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12-20聂计钰吴跃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肢体

聂计钰 吴跃伟

(郑州市儿童医院 康复一学科一病区 河南 郑州 450000)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聂计钰 吴跃伟

(郑州市儿童医院 康复一学科一病区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4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71例)和康复护理组(71例),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康复护理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显著缩短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值得推广。

重症病毒性脑炎;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病毒性脑炎是一系列以意识和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头疼、昏迷、惊厥、一定程度的意识、肢体和言语障碍。由于病毒性脑炎起病较急,病情变化较快,必须及时进行治疗,若临床治疗不及时或不适当将延误病情,甚至威胁患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治疗,多数患儿能基本恢复,但少数因病情较重导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所以加强患儿治疗的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同等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4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71例)和康复护理组(71例)。康复护理组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2~9岁,平均(5.0±1.0)岁,病程1~14 d,平均(6.8±2.4)d;常规护理组中男37例,女34例,年龄2~8岁,平均(4.8±1.3)岁,病程1~11 d,平均(6.4±2.7)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如常规监测患儿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遵照医嘱予以口服和静脉给药,指导患儿家属日常生活和饮食。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康复护理: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心理干预,如行为纠正、认知疗法、支持疗法、家庭疗法,提高患儿配合康复护理的积极性。②言语和智力训练:通过音乐和游戏等方式提高患儿言语认知功能,使患儿言语能力逐渐恢复;通过运动训练方法,重复多次进行练习,同时采取其他综合疗法。③肢体功能锻炼:通过早期干预运动疗法对患儿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待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以及临床神经症状未见发展后采取早期功能康复练习,包括各个关节和肢体被动练习,缓缓牵拉挛缩的肢体肌肉,运动幅度需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引导患儿在睡觉时进行抗痉挛体位练习,如平卧体位睡觉可将米袋分别放置在患儿头侧,对其头部进行固定;加强患儿上肢屈肌练习,同时进行穴位按摩,如按摩脾经、风驰和肾经等穴位。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3 d内其发热、头疼、昏迷、惊厥、意识、肢体和言语障碍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4~7 d内其发热、头疼、昏迷、惊厥、意识、肢体和言语障碍等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无效:上述症状未见改善或较前加重。②比较两组患儿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

2 结果

康复护理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康复护理组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比较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因各种病毒感染导致颅脑急性炎症反应,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炎疾病[2]。临床上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多种治疗,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能恢复正常,但若日常护理不到位有可能无法发挥药物治疗效果,严重者威胁患儿身体健康[3]。临床上为了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生活质量,在治疗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由于常规护理服务缺少针对性,且护理人员仅是被动地执行医嘱,护理过程中灵活性不强,往往达不到期待的护理效果[4]。康复护理是一种随着康复医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各科护理服务技术,促进患儿机体快速恢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康复护理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显著缩短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值得推广。

[1] 吕晓春,赵桂林,张润芳.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20):131-133.

[2] 叶敬花,廖建湘,肖志田,等.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临床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84-1286.

[3] 赵茜,王媛,张译文.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1-73.

[4] 陈艳,易可,吴芳.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2015,23(10):118-119.

[5] 李双子,杨祖琼,张妮.早期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787-1789.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105

2017-05-13)

猜你喜欢

脑炎病毒性肢体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肢体语言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肢体写作漫谈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