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洛丽塔》悲剧原因

2017-12-19于嫚

商情 2017年41期
关键词:洛丽塔悲剧

于嫚

[摘要]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代表作《洛丽塔》。纳博科夫在这本书所表达小女孩洛丽塔与她继父之间的一段畸形恋爱这件事被世人所熟知。作品刚刚问世,就舆论纷纷。大家在对洛丽塔的遭遇感到十分可惜的同时大家也痛恨洛丽塔继父亨伯特。学校教育的扭曲和二战后社会背景,继父的出现为洛丽塔编造了一个人生陷阱使她人生陷入低谷,导致了她人生的悲剧。

[关键词]洛丽塔;悲剧;死囚亨伯特

《洛丽塔》事实上是死囚亨伯特临死之前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忏悔与叙述。死囚亨伯特在幼年时与一名叫安娜贝拉的女孩相爱,安娜贝拉确因病而亡,使他患上了一种怪病,恋童症。这本小说对人的震撼力是非常大的,让读者在惋惜女主人的同时又对她悲惨命运感悟至深。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洛丽塔的人生如此悲惨。是小女孩自身原因还是社会外界的影响。对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而言,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很吸引人。但其继父亨伯特没有帮助小女孩走上正路,还诱导她走上不归路,最终使得洛丽塔的人生陷入了悲剧之中。

一、悲剧命运的表现

本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人生覆盖着悲剧的色彩。并且她人生至始至终都是以悲剧贯穿。洛丽塔的成长过程错中复杂,艰辛而又困苦,从出生就生长在单亲家庭里,缺少了父爱的灌溉和母亲的斥责,使洛丽塔来说他的童年是如此的黑暗,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也为洛丽塔的人生悲剧奠定了导火索。然而家庭的不完整使洛丽塔缺失了父爱,以此对帅气的中年男子所迷恋,这也正好给亨伯特图谋不轨创造了机会,把自己推向了悬崖。继父亨伯特的出现把洛丽塔人生推到了低谷。在洛丽塔认识亨伯特的第一眼时就决定了她的命运将被继父所控制。洛丽塔她没自由也没有玩伴,到最后也是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成为了一位可怜的孤儿。跟着所谓的继父生活,在别人眼里他们是父女,而背地里他们却是恋人。洛丽塔被死囚亨伯特实施了性行为。继父对她的行为无疑是残酷的凄凉的,残忍的。也学会有读者感同深受,在女主逃离男主之后的庆幸,心中有了些许高兴,会认为这是洛丽塔的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但是事不入人愿。正如著名作家任生所言:“想象一种悲剧就是想象一种生存困境”。

一位花季少女,本该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却不断的陷入绝境,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困境。奎尔蒂和亨伯特的打击使花一样的少女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洛丽塔的初恋情人奎尔蒂也没有像洛丽塔想象的那么美好,他的無耻,恶劣的行为也对洛丽塔造成了深刻的打击。奎尔蒂简直是伤透了洛丽塔的心,把她的心分成了若干份,在洛丽塔的伤口上撒了无数把盐。洛丽塔的人生悲剧更加悲剧。小说的最后本以为洛丽塔能有了开始新生活的勇气和决心,但不想作者却没给她活下去的机会,难产而死。其短暂的生命到此结束。阅读全篇内容,无论是叛逆不羁的洛丽塔,还是沦为孤儿的洛丽塔:还是随着继父四处漂荡的洛丽塔,还是在黑夜里痛苦抽搐的洛丽塔:也许是同奎尔蒂艰辛出逃的洛丽塔,面容憔悴怀孕的洛丽塔,每个生活阶段没有不体现出洛丽塔这个人物的悲剧性。

