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性生活事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解释性乐观的调节作用*

2017-12-20马元广贾文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解释性消极性生活

马元广贾文芝

①中国.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滨州) 256600 E-mail:mayg11@sina.com ②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

负性生活事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解释性乐观的调节作用*

马元广①贾文芝②

①中国.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滨州) 256600 E-mail:mayg11@sina.com ②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乐观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取样法抽取385名大学生参加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解释风格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的调查。结果:①总应激量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20,P<0.01),其中人际因子、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18, -0.25;P<0.01;r=-0.12,P<0.05);消极事件解释风格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11,P<0.01);②负性生活事件与乐观的交互作用对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F=7.04,P<0.01)。结论:解释性乐观是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间的调节变量。

负性生活事件;乐观;生活满意度;大学生

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依据自我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后的主观体验[1],是衡量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指标,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认为,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个体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2-4]。但是生活满意度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还要受到个体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等因素的影

响[]。

乐观是一种重要人格变量,它分为气质性乐观和解释性乐观。传统上认为,乐观是一种遗传得来的不易改变的天性[9]。而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乐观不是一种天性,而是一种由学习而来的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习惯性的、稳定的倾向[10]。解释性乐观可以划分为3个维度:一是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即认为影响事件的原因是一直存在的还是暂时的;二是内在性和外在性,即把事件发生的原因归为自身,还是归为他人或外在的其他方面;三是普遍性和特定性,即认为影响这一事件的原因会影响到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是仅仅影响生活的特定方面[10]。从这3个维度来分析,乐观型的人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的人则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期的、永久的,是由自身原因引起的,并会影响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解释性乐观作为一种认知因素,它是否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间起到调节作用呢?目前尚未发现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但是,有研究表明解释性乐观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如Cheng和Furnham研究表明,积极事件解释风格在正性情境下对幸福感有更强的预测作用,消极事件解释风格在负性情境下对幸福感有预测作用[11];最近,温娟娟和郑雪的研究也发现,解释性乐观能显著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12]。

总结前人的研究发现,过去的研究中缺乏对解释性乐观如何影响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间关系的机制研究。所以,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解释性乐观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考察解释性乐观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效应,这将为促进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取样法从两所大学的一到四年级的本科生中抽取大学生400人。发放问卷400份,获得有效问卷385份,其中男生178人,女生207人,被试平均年龄为20岁。

1.2 方法

1.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采用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13]测量负性生活事件。该量表有27道题,包括6个分量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采用5点计分法,总分越高说明应激量越大。本量表适用于大学生生活事件的评定,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

1.2.2 解释风格问卷 采用Peterson等人编制的解释风格自陈问卷,王纯和张宁进行了中文版修改[14]。该问卷由12个场景组成,包括6个积极事件和6个消极事件,每个场景有4个题目,共48题。可以得到3个综合分数,分别是:①消极事件解释风格总分(把消极事件在内在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等维度上的得分相加后除以消极事件个数所得的分数,即CN);②积极事件解释风格总分(把积极事件在内在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等维度上的得分相加后除以积极事件个数所得的分数,即CP);③综合分(即乐观总分,是由积极事件解释风格总分减去消极事件解释风格总分所得的分数,即CP-CN)。本研究中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介于0.62~0.82之间,量表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84。消极事件解释风格总分越高,表明解释风格越悲观;积极事件解释风格总分越高,表示解释风格越乐观;综合分越高,表示一个人越乐观。

1.2.3 生活满意度量表(Life Satisfaction Scale, SWLS) 该量表由Diener等编制[15],共有5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总分越高表明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

1.3 统计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在统一指导语下进行团体施测,时间大约为60分钟,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负性生活事件、乐观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从表1可以看出,总应激量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人际因子、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受惩罚和丧失因子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不显著。积极事件解释风格和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相关都不显著,消极事件解释风格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2.3 乐观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调节效应

采用层级回归来检验乐观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效应,见表2。负性生活事件的主效应显著,乐观的主效应不显著,而负性生活事件×乐观的交互作用比较显著。由此可以认为负性生活事件虽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是消极的,但乐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负性生活事件下的生活满意度。

