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曲肽注射液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2017-12-16

关键词:唾液酸奥沙利复方

胡 毅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853)

复方曲肽注射液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胡 毅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853)

目的 探讨复方曲肽注射液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整取抽样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采取奥沙利铂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8例,进采取mFOLFOX6化疗方案,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共治疗4 d,观察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使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中预防性使用复方曲肽注射液,可有效减少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

奥沙利铂;复方曲肽注射液;周围神经毒性

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抗癌药物,与顺铂、卡铂相比,具有疗效好、胃肠道毒副反应低、骨髓抑制轻微等优点。但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对化疗效果有一定影响,临床应用也较限制。复方曲肽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具有修复和保护神经的作用,多用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1]。故我院采用取奥沙利铂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8例预防性使用复方曲肽注射液,效果较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取抽样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采取奥沙利铂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6例,入组标准[2]:按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3分,预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无化疗禁忌症;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神经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心脏疾病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36~78岁,平均(56.2±2.4)岁;疾病类型:胃癌17例,大肠癌5例,结肠癌4例,其他2例。观察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37~78岁,平均(56.7±2.5)岁;疾病类型:胃癌15例,大肠癌5例,结肠癌4例,其他3例。2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mFOLFOX6化疗方案,静脉滴注奥沙利铂(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945)85 mg/m2,持续3 h,1次/d;同时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732)400 mg/m2,持续2 h,1次/d;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59)400 mg/m2,持续2 h,1次/d;随后持续泵入注5-氟尿嘧啶2400 mg/m2,持续46 h,每2周进行化疗1次,共进行12周期化疗。观察组化疗前静脉滴注复方曲肽注射液(吉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577)1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共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

按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断标准[3]对神经毒性反应分级,0级:无;1级:感觉异常,1周内可完全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2级:感觉异常,3周内可完全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3级:感觉异常,3周内不能完全消失,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4级:永久性的感觉丧失或出现残疾。每周化疗结束后2~3 d,对患者神经毒性反应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组外周神经毒性出现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观察组2级、3级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神经毒性反应情况比较 [n(%)]

2.2 外周神经毒性出现时间

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出现时间为(65.23±4.82)h,对照组外周神经毒性出现时间为(38.21±2.5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10,P<0.05)。

3 讨 论

奥沙利铂是临床广泛用于恶性肿瘤化疗的常用药物,具有疗效好、胃肠道反应轻、骨髓抑制轻等优点,但其神经毒性反应较高,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药物大量蓄积以及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有关[4]。

奥沙利铂所致的神经毒性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其中急性神经毒性反应多发生在用药24 h以内,用药后迅速出现末梢神经感觉异常,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而慢性神经毒性反应多发生在用药24 h后,是多周期蓄积而出现延迟型的神经障碍,主要症状有肢体末端麻木、感觉异常,遇冷后加重,且发作时间较长,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针对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应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接触冷刺激及金属物,提高患者对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认知水平,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此外,加强药物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细胞保护药、谷胱甘肽、钙镁合剂、抗癫痫药等。但近年有研究表明,上述药物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作用有限。而复方曲肽注射液是闹栓塞、脑血栓、脑痉挛等疾病的常用药物,其所含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具有修复和保护神经的作用。该药物通过调节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并直接作用于细胞膜,可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适用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王敏[5]前瞻性研究表明,对采用奥沙利铂化疗的癌症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预防治疗后,发现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明显降低,仅有8例出现临床神经毒性,其中1级5例,2级3例。本研究显示,观察组2级、3级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外周神经毒性出现时间较长,这与甘廷庆[6]报道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外周神经毒性是奥沙利铂化疗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通过采用复方曲肽注射液进行预防和治疗,充分发挥修复和再生神经元的作用,可降低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由于本研究时间有限,关于奥沙利铂所致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作用机制,还需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1] 朱红丽,穆晓燕,张华平,等.参麦注射液在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36-38.

[2] 王 芬,王树滨,申东兰,等.氨磷汀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改善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J].癌症进展,2014,13(6):571-575.

[3] 赵 德,周景义,李 峰,等.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临床研究总结[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3):146.

[4] 成薇婷,许 凯,胡作为,等.丹参酮ⅡA对奥沙利铂诱发的大鼠外周神经病变神经传导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8(21):3411-3414.

[5] 王 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防治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7(2):501-502.

[6] 甘廷庆,杨丽桦,蓝 东,等.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预防奥沙利铂化疗的周围神经毒性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065-1067.

R595.3;R735

B

ISSN.2095-6681.2017.28.31.02

吴宏艳

猜你喜欢

唾液酸奥沙利复方
唾液酸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长时间停用奥沙利铂再次使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及在母婴食品中的应用
清热复方抗代谢炎症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黄芪注射液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防治效果观察
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亦敌亦友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