二、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家庭破碎的影响

俗话说:最好的启蒙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然而一个完整的家庭都没有,没有宠爱自己的母亲,哪来的温暖和好的教育呢。托马斯·摩尔认为:“如果今天的家庭中缺乏父亲的话,那也许是因为在社会中缺乏他的灵魂形象”。父亲的角色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上都是很重要的,父亲的影响可以决定孩子的安全感,没有父亲就像是没有保护,洛丽塔就很需要这种保护。作为母亲的夏洛特是不称职的,她并没有做到母亲该做到的责任,但她又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生活失意,孤独寂寞,从而把洛丽塔当做发泄对象,恶语相加。在这种残缺的家庭里洛丽塔和母亲关系的恶化更加深了对父亲的幻想,虚幻的父亲是完美的,和虚伪自私的母亲截然不同。极度渴望拥有完整家庭的洛丽塔在见到亨伯特后产生了父亲的感觉,她自觉不自觉地靠近亨伯特,希望获得那父亲的宠爱,和母亲争宠一般,看到他们坐在秋千上,她一定要去挤在中间,说说笑笑就像真正的一家人那样。

夏洛特和洛丽塔的生活中是会有惯常的争吵,这对亨伯特这个父亲更有利,他对洛丽塔的关爱变得名正言顺。夏洛特看不惯亨伯特对洛的宠爱,想尽一切办法把洛丽塔支走,在假期迫不及待的把洛丽塔送到夏令营,她没有意识到营地并不会培养孩子的知识、健康和性情,反而是不负责任的做出些龌龊事。她希望让洛丽塔早点离开家,完全投入在自己的婚礼准备中,放心的把洛丽塔放在夏令营中。其实,我相信夏洛特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没有哪个母亲不舍得爱孩子一点,要不然也不会在发现亨伯特的日记后崩溃痛哭,她第一时间是给自己的孩子写信,想要确保她的安全。也许是儿子的夭折和丈夫早逝对她的打击,让她对洛丽塔很苛刻,这应该是害怕失去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家庭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孩子优秀,也可以摧毁一个孩子。

(二)亨伯特的孽行

如果说洛丽塔在这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迷失方向,那么亨伯特则进一步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再次将她推进无尽的深渊,亲手扼杀洛丽塔的青春。有时我想也许不是亨伯特,也会有别人来代替这个角色,成长在破碎的单亲家庭,生活在纸醉金迷的社会环境下,一切已成定局。少年时,亨伯特爱上了比他大几个月的安娜贝尔,但这一段早恋是坎坷的,他们多次试图进行亲密的举动都被打扰,不久安娜贝尔死于伤寒。敏感的他有着压抑的童年,也造就他迷恋九到十四岁的少女,这应该也是在寻找安娜贝尔的影子,那个一直存在于内心不变的少女。

在亨伯特第一次见到洛丽塔时,他拿每个细微之处去和他死去的小新娘的容貌核对比照,之后便疯狂的迷恋上了洛丽塔。正是由于这疯狂的痴恋和洛丽塔对父亲的渴望,使洛丽塔的后面的生活变得畸形,变得可悲。在他内心的想法得逞后,带着洛丽塔开始旅行,这也是悲剧生活的开始。洛丽塔从寄宿学校被接走后,他不让她参加同龄人的正常交往活动,阻止她和同龄的异性接触,连对洛丽塔正常的活动与游戏一一阻止,洛丽塔为了出演话剧而和他发生关系,似乎洛丽塔已经习惯用这个方式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看起来受洛丽塔摆布,但是其内心有无数龌龊的想法,旅行间住旅馆的时候很担心别人的注意,经常换地点住宿,性格多疑,尤其是后面奎尔蒂出现的时候,这也给洛丽塔带来很大伤害更加想脱离这种生活。严加看管下的洛丽塔与世隔绝,唯一能做的是物质的享受,看漫画,买衣服,听音乐,长时间的被控制和不停变换的陌生环境,这对一个处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是很残忍的。为了减缓洛丽塔快速的生长发育,保持她的童稚状态,他不顾恶果给洛丽塔服用安眠药,因为超过十四岁,她就不再是小仙女。我记得有一次是亨伯特接到学校的电话询问洛丽塔没有上课的原因,这让亨伯特变得病态的疯狂,他就像自己的东西被侵犯了一样情绪激动并且打给她的朋友进行查证,他们之间的争吵也正是洛丽塔逃离计划的开始。