表1 负性生活事件、乐观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r)

表2 乐观对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

3 讨 论

该研究中,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表明,总应激量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人际因子、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其它方面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不显著。这一结果与张俊杰,汪海彬,姚本先的结果一致[16],充分说明,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健康适应性仍是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要方面。这主要因为大学生的学业是其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当今大学生还是把学业看得很重要;其次是人际关系,大学阶段是孩子真正独立的一个阶段,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才真正走出家门,独立的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个时候就需要建立自己独立的人际关系网络以获得归属感;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较大的还有健康适应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一般都是远离家门异地求学,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遇到适应性问题,适应的好坏会影响到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评价。

该研究还显示,消极事件解释风格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而积极事件解释风格和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不显著。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这说明,消极事件解释风格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比积极事件解释风格更密切。其原因可能是消极事件比积极事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大,那么我们对消极事件的认知评价也就更为重要。

在乐观对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分析后,该研究进一步发现,乐观可以调节个体负性生活事件下的生活满意度状况,这种调节作用体现为乐观可以缓解负性生活事件对生活满意度的不利影响。这提示,虽然个体无法避免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教会学生乐观的看待生活,从而降低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幸福生活的消极影响。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这种解释性乐观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10],这一认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破除了过去认为乐观是一种遗传而来的不易改变的人格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归因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乐观品质,增加他们对抗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从而增加其生活满意度,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本研究只调查了某地区两所大学的380名学生,研究的样本相对较小,研究结论的推广具有局限性。再者本研究没有控制被试的气质性乐观等其他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未来研究中应扩大样本容量,调查不同地域,多所学校的大学生,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其次应该进一步考察解释性乐观与其他因素,如气质性乐观、大五人格等人格变量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内在机制。

[1]Diener E,Suh E M,Lucas R 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125 (2):276-300

[2]王冰蔚.大学生自卑心理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2):1486-1488

[3]Headey B,Wearing A.Personality,life events,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Toward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4):731-739

[4]陈文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2):236-238

[5]李志勇,吴明证,王大鹏.积极事件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序列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4,21(12):92-96

[6]邓兆杰,黄海,桂娅菲,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68-73

[7]罗伟,孙雅娜,王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05-429

[8]马元广,李寿欣.解释风格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7):1102-1104

[9]温娟娟,郑雪.大学生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1,4(5):90-96

[10]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80-181

[11]Cheng H,Furnham A.Attributional style and personality as predictors of happiness and mental health[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1,2(3):307-327

[12]Samuel M Y H O,Chu K W,Yiu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anatory style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fter bereavement in a non-clinical sample[J].Death Studies,2008,32(5):461-478

[1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6-108

[14]王纯,张宁.归因方式问卷的初步修订[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15(50):470-471

[15]Diener E,Emmons R A,Larsen R J,et 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1): 71-75

[16]张俊杰,汪海彬,姚本先.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09,2(5):91-95

Explanatory Style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MA Yuanguang,JIA Wenzhi
Binzhou College,Binzhou 2566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ressful life events,explanatory style and life satisfaction. Methods:385 university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and completed three scales which were the scale of adolescent life events,the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Results:(1)Stressful life event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life satisfaction(r=-0.20,P<0.01);Composite score for explanations of bad events(CN)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life satisfaction(r=-0.11,P<0.01).That was to say,the more optimistic in explanatory style,the more life satisfaction.(2)Explanatory style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life satisfaction.Conclusion:Explanatory style is a moderator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Stressful life events;Explanatory style;Life satisfaction;University student

R395.6,B844.2

A

1005-1252(2017)01-0076-04

10.13342/j.cnki.cjhp.2017.01.019

2016-09-20)

http://www.cjhp.com.cn/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15CL026);滨州学院博士启动基金(编号:2013Y18)

猜你喜欢

解释性消极性生活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性爱和谐有秘诀
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
一种基于词语计算的模糊分类系统的设计方法
让自己发光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
性生活10大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