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汉铜羊尊灯的羊文化内涵

2017-12-21申子嫣周小儒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西汉羌族灯具

申子嫣 周小儒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89)

浅谈西汉铜羊尊灯的羊文化内涵

申子嫣 周小儒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89)

西汉时期的铜灯无论在造型审美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不仅能够体现两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发展达到的成熟程度,更能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文化精神和时代特征。本文以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西汉铜羊尊灯为例,通过对铜羊尊灯的造型美感、实用功能和文化内涵的阐述分析,探寻羊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同时对现代灯具设计提出几点设计思考。

铜羊尊灯;灯具;羊文化;西汉

一、中国古代的羊文化渊源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羊文化,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我们发现,在古代中国“羊”已经不仅仅是作为动物出现,而是一种文化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品行。早在大约八千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出现了陶塑羊的形象,长江流域在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也出现了陶羊,大量的考古发现都在表明中国的羊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羊的特点是“性温良、知跪乳之恩”。羊性情温顺,易于驯养,《说文解字》中曾提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在殷周时期,“六畜”俱全,从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收字情况来看,以“六畜”为字根的字,其字数依次为:羊部45文;豕部36文;犬部33文;牛部20文;马部21文;鸡部3文,由此可见羊在六畜中占据首要位置。羊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之资,与中国传统的膳食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羊肉为人们提供鲜美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 “羊”与“鱼”合并而成“鲜美”的“鲜”字。

其次,羊在中国古代的医疗中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被誉为“医圣”的东汉名医张仲景 ,在其《伤寒杂病论》中记载 ,“当归羊肉生姜汤”能治疗血虚寒疝等疾病。同时,中国古代能够体现羊文化的著作有很多,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在其“羊部”中 ,收集有关羊的字 28个,清初编纂的《康熙字典》 ,在其“羊部”中 ,收集有关羊的字 157个。

羊与中国传统宗教信仰联系紧密。《示部》“祥”下说:“福也。从示羊声,一曰善。”王国维《观堂集林》也说:“祥,古文作羊。”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羊”显然是吉祥的象征。

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一直将羊视为图腾。“羌”字是羊与羌族儿女的图像逐渐演变而来的文字,意为羊角上的儿女,足以见得羊对羌族人民的重要意义。羌族在服饰上将羊作为吉祥的图案,羊图腾以抽象或具象的方式呈现,羌族的姑娘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羌绣,她们也会在脖子上挂一个对羊头形进行抽象处理的羊角包。羊对羌族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服饰上,在建筑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羌寨被誉为“神秘东方古堡”,在碉楼上挂有大型羊头,羊头还作为窗雕的主体形象,在房屋的外部,羌族人还会用小石子和黄泥描绘牧羊、祭祀羊的生活场景[1]。

近些年来 ,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 ,各地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古文化遗址越来越多 ,我们对古代羊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关羊的遗存的发掘,据不完全,统计已遍及全国 22个省、市、自治区 130余处。 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羊文化。如今,羊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二、西汉铜羊尊灯的造型美感

自人类发现并使用火,将火种引进室内,这一举措可以说是照明灯具探寻的起始。西汉时期,工艺美术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制作工艺已十分精良,灯具不仅作为照明的工具同时也是彰显身份地位的途径。

灯点燃的是光明,同时也有希望的含义,承载光明的器物也有着同样丰富而美好的寓意。古代将动物作为在西汉的灯具中,有许多动物造型,其中包括牛形灯、羊形灯、禽类灯和许多其他的动物造型。他们不仅数量众多,在造型上也千姿百态,丰富多样。他们的制造工艺也十分精良,惟妙惟肖,有的憨态可掬,有的自由灵动。西汉铜羊尊灯是汉灯中的代表作,在这件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灿烂的羊文化和匠人们精良的制作工艺。

西汉铜羊尊灯,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刘胜是西汉中山国的第一代王,因此所出土的文物远非一般贵族墓葬可比。在其墓葬中就出土了15件铜灯,造型精美,形式多样。其中就包含了这件古朴优美、惟妙惟肖的铜羊尊灯[2]。

