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明继:仁心仁术传家风

2017-12-16俞凌娣

中华家教 2017年8期
关键词:义诊家风病人

俞凌娣

一个行医家族,三代人传承接力,坚持60年的义诊家规。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又有怎样的家风呢?

这就是著名的肿瘤专家潘明继和他的家族。

浓浓桑梓情

1933年潘明继出生于南安湖内村,从小就立志学医。1958年春节,在福州市第一医院当医生的潘明继带着同是医务工作者的新娘子施增英回家探亲,刚回到老家,喜糖还未分发完,乡亲们就把痛苦万状的病人抬进祖屋来。由于病人非常多,一个接着一个地检查处理,水也顾不得喝,饭也顾不上吃,3天就诊治300多人。即便到了他们离开村子的那天,路边还有人来求诊,把手伸进车子,要求把脉看病。看到农村缺医少药,夫妇俩商定,今后每年春节回乡义诊。

在那个年代,潘家的医生成了病人最大的信赖。很多外乡人听说之后,也会赶几十里路来求诊。为了不让病人白跑,潘明继把义诊的时间定在了每年的大年初二,并将义诊定为雷打不动的家规。一开始,只有夫妻俩人义诊,随着潘家家族不断培养出新的医务工作者,义诊的队伍也在扩大。虽然后继有人,但潘明继从医57年,坚持义诊54年从未间断。他生前总是嘱咐孩子,一定要把义诊坚持下去。2012年8月,潘明继去世后,义诊不仅没有停止,队伍反而不断壮大,整个家族近30名医务工作者参与其中。到今年春节,潘家的义诊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整整60年。潘明继还拿出自己20多年来的奖金、稿费和积蓄,捐资修建了道路、小学教学楼,以及一座集科研、教育、义诊于一体的综合大楼——“明英苑”。“明英”二字,是潘明继、施增英伉俪的名字组合。每年春节正月初二,潘家医务工作者从各地返回故里,齐聚明英苑举行义诊。

谆谆父母意

潘明继给潘家后代定下了32字“明英家训”:待人以诚,处世以德;作业以精,求索以勤;奉献为本,服务为尚;礼仪为尊,和谐为贵。潘明继的夫人施增英说:“我跟老潘一直以来通过言传身教,告诫儿女,医生是一个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精神。”

实际上,潘老先生的义诊,不只局限于每年春节,在他生前,他还在家里为找上门的病人免费义诊。在施增英家的柜子里,摆放着一摞摞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笔记本,那是潘明继自制的病历本。这些病历记载着过去的40年里,潘明继在家中义诊过的病人病情、处方和回访信息,从第一本到2012年他去世前的最后一本,录有详细病历的有2.3万多人。

20世纪80年代,潘明继就已经是个名医,找他的病人很多。他对每位就诊患者都以亲人对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深受病人的信任和尊敬,在社会上拥有很好的口碑。有一天早晨,一位衣衫不整、疲惫不堪的农民敲开潘明继家的门,一见到潘明继便跪了下来,大哭不已。经过询问,原来这位农民来自江苏盐城乡间,患骨肉瘤,专程赶来找潘明继求医,不料在路上钱被偷走了。潘明继连忙把病人安顿下来,免费给他治疗,等病情稳定出院时,又主动替他买好回家的火车票,并亲自送他上了火车。

潘明继以中药名为一对子女取名,儿子叫“遠志”,女儿叫“云苓”,希望两个孩子能继承他的衣钵,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传承潘家的家规和家风。如今,潘远志和潘云苓继承父业,成了潘氏家族春节义诊的主力。

潘云苓是父亲医术最直接的传承者,她所在的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就是父亲以前工作的科室。父亲看病的时候,经常会用聊家常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情况,有时候还会画图给病人讲解,这些看病的习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了她。

医风传家,一脉相承。现为主任医师的潘云苓,门诊时她的名片就放在诊疗桌上,几乎所有来过的人都有她的手机号码。一些老病号直接找到住院部请她帮忙看诊,她也从来不推辞。

每天,8点开始看病,一直要到下午两三点,潘云苓才能回家吃午饭。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包冲进卫生间。为了节省时间,她在医院不喝水不上厕所。找她的病人多,而她给每个新来的病人看病都非常认真仔细。她说,病人花了几个小时排队等候,如果我只给他看几分钟,哪怕诊断准确,病人心里也会不舒服。家人心疼她,建议她是不是也采取限号看病,比如每天看30个号,这样就不用那么累。潘云苓说:“我父亲从来没有限过号,因为有些病人慕名从外地赶来,你今天不给他看,他就得找地方住下来,这样既耽误病人的时间,又增加病人的开支。所以,宁可我累一点,也要让病人方便一点。”这就是潘家的医风,也是潘家家风的体现。

