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照研究

2017-12-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6期
关键词:帕酮复律室上性

唐 龙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重庆 402660)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照研究

唐 龙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重庆 402660)

目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依据治疗药物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进行两组复律时间、复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复律成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复律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胺碘酮、普罗帕酮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胺碘酮见效时间长,但存在较少不良反应,普罗帕酮见效时间短,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

胺碘酮;普罗帕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的重要类型之一就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具有进展快、病情急的特点,若窦性心律未及时恢复,可进一步发展为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临床治疗药物通常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对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进行明确,本文选择我院收治1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研究,为其分别应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观察。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复律时间、复律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复律例数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0.05表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包括52例女、68例男;年龄范围25~62岁,平均年龄(42.8±13.3)岁;体质量(63.8±12.5)千克,心率(118.8±23.7)次/分钟,收缩压(127.7±15.5)mmHg;其中36例为心脏瓣膜病,36例高血压,28例肥厚型心脏病,20例慢性肺疾病;发病至救治平均时间(2.7±1.4)小时。依据选择治疗药物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吸氧、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构建静脉通道,在20毫升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70毫克普罗帕酮,为患者进行静脉推注。观察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后,在20毫升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50毫克胺碘酮,为患者进行静脉推注。两组患者均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静脉推注,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用药过程中开展心电监护,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复律成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复律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60例患者中2例心悸、2例头晕恶心,具有6.7%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60例患者中6例心悸、2例胸闷、2例恶心呕吐,具有20.0%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3 讨 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发病突然的特点[1],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之一,若未及时医治将会进一步引起其他严重疾病。在选择该病急救药物时,主要对药物是否能够及时缓解症状进行考虑,同时也需保证药物的安全性[2]。临床常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由于电生理特性不同,两组药物的适应症、疗效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依据进行合理用药。

胺碘酮为常见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可实现对各部心悸组织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的延长[3],将折返激动强化消除,最终实现复律的目的。普罗帕酮为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能够延长房室旁路的前向和逆向传到速度,促进袭击细胞自发兴奋性的降低,消除折返激动,有效缩短复律时间。

本研究中普罗帕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胺碘酮高,这主要是普罗帕酮会引起负性心肌作用,进而造成血液流动减缓,患者因此出现胸闷、头晕、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而胺碘酮能够在体内长时间发生作用,促进心肌耗氧量降低,进而实现对心肌缺血的有效预防,最终减少不良反应。综上所述,胺碘酮、普罗帕酮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胺碘酮见效时间长,但存在较少不良反应,普罗帕酮见效时间短,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

[1] 王少波,梁锦军,黄从新等.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1):2-4.

[2] 冯 艳,李国梁.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405-1407.

[3] 霍秋玉.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105-106,109.

R722.12

B

ISSN.2095-8242.2017.066.13012.02

吴玲丽

猜你喜欢

帕酮复律室上性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