这件铜羊尊灯的高度为18.6厘米,长23厘米,它安详地卧坐一处,羊首端正于前方,双角向后弯曲,四肢微曲位于身侧,尾巴短小,体型圆润敦厚,线条平缓,整个灯体没有复杂繁琐的纹样装饰。羊背部与器身分开铸造而成,并由颈部后面的关纽与器身相连,可以开合,羊腹部中空,在它出土时腹腔内还残留有含油脂成分的白色沉积物,可见其用途是储存灯油。使用灯具时,提拉羊臀上的小扭,翻开羊背,将其平放在羊头上就可以成为灯盘。灯盘略呈椭圆形,在灯盘的一端有小流嘴,可以用来放置灯芯。当不使用灯具时,可以将灯盘内剩余灯油由小流嘴注入羊腹,羊背再顺势翻回原位。

由于受汉高祖至文、景帝时期推行修养生息的经济政策以及 “黄老无为”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特点以实用为主,虽然在造型风格上沿袭了先秦的样式,但并没有追求繁琐的装饰,因此这一时期的特点多为简洁大方、实用朴实。使用方法之巧妙,造型设计之大气实属难得,将羊性情温和的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是西汉时期难能可贵的精巧之作。

三、西汉铜羊尊灯的羊文化内涵

早在石器时期就有羊的身影作为绘画和装饰图案出现,但这一时期人们只是简单地将“羊”这一动物记录下来,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它的形态,而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彩陶中出现了装饰性的“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水平。羊作为常见的装饰性图案出现是在青铜器时代。秦汉时期出土的大量文物中用羊装饰的器具品种多,样式丰富,造型精美。除这尊铜羊尊灯外,还有西安博物馆藏鎏金羊灯、东汉君宜高官青羊镜、洛阳北邙飞机场903号汉墓出土用骨料雕刻成的骨羊,西安洪庆堡出土汉愍儒乡出土的汉代严氏铜洗,等等[3]。中国的羊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作为装饰图案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活用具到建筑装饰,应用十分广泛。

在中国古代,羊被认为是一种瑞兽,以羊作为造型的灯具很受人们的喜爱。

羊本为六畜之一,是上古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先秦大夫之祭,牲羊,称“少牢”,商代青铜礼器上多有羊的形象,上古时“羊”常用作“祥” 的假借字,《释名·释车》曰:“羊,祥也;祥,善也。”羊也就具有吉祥之意,羊型器物汉代深受人们的喜爱,后汉李尤《金羊灯铭》记:“金羊载耀,作明以续。”就是当时人们人祈吉求善的意愿的确切反映,且除了羊之外,尚有多种祥瑞之兽成为灯的造型。

结语

两汉时期活跃的社会思想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发展,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热情奔放而又天真烂漫的艺术作品,他们富有生命力,不拘一格,气势磅礴,这些形神兼备的艺术珍品是我们研究西汉历史和艺术领域的重要媒介。铜羊尊灯作为两汉时期的艺术珍品,能够将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融合在一起,这不仅能够表现出这一时期艺术工艺的高超,更能显示两汉时期汉代人能够包容各种文化的从容和稳重。

工艺美术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的因素而独立存在的,它势必会伴随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更迭。回顾这一段灿烂的文明,是为了能够重新拾起人们遗忘的那些精美绝伦的灯具,将他们真实的、多角度地展现出来,这对当今我们设计灯具起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快餐式”设计的今天不忘回顾经典,才能取其精华,不断丰富我们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思路,为以后的灯具产品提供更好的设计方案。

[1]蒋晓红.两汉灯具[D].清华大学,2007.

[2]夏雨 .商周青铜器兽面纹中羊角纹艺术探析[J].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白剑.羌族崇羊:变相的太阳神崇拜——兼释伏羲生死及“未羊”图腾内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11-13.

K234

A

申子嫣(1994-)女,河北人,北京化工大学2017级产品设计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系教授,本文指导老师。

猜你喜欢

西汉羌族灯具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单色不单调·灯具篇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遇见
——葡萄牙SERIP灯具展厅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