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7-12-20常淼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切术刮宫宫腔镜

常淼

(驻马店市中医院 妇产一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效果分析

常淼

(驻马店市中医院 妇产一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EP不孕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月经量以及术后3个月两组妊娠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月经量均少于术前,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85.00%(34/40)]高于对照组[52.50%(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不孕患者,可减少月经量,提高术后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宫腔镜下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月经量;妊娠率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为妇科多发病,指局部子宫内膜受激素过度刺激引起增生,子宫腔内出现突出的光滑肿物。青春期以后女性均可患EP,35岁以上妇女多发,EP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孕、腹痛、白带异常、子宫不规则出血等。随着宫腔技术引入,EP检出率明显提高。刮宫术为临床治疗EP不孕常用术式,但因刮宫时无法观察子宫内膜息肉具体情况,可能产生漏刮现象[1]。宫腔镜可直视宫腔,在其引导下进行息肉切除有利于彻底切除息肉,减少出血,加快患者康复。本研究选取EP不孕患者80例,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EP不孕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32.17±6.43)岁;原发不孕11例,继发不孕29例;不孕病程1~12 a,平均(6.44±3.17)a。观察组年龄23~42岁,平均(32.80±5.96)岁;原发不孕12例,继发不孕28例;不孕病程2~12 a,平均(6.92±2.87)a。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驻马店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配偶精液分析正常;经宫腔镜检查确诊;符合《妇科内镜学》中EP诊断标准[2];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输卵管梗阻。

1.3治疗方法两组手术均于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术前6 h用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膨宫介质用5%葡萄糖注射液,膨宫压力90~100 mm Hg,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外阴、阴道、宫颈均常规消毒,用钳夹夹住宫颈前唇,扩张颈管至8号,放置宫腔镜,并进行膨宫处理。对照组接受刮宫术治疗,宫腔镜直视确定息肉位置、大小、数目等,使用刮匙刮除息肉,负压吸引宫腔,探查息肉刮除效果。观察组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镜直视下使用环状电极切割息肉基底部,负压吸引宫腔,探查息肉切除效果。两组术后均口服安宫黄体酮4 mg,2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4观察指标①统计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月经量。②对比术后3个月两组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月经量术前两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月经量均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月经量比较

2.2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妊娠率[85.00%(34/40)]高于对照组[52.50%(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53,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EP所致不孕占7.2%~15.6%[3]。EP不孕会影响患者正常生育功能,患者可能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家庭生活。EP不孕是由于子宫与输卵管结合部位、子宫颈管内出现息肉,阻挡精子移入子宫腔,或子宫腔内出现息肉,影响受精卵着床或妨碍胚胎生长发育,导致不孕。因此,切除子宫内膜息肉是治疗EP不孕,恢复患者正常生育功能的有效方法。

单发、较小息肉采取药物治疗,部分息肉可消退,但疗效欠佳,复发率高。临床治疗常采用刮宫术、钳夹术等术式,刮宫术操作简单,仅需明确息肉位置,用刮匙刮除息肉即可,术后可用宫腔镜再次检查有无漏刮。但刮宫术治疗易出现漏刮现象,且术后可能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预后妊娠率较低。随着宫腔镜技术发展,宫腔镜下电切术在EP不孕治疗中应用增多。苏晶等[4]研究指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率较低,但仍需进行处理,预防EP复发。宫腔镜下电切术是在宫腔镜直视下采用电极从息肉基底部彻底切除息肉,手术操作精准,有利于减少EP复发。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无较大损伤,可完整保留子宫内膜,对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均无明显不良影响,且无须开腹、定位准确、术后恢复较快。宫腔镜直视下切除息肉,可减少漏切现象,避免切除不彻底,影响术后妊娠。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不孕患者,可提高预后妊娠率。子宫内膜息肉会妨碍精血正常排出,导致腹痛、月经过多等,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可完全切除息肉,消除息肉对月经的影响,而刮宫术无法从根部刮除息肉,术后可能对月经造成影响[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不孕患者,可减少月经量。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不孕患者,可减少月经量,提高术后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1] 谢吉蓉,潘一红,陶俊贞.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6,25(11):125-128.

[2] 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72.

[3] 吴佩蔚.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6):905-907.

[4] 苏晶,张树丽,万晓慧.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不同处理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11):1407-1409.

[5] 胡英.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8):1196-1198.

R 737.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46

2017-05-13)

猜你喜欢

切术刮宫宫腔镜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诊断性刮宫术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效果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