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鼻烟壶的鉴赏

2017-12-21

艺品 2017年6期
关键词:鼻烟壶珐琅康熙

清代鼻烟壶的鉴赏

在造型上,年代越早,器形越小,年代越晚,器形越大、越蠢笨。口部的造型也有规律:越早壁越薄,越晚壁越厚。壶腹部位的规律是:年代早的一定是扁腹,鼓腹的则年代晚。荷包形的鼻烟壶一定是乾隆时期的器形。传世的康熙瓷鼻烟壶数量很少,造型多为爆竹筒式,只有青花、釉里红两个品种。

鼻烟壶的历史很短,清代才出现。这和满族人喜好鼻烟有关。

关于鼻烟壶出现的时间,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三个说法,即万历说、顺治说和康熙说。

有人认为万历年间就已经有鼻烟壶了,这有一定的道理。万历时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教,给万历皇帝进献了很多西洋礼物,其中就有鼻烟。鼻烟最宜盛放在瓷质或玻璃的容器中。澳门历史博物馆有一个小展览,陈列了很多明晚期的小玻璃瓶和瓷瓶子。有人认为那就是中国最早的鼻烟壶。实际上,人们是用当时的小药瓶来装鼻烟的。

“顺治说”源于原来的北京文物商店收藏的几件顺治款龙纹铜鼻烟壶,这些鼻烟壶有“顺治三年”“顺治五年”“顺治六年”款识,所以有人据此认为顺治时期就已经有鼻烟壶了。实际上经过鉴定,我们认为它们是民国仿制的,和顺治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在各类文物当中,都没有带顺治官款的文物,即使是款识最多、最全的瓷器中也没有。

经过多年的研究,结合档案文献和实物,我们认为清代鼻烟壶应该是在康熙年间出现的。现在传世最早的实物就是“康熙御制”款的铜胎画珐琅鼻烟壶。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带康熙款的鼻烟壶可能不超过 20 个,十分珍贵。

鼻烟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集清代各种材质、各种制作工艺于一身。它的材质不是单一的,制作工艺也不是单一的,采用的装饰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所以鼻烟壶是一类很独特的文物。

在整个清代,鼻烟壶的制作从康熙朝到宣统朝一直没有中断,留存实物很多,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鼻烟壶的公私收藏和研究

鼻烟壶的出现和满人的生活习惯有关。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造办处的各个作坊都曾大量制作鼻烟壶。除宫廷外,民间鼻烟壶的制作量也很大,所以保留到今天的实物也很多。鼻烟壶除作为生活必需品,拥有鼻烟壶数量的多少、材质的好坏、装饰图案的精粗,也是当时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嘉庆四年(1799 年)和珅倒台抄家时竟抄出两千多件鼻烟壶。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鼻烟壶的数量与和珅家差不多,也是两千多件。另一个藏量比较大的机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但是没有设专门展览,只是在固定展览中展出几件。

私人收藏方面,鼻烟壶大藏家并不在中国,而是在欧美。鼻烟壶虽然很小,但富有中国特色,极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在欧美,特别是美国,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鼻烟壶,收藏的品位也很高,研究也很深入。西方人对鼻烟壶情有独钟,甚至早在1968年就在美国成立了庞大的鼻烟壶收藏组织——“国际中国鼻烟壶协会”。全世界重要的鼻烟壶专著及收藏,大部分都在国外。美国奥克兰博物馆有一个展览,专门展出中国的鼻烟壶,600 件藏品全部来自一位老太太的收藏。除了美国以外,一些香港鼻烟壶藏家的水平也很高。

2010年 5 月和 11 月,香港邦瀚斯(Bonhams,一译“宝龙”)拍卖行举办了两场玛丽及庄智博(MARY & GEORGE BLOCH)鼻烟壶珍藏专拍,聚集了来自欧美、中国、新加坡及日本等世界各地的藏家,刷新了多项鼻烟壶单品成交纪录。玛丽及庄智博夫妇利用生活和工作在远东地区之便,在过去30 多年收藏了 1700 多件鼻烟壶,均是中国鼻烟壶发展鼎盛时期的作品。2009 年 4 月,庄智博于香港逝世,玛丽决定将他们的藏品在 5 年内分 10 次陆续上拍。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对鼻烟壶的研究和收藏起步很晚,20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才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90 年代,我和夏更起先生一起出过一本《故宫鼻烟壶选粹》,现在已经绝版了。当时定价 180 元,去年秋拍时这本书拍了六千多元。近年故宫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60 卷中有一本专写鼻烟壶。“故宫收藏”系列丛书中由我主编的《你应该知道的 200 件鼻烟壶》,分玻璃、金属胎珐琅、玉石、陶瓷、有机材质等五个部分逐一介绍,图像清晰,是很有用的资料。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张临生女士曾经出版过一本《故宫鼻烟壶》,非常好,可惜已经绝版了。