不得不承认的是,亨伯特是着爱洛丽塔的,但这种爱恋是畸形的,让人不能容忍的毁灭性的摧毁了洛丽塔的后半生,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在洛丽塔生病的日子里,亨伯特为了能使洛丽塔早日康复,行走60多里地去买书,亲自去花园里采集漂亮的花朵来探望,只是这个可怜的男人爱错了时间,爱错了人,也导致了洛丽塔的悲剧人生,也铸就了自己的人生悲剧。洛丽塔对亨伯特的爱仅仅只限于对父亲的爱,父亲与情人的混淆使她内心死去了父亲梦的念头。亨伯特最后一次给洛丽塔送钱时他对亨伯特说:“他伤了我的心,而你干脆毁了我的一生”。他把奎尔蒂一直当做情人对待,一直把亨伯特当做父亲。这份爱疯狂而又唯美,让我们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去同情亨伯特,然而这件事他无法抵挡时间的考验和命运的捉弄,我们也为之可惜。

(三)社会时代影响

《洛丽塔》是199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当时正是美国在二战之后高速发展的时期,当时这本书对当地青年的影响也十分的强大。他们的生活中布满了琳琅满目的商业广告和电视广播,把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人生价值观所污染,他们学会了及时行乐,追求物质生活水平。正如马杰所说:“20世纪20年代那十年是经济繁荣、讲究物质享受和玩世不恭之风盛行的十年”。选自《美国精神》。洛丽塔身活在如此的大环境之下所受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自己追求名利物质的态度,是当時社会大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以至于小说中的洛丽塔才会被亨伯特的零用钱和漂亮衣服所掌握,他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甚至会为了钱和亨伯特发生关系。在母亲去世后亨伯特为洛丽塔买了好多玩具衣服零食来满足洛丽塔的需求,她面对生活无路可走,然而亨伯特是她唯一的生命稻草。小说写到亨伯特这样说到“她所爱好的事物清单上那些显著的项目——悦耳动听节奏急促强烈的爵士乐,方形舞,又甜又腻的圣代冰激凌,音乐片,电影杂志等”,她对任何电视广告和意见深信不疑,看到广告牌一定要亲身尝试。她爱看电影,不厌其烦:爱听哼哼唧唧的流行音乐:吞食五花八门的糖果、冰激凌和各式饮料:贪婪地阅读少年杂志和画报上的笑话、漫画和明星照片。洛丽塔对于享乐消费思想和扭曲的人生价值观无不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让我想起了现在发达的国家网络生活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不少学生沉迷网络而耽误了学业,为那些虚拟的游戏和家人翻脸。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网络的作用不可或缺,的确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平衡其中的奥妙,就像美国当时的社会风气,但不好的另一面却是经济繁荣的发展。

除去那些物质消费上的影响,洛丽塔在经过电视上那些过于开放的问题的渲染,开始对于自己的童贞不屑一顾,并且在她认为那确是成人间的秘密世界。从亨伯特很久之前,洛丽塔就在那些所谓正规的夏令营和玩伴多次做过一些秘密世界的事情。第一次在两人的旅馆里住宿,早间的洛丽塔算是主动引诱亨伯特进行犯罪的,明显很熟练的样子“你是个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吗?”由此可以看出,单纯的洛丽塔是对所谓的贞操看的淡薄,这应该让亨伯特所始料未及。洛丽塔生活在美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没办法不被影响,何况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她的年纪是模仿能力最旺盛的时期,不知对错。我认为,社会风气方面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社会上风气的负面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结语

洛丽塔的悲剧命运是小说的一条主要线索。之所以洛丽塔的悲剧命运是和亨伯特紧紧交织在一起的,是因为“洛丽塔是亨伯特的爱欲对象,是亨伯特的审美幻觉,是亨伯特时间观念的化身,是亨伯特幻灭悲哀的载体”。洛丽塔的人生遭遇令人心泛起可怜的涟漪。在我看来洛丽塔从小对成人世界秘密的好奇和自我放纵还不足以构成她命运的悲剧性。而是自小不完整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偏激,以及当时社会大背景的负面浸染等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使男主人公亨伯特是造成洛丽塔悲剧命运的直接元凶。从而也突出了洛丽塔的悲剧是她所处的那个年代、社会风气的悲剧,她的形象也展示了洛丽塔的悲剧命运及她性格的悲剧。

猜你喜欢

洛丽塔悲剧
洛丽塔裙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论《洛丽塔》中的极权主义思想
画家的悲剧
《洛丽塔》女主人公悲剧根源浅析
肿头龙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做他的洛丽塔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