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听力的影响

2017-12-20杨剑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样体腺样体阈值

杨剑

(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河南 焦作 454000)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听力的影响

杨剑

(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河南 焦作 454000)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效果及对患儿临床症状与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的SOM患儿17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8例。研究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患儿鼻鼾、鼻窦炎、鼻端分泌物等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3个月两组ABR阈值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BR阈值水平均低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研究组ABR阈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SOM,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患儿听力。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听力;临床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以鼓室积液、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耳鸣及头部闷胀感等。儿童的发病率比成人高,大部分患儿以鼻鼾、鼻窦炎、鼻端分泌物等非耳部症状就诊,较大患儿会诉说听力下降,较小患儿多被家长发现听力反应迟钝、看电视开声音大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下降是导致婴幼儿和青少年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甚至可造成失聪[1-2]。儿童SOM主要致病因素是腺样体肥大,因此通过手术将腺样体切除是其治疗的最佳方案[3]。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易存在腺样体残余,且可能损伤患儿腺样体周围正常组织及咽鼓管圆枕;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视角开阔,腺样体位置可明确暴露出来,从而彻底切除腺样体并有效避免损伤患儿腺样体周围正常组织,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SOM患儿临床症状及听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SOM患儿176例。纳入标准:经鼻咽部CT或鼻内镜、鼻咽部X线摄片检查并证实,合并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经相关听力测试证实为传导性耳聋或声导抗检查呈B型图或C型图;体检中存在鼓室积液或鼓膜充血等症状、血管呈炎症性反应;听力下降;睡眠中或伴有口腔式呼吸、发生鼻鼾。排除慢性鼻窦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咽炎及后鼻孔分泌物堵塞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8例。研究组男48例,女40例,单耳53例、双耳35例;年龄4~14岁,平均(9.42±2.75)岁;病程8~54个月,平均(25.19±3.57)个月。对照组男45例,女43例,单耳54例、双耳34例;年龄5~16岁,平均(9.86±3.04)岁;病程9~57个月,平均(25.74±3.2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经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4]。研究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插管后全麻,术中以浸透含1/10 000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片收缩鼻腔。选取适宜直径的鼻内镜入患儿鼻腔至鼻咽部,鼻腔宽大者可于术中经单个鼻腔或分别经双侧鼻腔入内镜、切割刀头,切除腺样体;极少数鼻腔严重狭窄者以反向刀头经口腔反向进入鼻咽部切除腺样体;术后用高膨胀材料填塞鼻腔、鼻咽部。对照组行传统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全麻后开口器暴露口咽腔,双侧鼻腔导入10号吸痰管至口腔引出牵拉软腭扩大鼻咽间隙,以腺样体刮匙入患儿鼻咽腔,平稳推动刮匙直至腺样体全部刮除,将盐水纱布经口咽送入鼻咽腔创面处进行5 min压迫止血。两组患者均行患耳鼓膜穿刺冲洗,合并扁桃体肥大者同时行扁桃体切除术。两组患儿术后均以抗生素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1周,黏液促排剂使用2周,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①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鼻鼾、鼻窦炎、鼻端分泌物等症状发生率;②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两组患儿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水平,ABR阈值水平与患儿听力呈反比。

2 结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儿鼻鼾、鼻窦炎、鼻端分泌物发生率均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2.2ABR阈值水平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ABR阈值水平均降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ABR阈值水平均低于术后1周(P<0.05),且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研究组ABR阈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ABR阈值水平比较

3 讨论

目前普遍认为SOM的主要病因为腺样体肥大,其阻塞咽鼓管咽口、后鼻孔,导致患儿吞咽时鼻咽内部压力增高,致咽鼓管返流,腺样体内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腺样体肥大致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与外界空气隔绝,内部气体被黏膜吸收形成负压,导致中耳黏膜静脉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积液[5]。SOM多见于儿童时期,发病后患儿呼吸质量及听力均受到损伤。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常规治疗手段是传统腺样体切除术,但其术中视角有限,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或残留腺样体,效果不佳,且并发症多、复发率高。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中视野开阔,可明确腺样体与周围组织边缘,精准切除,不损伤正常组织,创伤小、恢复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能有效缓解SOM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质量。ABR阈值水平与患儿听力呈反比关系,即ABR越高,患儿听力水平越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可迅速解除病因,降低患儿ABR阈值水平,本研究中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3个月两组ABR阈值水平均降低;术后3个月两组ABR阈值水平均低于术后1周;且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张炜等[6]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相较于传统切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可更有效、快速恢复SOM患儿的听力水平。

[1] 舒艳,罗浩,姚红兵.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致骨导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研究,2011,9(1): 24-27.

[2] 何清泉.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症状及听力恢复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5,28(1): 87-89.

[3] 高盛宏,张俊,孙岩.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6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157-159.

[4] 张鹏.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8(3):319-323.

[5] 何正荣,李新,邓怀琴,等.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9):18-19.

[6] 张炜,范崇盛,薛柯凡,等.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3(5):112-114.

R 764.2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87

2017-03-15)

猜你喜欢

样体腺样体阈值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CS-TWR的动态阈值贪婪算法成像研究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连通域的隧道裂缝提取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迟滞比较器的双阈值稳压供电控制电路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临床疗效观察
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观察
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