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乐皆滋味

2017-12-21义乌中学高三15陈见博

中学生天地(C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真善美哈利波特

义乌中学高三(15)班 陈见博

苦乐皆滋味

义乌中学高三(15)班 陈见博

模拟得分:44分

“是否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孙燕姿在歌中这样唱道。可是,孩童的世界就完美无瑕吗?不是的,苦难和快乐都是生活最真的模样,它们都是生活的滋味。

开篇引用歌词,将“成人的世界”与“孩童的世界”进行比较,强调两者的共通点——“苦难和快乐都是生活最真的模样”。正因如此,作者赞同王安忆的看法。

由于作文题讲的是文学作品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开篇最好能联系题目,提出自己在文学作品选择上的主张。

我理解“不少教育家”的看法。因为孩子看上去总是那么稚嫩,好像捏一下就会碎。但孩子的世界也有自己的规则,有得与失的喜悦与失落,有争斗后的兴奋与难过。如此种种,也都无异于成人的世界。因此那句话没有错,世界上的苦难都是相同的。人们因为不同的缘由痛苦,但那痛苦是相同的,孩子也一样。对孩子过多的爱使我们盲目,让我们对快乐与苦难的看法有所偏颇。

第2段承接上文开始论述,首先反驳“不少教育家”的观点,理由是教育家对孩童世界的认知有误区,孩子的世界“无异于成人的世界”,“对孩子过多的爱使我们盲目,让我们对快乐与苦难的看法有所偏颇”。阐述还是比较有理有节的。

近年来就有不少学者研究儿童沉迷于魔幻世界的现象。就拿J.K.罗琳的大作《哈利·波特》来说,全球儿童粉丝中有很大一部分极其渴望那样的魔法世界,有一部分甚至拒绝真实生活。魔法世界里挥一挥魔杖就一蹴而就的事在现实中找不到影子,脆弱的孩子不愿接受这样的反差,宁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第3段列举了儿童沉迷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不肯面对现实的例子。在魔法世界里,很多事“挥一挥魔杖就一蹴而就”,但现实与之完全不同,没有什么事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于是脆弱的孩子“宁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我们不能归咎于《哈利·波特》,而应该去反省我们的教育、我们给孩子的读物。因为仅仅一个魔幻故事是不能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反观我们现在很多童话,只有真善美,看不见假恶丑。各类故事以文字、动画等形式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完全异于现实的世界,像是不能暴露在空气中的温床。孩子总有一天会自己拥抱这世界,但在温床里停留的时间太长,苦难便成为他们走进世界后一个巨大的坎儿。“太把苦难当回事儿”就成了他们成长中巨大的阻力。

第4段就例子展开阐述,但分析阐述与例子之间的逻辑混乱,无法论证观点。

从上一段看,《哈利·波特》中“挥一挥魔杖就一蹴而就”的魔法世界,如同“只有真善美,看不见假恶丑”的童话,让孩子无法面对真实世界。但本段从“反观”开始的论述,将《哈利·波特》放到了“只有真善美,看不见假恶丑”的童话的对立面,前后矛盾。

建议作者先明确《哈利·波特》一例的性质。如果当作反面事例,如同“只有真善美,看不见假恶丑”的童话,那么本段的分析阐述可以谈这类文学作品给孩子们带来的危害,提出文学作品应该反映真实的世界。

如果将《哈利·波特》放到“只有真善美,看不见假恶丑”的童话的对立面,当作正面事例,那么前面第3段在叙述事例时,应该展现《哈利·波特》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哪些“假恶丑”,怎样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世界、面对现实生活。第4段再用“只有真善美,看不见假恶丑”的童话与之对比。

因此,“澄澈地映照世界”,不刻意添加残酷,只加入现实生活中本就存在的东西,无疑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教育。让孩子接触生活中本就存在的东西,不把“苦”区别对待,自然就让他们适应了这酸甜苦辣皆在的生活。

第5段围绕王安忆的看法——孩子的成长需要“澄澈地映照世界”的作品,提出中心论点:“让孩子接触生活中本就存在的东西,不把‘苦’区别对待,自然就让他们适应了这酸甜苦辣皆在的生活。”将文学作品与生活紧密联系,深化了主题。

苦乐皆滋味,苦乐亦生活。接触最本真的滋味,也就成就最自然的生活。成长是不易,但它就是这个滋味。

结尾语言概括简练,但是同开头一样,如果能简明扼要地联系题目,点出故事与生活的关系,可以使文章主旨更鲜明。

猜你喜欢

真善美哈利波特
读《哈利•波特》有感
我爱读的《哈利·波特》
成为哈利·波特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好脏的哈利
勇敢的哈利·波特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