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阳市居民健身现状调查研究*

2017-12-21李绪稳罗帅呈王兴怀

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咸阳市指导员广场

李绪稳 罗帅呈 王兴怀

(1.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2.南昌工学院体育部,江西 南昌 330108)

咸阳市居民健身现状调查研究*

李绪稳1罗帅呈2王兴怀2

(1.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2.南昌工学院体育部,江西 南昌 330108)

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咸阳市居民健身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提升咸阳市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有所帮助。

咸阳市;居民;健身;调查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国家首次把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可见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力度。提升全民身体素质,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是国家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国民的迫切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调查咸阳市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十分必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全面了解咸阳市居民健身现状,了解居民的切实需求,解决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推动咸阳市居民健身活动发展,同时为地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也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咸阳市凤凰广场和统一广场的健身人群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知网搜集相关的论文,借阅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的书籍等。查阅政府门户网站,如国家体育总局、咸阳市人民政府网、咸阳体育局等网站搜寻相关资料和信息。

1.2.2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涉及居民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情况,同时也了解居民健身的种类、时间及对健身设施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对个别居民进行深入访谈和交流获取资料。向居民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8份,回收率92.7%。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表格进行相关频率的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体育学、逻辑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结合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梳理和把握咸阳市居民健身运动的现状。并运用逻辑学原理,对得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进行整理和论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地点简介

本研究选取咸阳市具有代表性的居民健身地点凤凰广场和统一广场为调查地点,以其中参加健身活动的居民为调查对象。凤凰广场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北门口十字西北角,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是渭城区居民重要的健身场地。统一广场位于咸阳市商业中心乐育路南端,北接渭阳路,南至湖滨亲水平台,是咸阳湖景区主入口,总占地面积约5公顷,统一广场是秦都区居民健身的重要场所。凤凰广场和统一广场是咸阳市极具代表性的居民健身场所,通过对活动于两广场的居民进行调查,可以从整体上初步了解咸阳市广大居民的健身现状。

2.2 咸阳市居民健身的基本现状

2.2.1 咸阳市居民健身人群的性别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咸阳市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男性有132人,占总数的47.5%,女性有146人,占总数的52.5%。整体上说,咸阳市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女性参加人数稍微高于男性,原因主要在于女性较为注重自己的形体和个人气质,另外广场更为容易开展舞蹈、健美操等健身活动,女性参与较多。

2.2.2 咸阳市居民健身人群的年龄分布

图1 咸阳市居民健身人群的年龄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年龄最小为16岁,年龄最大为82岁。年龄分布情况如图1,其中16-30岁的有25人,30-44岁的有68人,45-59的有104人,60岁以上的有81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年龄分段:44岁及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以上为老年人[1]。依据这样的划分,咸阳市参与健身的居民主要以中年人和老年人为主,所占比例为66.5%。青年人所占比例较少,尤其是30岁以下的青年人数更少,这主要由于这一年龄段以学生和刚步入职场的青年为主,他们学习和工作压力较大,缺乏锻炼身体、参与健身活动的时间。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参与到健身中,源于他们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积极参与到健身活动中。

2.2.3 咸阳市居民健身人群的健身意识

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的居民都能认识到参加健身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健身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通过图2可以发现,咸阳市居民选择健身活动的主要目的集中在增强体质与促进健康,约占94.4%,这也是绝大部分人参与健身锻炼的目的。此外,健身活动也具有其他的功能,对于女性来说,许多人参加健身的动机为塑造身形、健美减肥。对于老年人来说,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把健身活动当作打发时间的一种手段。有近半数的居民认为健身活动可以增进居民间的交流,结识更多的朋友。许多人表示,参加健身活动初期仅仅为了增强体质,保持身体的健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健身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图2 咸阳市居民健身主要动机调查

2.2.4 咸阳市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时间情况

表1 咸阳市居民选择健身活动时段情况

表1显示,咸阳市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时段主要集中在傍晚和晚饭后,所占比例为22.7%和38.1%,占调查人群的一半以上。主要原因为这一时段人们有充足的休闲时间,加之天气相对较好,人们愿意从室内走向室外,既能结识朋友,互相交流,也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另外,也有许多居民选择其他时间段进行健身。9.4%的居民选择早晨进行健身活动,7.6%的居民选择上午进行健身活动,14.4%的居民选择下午进行健身活动,也有 7.8%的居民由于自身和环境等因素没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健身活动。

图3 咸阳市居民每周参加健身频率图

图3 和图4重点反映了咸阳市居民每周参加健身活动的频率和每次持续的时间情况图,通过图表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咸阳市居民有25%的人选择一周参加一次健身活动,31%的居民每周参加两到三次的健身活动,28%的居民能够每天坚持健身活动,另外有16%的居民选择不确定,说明咸阳市居民开展健身活动仍有提高的空间。咸阳市居民每次健身活动持续的时间情况因人而异,选择10分钟以下的有4.3%的居民,如此短暂的健身时间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选择 10到30分钟的有19.8%的居民;选择30分钟到60分钟的有48.9%的居民,可见,接近半数的人能够保证30到60分钟的锻炼时间,这有利于调节身体机能,改变身体状况,真正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有27%的居民每次参加健身活动一个小时以上,持续时间长并不意味着锻炼效果更好,因此要注意每次健身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从而更好提升居民的身体素质。

图4 咸阳市居民每次参加健身活动时间

2.2.5 咸阳市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类型情况

表2 咸阳市居民选择健身活动种类

从调查情况来看,咸阳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种类非常丰富,涵盖各种类型的健身项目。整体来看,选择球类运动和舞蹈类的人数最多,占三分之一以上。舞蹈类如健身操,广场舞等健身活动,适合大部分人参加,简单易学,因此参与率较高。跑步与健身走等简单的健身活动也有很多人参与,可能因它不需要专业指导,较为自由。另外,也有部分居民选择太极拳和棋牌类,这类居民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多为50岁以上的人群。