有关鼻烟壶的档案资料很多,如果有精力,可以把档案中提及的鼻烟壶资料都集中起来,这对于将来的深入研究非常有用。

清乾隆 白玉花卉诗文鼻烟壶高5.2cm 1736-1795年成交价:63.25万元人民币中国嘉德2011年秋季拍卖会

玻璃鼻烟壶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按照材质把鼻烟壶分为五大类,分别是玻璃类、金属类、玉石类、瓷器类以及其他材质类。金属类主要指铜胎画珐琅,数量较少。玉石鼻烟壶的玉材广泛,在造型上是最漂亮的一类。其他材质类包含的品种很多,比较有名的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以贝壳为材料做成的鼻烟壶,故宫博物院则有一件核桃做的鼻烟壶,都很精致。此外,使用有机类材料制成的鼻烟壶也很多,比如竹、木、象牙、葫芦、犀角、漆器等,都属于其他材质类的范畴。其中,“竹”主要指“文竹”,文竹又称“贴黄”“竹黄”等,乃取竹筒内壁之黄色表层翻转过来,经煮压,粘贴到木制胎骨上。

其中,数量最大、传世最多的还是玻璃类的鼻烟壶。因为玻璃本身对鼻烟有保护作用。

玻璃是一种合成材料,我国目前所见最早出土品属战国时期,此后玻璃制作的发展很缓慢,到了清代,才忽然出现了一个高峰。清代的玻璃大发展和康熙皇帝热衷西洋科技有关。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在德国传教士纪理安(Kilian Stumf)的帮助下,清宫造办处里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玻璃厂,这是清代玻璃制作大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当时,玻璃器皿比珠宝还要贵重。从档案中可以看到,清廷每年赏赐达赖、班禅的礼物里几乎都有玻璃类器物。

虽然从康熙三十五年开始就有了御用玻璃厂,但是玻璃鼻烟壶中目前公认的所带年款最早的是雍正款。从乾隆朝开始,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都有带本朝年款的玻璃鼻烟壶。

玻璃鼻烟壶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不是配玻璃盖,而是用铜镀金錾花盖。因此,玻璃鼻烟壶在玻璃厂做,盖则是由专门的镀金作来做。鼻烟壶里的小匙基本上有三种材质:最主要的一种是象牙,这是在牙作做;一类是铜镀金,在铜作做;还有一类是竹制的。

我们对玻璃鼻烟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包括单色玻璃、套玻璃、画珐琅玻璃、金星玻璃、内画玻璃等。

清乾隆 御制诗文烟壶高7.7cm成交价:180-200万元人民币中国嘉德2011年秋季拍卖会

单色玻璃鼻烟壶

单色玻璃鼻烟壶的数量是最多的。玻璃有一个特点是色彩比陶瓷多,特别是单色的品种远远超过了陶瓷,很多颜色是陶瓷烧出不来的。从档案记载看,雍正时期和乾隆时期,玻璃颜色已经达到了将近四十种,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将近二十种。其中豇豆红色玻璃和瓷器中的豇豆红釉很相似,它的配方至今还没有攻克。

套玻璃鼻烟壶

套玻璃是清代独创的工艺,是指用两色以上的玻璃制作器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满套,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再用琢玉的方法在外套的玻璃上雕琢花纹;一种是将所需各色玻璃棒烧熔,直接在器表粘贴花纹。以满套为多。

据文献记载,康熙朝已有套玻璃工艺,但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则是英国布里斯托尔市立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的“雍正年制”款白套红玻璃圈足罐。套玻璃鼻烟壶尚未发现。乾隆朝套玻璃制品较为多见,套玻璃鼻烟壶没有大尺寸的,高度都在四厘米左右,很精致。乾隆时期有一种套粉色玻璃鼻烟壶,粉色是乾隆朝特有的颜色。

清代的官造套玻璃鼻烟壶,大部分都是椭圆形足,而且一定是实心的、平底的实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刻款。玻璃器的款识和其他文物不一样,它的字迹非常潦草,而且大部分是阴刻楷书款,只有少数是料款(仅在画珐琅玻璃上),更少数的是阴刻篆书款。篆书款应该是在玉作刻的,其他款则是在玻璃厂刻款。

官造的套玻璃鼻烟壶的基本规律是单色套单色,比如白套红、白套蓝、白套绿、红套蓝、红套黄等等。套多种颜色的基本上是民间的东西,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套多色的是官造的。对于民间造的鼻烟壶的研究现在还没有突破,因为没有可资对比的参照物。

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

画珐琅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清代工艺。人们常说“珐琅彩”,但这个称谓在档案中是没有的,而是叫作“某某胎珐琅”“某某胎画珐琅”。清代有六种材质的胎用于画珐琅:金胎、银胎、铜胎、瓷胎、玻璃胎、宜兴陶胎,即金胎画珐琅、银胎画珐琅、铜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宜兴胎画珐琅等。其中,铜胎画珐琅出现最早。银胎画珐琅也叫银烧蓝。瓷胎画珐琅是现在最贵的品种,俗称瓷胎珐琅彩。宜兴胎画珐琅大部分都是康熙年间制品,基本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很少。

