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伤害。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导致了政府其他职能的弱化

政府要履行的职能很多,而经济职能只是政府职能中的一种,新常态下政府更为重要的是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监管职能的缺失,使得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也伴随这诸如食品、药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公共服务职能的忽视,也使得国内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

(二)对数量的追求导致了对质量的忽略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事实上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经济运行效率低、成本高和消耗高,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尽管这样的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但长远来看缺乏可持续性。以反映国内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单位GDP这一指标为例,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比印度要高出两倍多,相较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高。尽管一直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但之前对GDP的追求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转型的进程。

(三)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了市场关系的扭曲

国内专车司机与出租车司机曾发生冲突,究其原因是对出租车行业过多的行政管制,扭曲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出租车行业的过多管制使得群众的出行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因此专车才应运而生。其实,这种互联网+交通的新模式是市场的自发行为,广受欢迎。这也是市场发展在倒逼政府主动调整适应市场,政府转型刻不容缓。

二、政府的角色转换

(一)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

无限政府拥有无限权力,可以无节制的使用权力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损害。而有限政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明确了政府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使得依法治国稳步前进。

(二)从无责任政府向责任政府转换

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享有多大权利就应该承担多大责任。现在推行的政府“清单管理”就是向责任政府转换的有效举措。政府的权力来自群众,理应为群众服务,而服务的好坏不应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应该把评价权交还给群众,提升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换

依法治国解决了我国发展的制度基层问题,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政治层面上来说:规范约束政府权力,有效推进反腐倡廉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从经济层面来说: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治经济,也迫切要求法制领域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最后,从社会层面上来说:一方面,公民的社会权力需要通过法治进一步保障、维护和落实;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多种多样,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等等,要化解这些社会矛盾冲突,必须要进一步健全法治建设。

三、政府的行为调整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增长动力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政府的行为也必然要作出适当的调整来应对这一转变。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习总书记在“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理清市场与政府的角色定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如何调整,简而言之,就是要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做到这点,政府有两点重要工作:一是:加快法治建设,保障国有企业、民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一切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都拥有平等竞争的法治市场环境;二是:慎用、少用乃至不用行政手段直接进行宏观调控,而是更多的采用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以防止行政力量的直接干预干扰市场。

(三)加大政府自身改革

李克强总理对政府工作提出:本该由市场做的就让市场去做,本该由社会做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自身改革的核心是放权让利。原则我们可用三个字概括,分别是:“减”、“放”、“管”。所谓的“减”就是简政,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减少税赋。“放”指的是政府向市场放权让利,政府向社会放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要确保权力的平稳过度,要与当地的相关政策、人员素质相匹配。最好是“扶上马,在送上一程”。“管”是指管理,通过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加大对市场的监管,管住管好该管的事。

[1]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宋鸣.对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4(1).

[3]习近平在亚太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4-11-09/102431117499.shtml.

猜你喜欢

职能权力法治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权力的网络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