2.2.6 咸阳市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地点

从健身场地的选择来看,大多数人选择去广场进行锻炼,因为人数众多,场地宽敞,适合锻炼和交流。也有部分居民选择公园与小区中进行健身锻炼,这主要与距离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多人走进健身场馆。从健身场地的满意度来看,咸阳市大部分居民对健身场地不是非常满意。从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居民认为场地设施不够完善,有些健身器材老化,未能及时修理和更换。

表3 咸阳市居民参加健身活动地点

3 咸阳市居民健身活动面临的问题

3.1 健身场地和设施的不完善

健身场地的规模和健身设施器材的情况关系到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调查发现,统一广场由于面积较大,健身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开展健身活动的种类也较为丰富。凤凰广场由于场地局限,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大部分居民的健身需要,同时缺乏专业的健身设施,如单杠、双杠、双人腹肌板、单人椭圆机三人扭腰器等,仅有石凳石桌供居民打牌下棋,导致居民健身活动比较单一,基本集中于散步、广场舞、棋牌类这几种类型。因此,完善健身设施,扩大健身场地规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表4 咸阳市居民对健身器材的满意情况

3.2 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身体状况。咸阳市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对健身体育的认识更为清晰,参与健身锻炼的目的也更明确。但大部分的居民是以自发组织和个人的形式参与健身活动,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有些健身锻炼的方式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不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反而可能影响和损害身体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培养大量的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让居民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从事健身活动,制定完善的健身锻炼计划,选择合理的健身方式,从而真正帮助居民实现健身锻炼的目的。

3.3 城乡社区体育发展不均衡

尽管本文以咸阳市区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但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咸阳市城乡社区体育发展并不均衡,城市中的社区体育开展相对较好,但乡镇中的体育健身活动则少之又少。由于受经济影响,造成城乡发展不平衡,体育公共设施大都集中在中心城市,而农村体育设施还比较薄弱,结构布局不合理,随着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运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参加体育健身运动人员的增加与现有的社区公共体育活动场所总量不足的矛盾逐步凸显。城市和乡村是一个国家发展必须兼顾的两面,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忽略农村的建设。从居民健身角度来看,咸阳市乡镇体育活动开展较少,与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乡镇居民健身基础设施缺乏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 促进咸阳市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居民健身意识

尽管许多咸阳市居民已经意识到健身锻炼的重要性,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仍有一部分居民未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对体育健身活动的意识尚且不足。因此,政府和相关的体育部门要承担起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居民健身意识,树立健康至上的思想,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转变落后的健身观念。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作用,借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平台宣传健身活动的重要性,让居民把健身活动融入生活之中,倡导“健身一小时,健康每一天”的健身理念,促使居民形成正确的健身观念,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健身文化氛围。

4.2 扩大健身场地规模,完善健身设施

咸阳市居民对健身场地及健身设施的满意度不高,反映出咸阳市健身活动在硬件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健身场地规模较小,不利于居民开展多种多样的健身活动。健身实施的不完善,影响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站在居民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绿地、小区空置的场所,把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中,修建更多的健身场地,合理布局,提升健身设施覆盖率。同时,要加强对健身设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严禁破坏公共健身设施的不良行为。鼓励体育场馆、健身活动场馆等设施向咸阳市居民开放,吸引更多咸阳市居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去,让咸阳市居民真正享受到体育惠民、强民的实惠和好处,促进咸阳市居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4.3 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增进居民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14年咸阳市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尽管咸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不断增加,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健身需求,因此,要继续加大力度,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健身水平,提升身体素质,实现咸阳市居民健身活动的快速稳定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咸阳市居民健身活动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有些居民为了提升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有些居民为了方便交流、广结朋友、增进友谊,有些居民为了塑造身形、健美减肥,也有些居民为了打发时间等。

5.1.2 咸阳市健身居民性别比例相对平衡,但参加健身活动的群体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

5.1.3 咸阳市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种类较为丰富,主要以无需器械的球类、舞蹈、跑步居多,健身设备相对贫乏

5.1.4 近年来,咸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仍处于紧缺状态,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健身指导的需求。

5.2 建议

5.2.1 咸阳市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居民健身活动的关注力度,积极宣传健身的意义,营造良好的健身活动氛围,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健身,改变青年人单一的生活方式,丰富青年人的健身活动。

5.2.2 努力提升咸阳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健身场地覆盖率,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合理配置,方便居民就近锻炼,改善健身环境,为居民创造轻松愉悦、和谐自然的健身环境。

5.2.3 政府和体育职能部门应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补充全民健身骨干力量,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咸阳市居民健身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咸阳市居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1]殷宏健.成都市小城镇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模式构建[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4.

[2]宋梅,淮北市城市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5.

[3]夏俊彪.我国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健身活动现状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31-133.

[4]商利,王娟,雷秀萍.咸阳市24~38岁居民休闲体育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7)∶76-79.

[5]赵九平,李兴仁,王宏,等.咸阳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2015(5)16-17.

[6]冯俊.西安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6).

[7]刘杨.西宁市居民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与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3.

[8]曾婷婷.休闲体育文化与城市居民健身参与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

Analysis of Valu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ss Sports of the Disabled in Jiangsu Province

HAN Qi, etal.
( Taibet ethnic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82, Shanxi, China)

西藏自治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实践实战能力提高计划项目;西藏民族大学校内青年项目(15MYQ05)。

李绪稳(1982-),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咸阳市指导员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考试不合格者不提拔、缓任用——咸阳市干部教育考核机制“严”字当头
广场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关于咸阳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探究
盼头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