在潘明继夫妇的言传身教和精心培养下,潘家的第二代、第三代中,有近30人走上了从医的道路,成了义诊团队的一员。受叔公的影响,潘宏达从小立志学医,以高分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后来,他又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医学部,成为硕博连读的临床型研究生。2016年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并被北京医院录用,成为一名肿瘤外科临床医生。“我觉得快乐来自于成就感,当看到一个危重病人被你治愈的那一刻,患者那种开心,那种幸福,让医生觉得特别的快乐和自豪。”潘宏达在接受央视的采访中这样说道。

除了礼貌待客,潘明继还要求子女要孝敬长辈、热心公益。在潘云苓小时候,经常给爷爷洗脚、剪指甲。以前他们家住在单位的筒子楼里,集体宿舍的楼道、楼梯就由她和哥哥轮流打扫。如今潘云苓把这颗公益心也带到了自己的小家,每当看到小区的电梯脏了,她就主动用湿布擦洗干净,然后贴上小纸条提醒大家注意维护环境卫生。

爱人者,人恒爱之。2006年,潘明继家庭被评选为首届福州十大“书香门第”称号。7年后,潘云苓的小家庭也被评为福州十大“书香人家”。这种巧合的背后,正是好家风的传承。

默默奉献路

因为是名医,常常有病人慕名上门求医,潘明继要求家人“不管是穿皮鞋的还是穿草鞋的,都要一视同仁”,都要泡茶、让座,拿报纸、杂志给候诊的病人看。有一天晚上,天下着蒙蒙细雨,他们全家人一起外出办事,只有侄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做作业。这时几个操闽南口音的老乡前来敲门,其中一个妇女怀里还抱着孩子,侄子告知对方,潘医生不在家,让他们明天再来看病。潘明继回家后得知此事非常生气。他批评说,老乡晚上冒雨抱着孩子来,肯定是孩子得了急病,你起码让人家进屋来躲躲雨嘛!侄子知道自己错了,赶紧跑出去找,终于在附近一家店铺的屋檐下找到了正在躲雨的这几个人,把他们请回家来。

有的病人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潘明继就画图给他看,让病人直接明了地看懂自己的病情,还翻书给他分析,病人了解了自己的病情,病也好了一大半,这成了很有疗效的“画疗”。

来求医的大多数病人,家里经济状况都不好。有时,他顾不上吃饭,就给刚进家的病人看病,他说,尽早让病人们看上病,为的是给病人们省出一天的住宿费。

因为求诊的病人太多,潘明继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为了省出更多的时间,平均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每天午休一个小时,到了午夜零点的时候,在家中的办公室里,倚靠着睡一个小时,醒来后,爱人会给他做一份点心给他吃,吃完后,继续工作到四五点,因为每天只有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人会来打扰他。在五点到七点之间,他会好好睡两个小时。对于常人来说,潘明继就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在他晚年的时候,他说,他实际上活到了120来岁,他没有虚度年华,他非常满足。

2001年,在一次检查中,71岁的潘明继查处肺部长了肿瘤,虽然是良性的,但是根据他自己治疗过的无数的病例的经验告诉他,他得癌症的概率很大。所有的医生,包括他儿子都建议他切掉,但是他不切,他要以切身的体验来观察这个瘤给他带来的各种身体和生活的变化。在他认为,像这种病例,如果以别的病人来观察,是不道德的事情,但是,现在自己长了一个,就是最好的研究机会。肿瘤最终还是癌变了,潘明继于2012年去世,期间,他一边记录身体的变化,一边坚持去义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潘家义诊”默默坚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2015年春节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6集“潘家医生义诊”的故事,并且在新闻联播的头条隆重推出,才使得“潘家义诊”在全国一夜扬名。

潘家义诊成家规、仁心仁术传家风。义诊60年,传承的是现代最美的家风,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具体践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义诊家风病人
谁是病人
家风伴我成长
爱心义诊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韶州医院开展“面对面,手拉手,伴您建康行”义诊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