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窦内镜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的影响

2017-12-20曹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嗅觉

曹伟

(光山县中医院 耳鼻咽喉科 河南 信阳 465450)

鼻窦内镜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的影响

曹伟

(光山县中医院 耳鼻咽喉科 河南 信阳 465450)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光山县中医院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观察组实施鼻窦内镜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鼻腔通气状况、嗅觉功能等。结果术后观察组嗅觉功能优于对照组,鼻气道总阻力测定值小于对照组,NMCA、NCV测定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镜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促进患者鼻腔通气状态与嗅觉功能的改善,对患者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鼻窦炎鼻息肉;鼻窦内镜术;鼻腔通气状况;嗅觉功能

鼻窦炎鼻息肉为耳鼻喉科中多发病,多伴有嗅觉减退、头痛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并可致患者鼻窦、鼻腔功能异常[1]。目前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因鼻窦、鼻腔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传统手术治疗通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成效,加之其术后并发症颇多,临床应用受限[2]。近年来鼻窦内镜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具有术野清晰、并发症少等优势。本研究旨在观察鼻窦内镜术治疗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状况及嗅觉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光山县中医院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4例,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且符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中相关标准[3],本研究经光山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不耐受手术治疗者、先天性鼻腔疾病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中女21例,男31例;年龄22~74岁,平均(46.75±5.16)岁。对照组中女23例,男29例;年龄24~76岁,平均(47.20±5.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观察组实施鼻窦内镜术治疗,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切割鼻息肉组织,并暴露患者鼻丘气房、中鼻道以及下、中鼻甲等部位,将钩突中末端切除后开放筛泡,并依据从前至后的原则处理筛窦,清理、切除窦口病变组织,自然开放鼻窦,对伴有解剖变异型者实施同期矫正处理,之后于鼻腔填塞凡士林纱布条以实现止血目的。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并将中鼻甲后部以及蝶筛前壁依次切除,开放前、后组筛窦及额窦,切除上额窦口,针对伴有解剖变异型者实施矫正,最后填塞止血。

1.3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术后鼻腔通气状况、嗅觉功能与并发症(眶周淤血、术后出血等)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运用嗅觉计测定仪测定两组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其中嗅觉功能正常:≤1分,轻度损伤:1~2.5分,中度损伤:2.5~4分,重度损伤:4~5.4分,完全丧失:>5.4分。采取声反射鼻腔测量系统测定两组鼻腔通气状况,包括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asal 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NMCA)及鼻腔容积(nasal cavity volume,NCV)。

2 结果

2.1嗅觉功能术后观察组嗅觉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嗅觉功能水平比较[n(%)]

2.2鼻腔通气状况术后观察组鼻气道总阻力测定值小于对照组,NMCA、NCV测定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鼻腔通气状况变化情况比较

2.3并发症两组均仅出现轻微的眶周淤血与出血现象,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鼻部疾病[4]。该病若未能及时诊治,可致鼻腔黏膜萎缩、鼻窦骨质增生与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引发机体慢性缺氧,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对患者健康与日常生活造成影响[5]。常规手术是临床既往常用术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患者病痛,但受到术式自身因素与鼻窦鼻腔结构因素等影响,普适性较差。

现今鼻内窥镜技术逐渐发展并日趋成熟,其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发挥了突出功效,并促使鼻窦内镜术在临床开展并不断普及。鼻窦内镜术通过利用鼻内窥镜可扩大术中视野,利于将患者鼻腔以及鼻道内部结构清晰显示,以便于术者观察病变部位,提升术中操作的安全性与准确性[6]。该术式通过利用其视野清晰以及暴露完整等优势最大限度对鼻窦鼻腔解剖结构进行保护,以利于原有功能保留,此外充分开放鼻窦并有效对鼻道窦口复合体阻塞物进行清除,达到保护黏膜、恢复引流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鼻气道总阻力测定值小于对照组,NMCA、NCV测定值大于对照组,提示鼻窦内镜术有助于降低气道阻力,提升鼻腔通气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对鼻窦鼻腔结构的损伤,为术后嗅觉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亦显示,术后观察组嗅觉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由此可见鼻窦内镜术可提升对鼻道阻塞的清除效率,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鼻窦内镜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促进患者鼻腔通气状态与嗅觉功能的改善,对患者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1] 林庆洪,王龙海,张玉琴.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5,21(3):252-254.

[2] 吴文,陈涵.鼻内镜手术改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梗阻症状及嗅觉功能的作用[J].河北医学,2016,22(5):759-761.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4] 徐桂容,马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27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6):462-463.

[5] 刘勇.鼻内镜手术结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21(2):339-342.

[6] 何清泉,李振安,余凤慈.鼻内镜鼻窦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鼻腔容积的影响[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1):58-60,63.

R 765.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75

2017-02-22)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嗅觉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超强嗅觉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