在各种画珐琅中,工艺难度最大的是玻璃胎,但是现在玻璃胎画珐琅的市场价位则低于瓷胎画珐琅,这是大家认知不充分造成的。玻璃胎画珐琅的烧成率最低,除了由于它是多次烧成,需先把玻璃烧成某种器形,再用珐琅来绘画,更主要的是因为,玻璃和珐琅料的熔点接近,温度不易控制,温度高了,玻璃就碎了,而温度低了,珐琅颜色又展示不出来。所以清代玻璃胎画珐琅的生产量最少,极为珍贵。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玻璃胎画珐琅器大约二十多件。多年前我只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见到过一件玻璃胎画珐琅西洋人物八方形笔筒,工艺极好,拍了大约六千万港币。现在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的价格已经逼近一千万元了。

乾隆时期出现了一批西洋人物和西洋建筑纹样的器物,这在雍正时期是没有的。世宗在雍正五年(1727年)曾下令严禁“外造之气”,“外造”可能就是指西洋的东西。虽然如此,雍正皇帝还是留下了多幅带着西洋发套的画像。乾隆时期的西洋人物和西洋建筑纹样主要出现在玻璃、铜胎画珐琅和瓷器上,并且经常是和中国的传统纹样相结合,很有意思。这些西洋纹样的绘制者应该有两类:一类是真正的西洋画家,如郎世宁;还有一类是宫廷培养的画家。这种西洋纹样的玻璃胎画珐琅器物的数量很少。

金星玻璃鼻烟壶

金星玻璃在雍正朝档案中有记载,但金星玻璃鼻烟壶的实物只在乾隆一朝有。

内画鼻烟壶

玻璃鼻烟壶中,和现代艺术能够衔接上的是内画鼻烟壶。内画玻璃的历史虽短,但是研究起来难度很大。这主要因为中国历史上手工艺人的地位比较低,有关他们的文字记载很少。内画玻璃究竟何时出现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内画始于嘉庆年间的甘烜文。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收藏有一幅他的画作,风格和其传世的内画壶是一致的。内画玻璃的大发展应该是在晚清、民国时期,这和当时玻璃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光绪年间有名的内画高手有三十多位,地域分布基本上以北京为主,山东地区也有。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是三位京派内画艺术大师。原来他们的作品都很便宜,现在极贵,而且大量流传国外。三位大师各有所长。周乐元主要是内画山水,他的作品很少,但赝品很多。马少宣内画鼻烟壶的特点是一面绘画,另一面题字,富于诗情画意。据马少宣的孙子马增善说,马少宣的有些作品是由他哥哥所画,但是也署马少宣之名。叶仲三去世于1945年,他的两个儿子叶晓峰和叶菶祺传承了他的衣钵,作品都署叶仲三的名字。

实际上,在各类鼻烟壶工艺中,我们传承得最好的就是内画鼻烟壶。河北的王习三大师是现在冀派内画鼻烟壶的代表,在河北衡水有五万人在从事内画这个职业。另外,北京有刘守本,山东有张广庆等等。

清中期 玛瑙洞天一品鼻烟壶高6.8cm成交价:15-25万元人民币中国嘉德2011年秋季拍卖会

鼻烟壶的一些鉴定要点

在造型上,年代越早,器形越小,年代越晚,器形越大、越蠢笨。口部的造型也有规律:越早壁越薄,越晚壁越厚。壶腹部位的规律是:年代早的一定是扁腹,鼓腹的则年代晚。荷包形的鼻烟壶一定是乾隆时期的器形。传世的康熙瓷鼻烟壶数量很少,造型多为爆竹筒式,只有青花、釉里红两个品种。

另外,鼻烟壶的盖和小匙对于鉴定也是很重要的。以原有的壶身加一个后配的盖是经常能看到的手段之一。还有一种情况是,新配做的小匙,但长度不合比例。

在纹饰方面,不同部位的画法是不一样的,比如用哪种方式开光,开光里面的纹饰怎么搭配,开光外面的纹饰怎么组合,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要学文物鉴定,有几个纹饰是很重要的,龙纹、凤纹、云纹、螭纹和蝙蝠纹。只要掌握其中一类纹饰,再看其他文物也能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蝙蝠纹是清代特有的一类装饰,它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也是鉴定器物时代的重要依据。早期的蝙蝠翅膀很尖,而且一定是张开的。雍正时期的云纹和康熙、乾隆时期的完全不一样。

在款识上,康熙朝的瓷鼻烟壶中没有带康熙年款的,足内主要是写“成化年制”四字行书仿款,也有一部分不写款。

张荣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原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

猜你喜欢

鼻烟壶珐琅康熙
清代鼻烟壶的传播与演变相关问题研究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康熙:阳刚雄健
阿拉善博物馆馆藏内画鼻烟壶考据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
清 玻璃桑葚景掐丝珐琅嵌玉壁瓶
康熙下象棋
“娇嫩”鼻烟壶忌油烟怕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