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勃朗和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

2017-12-21孙千雅

艺品 2017年6期
关键词:德奥莱顿维米尔

文/孙千雅

伦勃朗和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

文/孙千雅

6月17日,由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莱顿收藏共同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8展厅开幕。该展览自开幕日起向公众开放,持续至9月3日结束。莱顿收藏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藏有荷兰黄金时代艺术作品最多的私人收藏机构之一。本次展览既是莱顿收藏的首个全球巡展,也是迄今为止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画作在国内的最大规模展示。展览共展出画作70余件,其中包含伦勃朗原作11件,以及首次在北京展示的维米尔原作《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题材涵盖肖像画、历史画及风俗画三大主题,并着重展示风行于17世纪荷兰画坛的“精细绘画”,力图为观者再现17世纪荷兰绘画艺术盛景。

与同时期欧洲风行的巴洛克艺术不似,17世纪的荷兰绘画更侧重于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无论是人物肖像、风俗场景、还是静物风景,绘画无疑与普通民众的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荷兰艺术的独特面貌与其国内独特的政治宗教情况有着密切关联:在17世纪的荷兰,百姓普遍信奉加尔文教。这种新教认为内心的皈依才是灵魂救赎的唯一途径,禁止过分奢靡的宗教行为,轻视天主教所推崇的繁复艺术装饰。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拥有几百年历史的教堂绘画与宗教绘画在荷兰地区遭到冷遇,画家们缺少教堂的聘用,只好另谋生计。同时,从政治上来看,此时荷兰成功推翻西班牙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商业贸易发展迅速,市民经济的整体繁荣带动了艺术市场的蓬勃。市民阶层开始成为绘画收藏的主体。相应地,以市民阶层为服务对象的肖像画、表现市民家庭日常生活的风俗画自然受到青睐,成为画家们绘画的主要选择。可以说,相对自由的政治宗教氛围、繁荣的艺术市场、卓越的艺术观念再加之荷兰画家对于精细技法的持续追求,造就了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

展览中主题繁多的荷兰风俗画无疑以最美妙的方式为观者还原了展现了市民阶层兴起背景下黄金时代中荷兰人的生活群像。“家庭生活的亲密与欢愉”“幽默、愚蠢与喜悦”“人物与职业”“从农场到餐桌”“优雅的室内装饰”,这些不同面向的导览主题与画作体现着荷兰风俗画对荷兰民众生活的深入关注。正是这些画着普通民众生活百态的画作,将我们直接召唤至伦勃朗和他的时代——也是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

扬·维米尔 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25.5cm×20.1cm 布面 1670-1672年美国莱顿收藏馆藏

伦勃朗无疑是这个黄金时代中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早年在出生地莱顿学习绘画基础,之后前往阿姆斯特丹跟从著名的历史画家彼得.拉斯曼作进一步绘画学习。在阿姆斯特丹的学习生涯使得伦勃朗掌握了在绘画中构建复杂历史宗教场景的能力、精妙的绘画技法,也让其明晰自己的绘画兴趣,逐渐画出自己的风格。他深受卡拉瓦乔影响,喜好在画面中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以突出画面中的戏剧效果。而在题材的选择上,伦勃朗更为偏好绘画世俗肖像及风俗题材作品,甚至会以历史、宗教画的表现范式来描摹平常人的生活。在他的画中,人物的姿态衣饰、神情气质、以至于情感都被精妙地传达。为传神而出色地表现人物形象,画家一生都在拿自己做实验,创作了大量处于不同光线效果下、身着各样服饰、神态各异的自画像,本次展出的《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即是其中之一。

“精细绘画”则是荷兰地区的故有传统。自文艺复兴时期起,弗兰德斯(主要包括今日法国北部、比利时西部及荷兰)画家就不断追求着绘画对真实场景的精妙表现及对细节的深入刻画。弗兰德斯画家甚至摒弃以往的蛋彩画颜料,新发明出颜色更为丰富的油画颜料,从而达成对现实色调的精准还原。到十七世纪,这种精妙描绘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无论是人物画、风景画、特别是静物画,荷兰画家们不会放过每一处细节的处理。他们像是通过放大镜在观看这个世界,哪怕是羽毛笔的细微绒毛、人物衣服边角的蕾丝层叠,无数在现实中可能被视觉忽视的细处都尽可来荷兰画家的画里找寻。伦勃朗也不例外,在他最著名的画作《夜巡》 中,柯克队长手部动作在副队长衣纹上的投影都依照具体形态被仔细画上。在这次展出的《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画中,女神蓬松而舒展的头发、裙摆与斗篷上的刺绣,甚至背景中带着戈耳贡头像的盾牌,无不细腻入微。

伦勃朗 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138cm×116.5cm 布面 1635年美国莱顿收藏馆藏

德奥 卖鲱鱼的人和男孩43.5cm×34.5cm 布面 1664年美国莱顿收藏馆藏

伦勃朗的学徒德奥及师从德奥的弗兰斯·范·米里斯亦将这种精细作画的技法放大为自身风格。德奥擅长营造空间错觉,并在近距离场景中用精准的笔触描绘出物体的材质肌理、表面质地。弗兰斯·范·米里斯则在德奥精细化的基础上达成了历史题材与人物题材的结合。对“精细绘画”技巧的灵活运用及对绘画内容的巧妙选择使得这两位画家在当时的荷兰乃至欧洲画坛拥有着一定地位。

风俗画画家扬·维米尔同样是这次展览的亮点。《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延续了维米尔画中的温和与宁静,画中身着褐黄裙、披鹅黄披风的端庄女子双手置于琴上,头侧向观者,却不与大众有直接目光交流。画面采取了维米尔画面中的常见布光模式——光线自画面左上投射。与其它荷兰画家不同,维米尔在画中并不对场景有过多铺排,也不对细节作精细摹刻,他所为人称道的是极为自然、柔和而精妙的布光,这种布光又与他画作的女性主体相得益彰,使画作拥有了高于现实再现的奇妙美感。

总的来看,这次展览无论是主题策划、展品选择、还是展陈安排,都值得称道。“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无疑是一次面向中国观众的荷兰17世纪艺术的视觉盛宴,使得观众们得以跨越时空,直接与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荷兰画家们对话,重见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

伦勃朗 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
71.1cm×56cm 布面 1634年美国莱顿收藏馆藏

扬·斯丁 农民在酒馆外庆欢
102.5cm×181.6cm 布面 1676年美国莱顿收藏馆藏

作者系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硕士

猜你喜欢

德奥莱顿维米尔
维米尔“持笛女孩”惨遭除名
《持笛女孩》:维米尔存世第36 幅作品?
神偷失手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维米尔
每一个用心浇灌的梦想都会盛开艳丽的花朵
新铁德奥CN道岔换轨施工关键环节控制
一位年轻画家笔下的古老神话——青年维米尔和《狄安娜与同伴》
大厦入口的面试
如果所有的愿望都能成真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