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远县小财政扶出教育硕果

2017-12-16黄俊

当代农村财经 2017年11期
关键词:资金管理财政教育

黄俊

摘要:江西省安远县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在经济实力薄弱、财政相当吃紧的情况下,紧紧围绕“发展大教育”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各项贫困学生政府资助项目,基本实现了全县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不负担、中职教育不花钱、普通高中不发愁、考上大学不担心”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财政;教育;资金管理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脉扶贫攻坚特困片区县。2016年,贫困人口52419人,农村贫困发生率16.1%。

2016年以来,安远县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在经济实力薄弱、财政相当吃紧的情况下,紧紧围绕“发展大教育”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各项贫困学生政府资助项目,基本实现了全县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不负担、中职教育不花钱、普通高中不发愁、考上大学不担心”的工作目标,斩断贫困代际传播链条。

一、切实落实好各项政府助学项目

2016—2017年,共资助各级各类贫困学生44317人次,发放资助金3513.393万元。这些钱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提标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全覆盖。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资助新标准,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为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全覆盖,在上级下达资金100.3万元的基础上,县财政追加资金197.15万元,让198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全部享受学前教育资助。

——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力度。提高义务教育寄宿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生活补助费补助标准,在每年生均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标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基础上,针对精准扶贫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每生每年增加生活补助费500元。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孤儿免费集中就读。从2012年开始,实施孤儿学生在县城免费集中就读政策,每年6月份由孤儿本人或监护人个人申请,8月底集中安排到县城学校随班就读。从2015年秋季起,孤儿统一集中安排到思源实验学校随班就读。县政府下拨专项资金保证孤儿免费就读,所有在思源实验学校就读的“阳光少年”,其床上用品、伙食费等生活费用,按每人每月7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提标和免学杂费政策,加大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资助力度。

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新标准,平均每生每年资助2000元;落实普通高中家庭贫困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县级财政增设普通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资助项目。从2016年开始,对建档立卡普通高中贫困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再进行资助。

——落实中职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杂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行中职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特惠政策。

落实中职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杂费政策,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共免除学杂费10277人次,发放补助金603.4925万元;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落实中职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从2015年开始,由县级财政拨款,率先在全市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中职学校就读享受“一免六补”的特惠政策(即“免学费,补书费、服装费、杂费、住宿费、伙食费和助学金”),住校生每人每年补助3530元,走读生每人每年补助3130元。

——落实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政策,提高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标准。

落實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政策,按省内每人500元、省外每人1000元标准,2016年资助贫困学生74人次,发放资助金5万元。

从2015年起,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县财政按每人6000元标准,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部享受高考入学政府资助。2016年,县政府追加资金53.1万元,让26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高考入学政府资助。

二、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高标准建设教育园区,满足城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区家庭子女的就学需求,改善城区办学条件,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在县城九龙大道新区规划建设一个高标准教育园区。目前,新建思源实验学校、安远一中和继续教育基地三个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了城区教育资源,极大缓解了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压力。

(二)全面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实现贫困村校园标准化建设全覆盖。2014—2016年,全县自筹资金12007万元(其中县级资金5500万元、乡镇资金6507万元),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三年推进计划”,建设学校168所,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得到跨越式发展,广大学生家长和群众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三年推进计划”项目赞不绝口,形成了一个共识——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好的环境是校园,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完善贫困村学校教育教学设备,满足学校办学需求。2014年以来,全县共计投入资金4260.4万元,用于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备。装备图书51.16万册、计算机4015台、电子白板340套、触摸一体机和多媒体一体机共328套,以及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等,改善了贫困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满足了贫困村学校的办学需要,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县财政统筹安排资金8000多万元,在18个乡镇各新建了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现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可容纳6240名幼儿,为农村适龄幼儿就近入园创设了良好条件。

(五)提高边远山区教师待遇,加强贫困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从2015年1月1日起,按照边远层次每人每月300元、最边远层次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为全县艰苦边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发放特殊津贴。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共发放边远山区教师特殊津贴671.2万元。同时,对在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共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801.04万元。为全面解决教师职称问题,对已取得中、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教师,实行全部聘任和按时晋档制度,目前共有1400余名教师享受了该项政策。

三、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2017年春季学期,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学校数为161所,供餐学生数为38578人,每生每天的补助标准为4元(不含双休日和节假日)。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已完成拨付供餐资金4100多万元。

四、搭建社会助学平台,积极争取社会扶贫助学

设立专门的教育扶贫办公场所,搭建社会助学信息平台,激发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热情。社会爱心人士通过“心连心”爱心资助平台,了解贫困学生情况和受助学生信息,实现社会助学动态互动。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社会各界资助全县在校学生达1383人次,捐赠资金100多万元。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金管理财政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究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读懂现代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