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研究

2017-12-15李桂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类康复技能

李桂枝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杭州 310023)

高职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的研究

李桂枝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杭州 310023)

综合艺术实践能力的达成是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为培养学生具备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康复)综合实践能力,彰显专业特色。本文在调查基础上对该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和创新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策略,并从课程定位与目标、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师资建设等方面着手构建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专业建设和同行提供参考。

特殊教育; 儿童康复; 艺术; 课程; 实践教学

0 引 言

高职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的应用型人才,今后能胜任的岗位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通幼儿园(融合班级)资源教师、各类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指导中心、残联、民政等教育康复教师,主要开设“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行为矫正”“个别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前融合教育”等主干课程。其中艺术类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占人才培养方案总课时的10%左右,主要开设钢琴、舞蹈、音乐、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能够运用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对幼儿进行教育,掌握儿童艺术教育基本技能,具备儿童歌曲弹唱、儿童舞蹈创编、手工制作、简笔画等基本能力。虽然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小部分课程,但同样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艺术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1]。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2],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特色鲜明的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3]实践教学体系,为专业建设服务,为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1 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在近几年发展起来,还处在探索阶段,课程设置无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无系统的参考模式,艺术类课程设置主要沿袭了普通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培养目标相似,专业特色不凸显,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1.1 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基本以单学科纵向式为主

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基本形式是学科式,即单学科纵向进行。比如钢琴课教授钢琴的弹奏技术及表现,音乐课讲授发声技巧及表现,舞蹈、美术基本雷同。这样的单学科纵向教学有它好的一面,技术的学习相对比较扎实。但学生对各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显得欠缺,教师的整体艺术教育理念很难建立。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毕业的学生今后面对的是特殊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不是单一的歌唱技能、更不是单一的弹奏技能、舞蹈技能、绘画技能的教授,而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康复。同时,由于缺乏学科间的沟通,无统一规划和布局,专业教师各上各的课,无交集,各自为阵,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因此需要通过对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整合,以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使它们相互照应,渗透互补,体现课程间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4]。

1.2 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主要有钢琴、舞蹈、音乐、美术四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占了各门课程的80%,课程性质为专业基础课,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主要倾向于教师艺术技能的培养,如钢琴弹奏技能、美术绘画技能、音乐歌唱技能等,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未能从专业特色出发,结合儿童艺术教育和康复的需求,安排相关的知识点,从而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能运用艺术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训练。由于受课时的影响,授课教师在对本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外,已无更多的课时去传授该门课程以外的综合知识,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没有将儿童综合艺术教育和儿童艺术康复相关的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是有欠缺的,岗位适应能力差,不能有效地运用艺术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

1.3 评价方法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门课程基本都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给学生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评定主要是学生每一次回课或者绘画作品,由教师根据回课质量或作品的好坏给出成绩,每次成绩的平均分为该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评定是各门课程随堂让学生演奏钢琴作品、演唱音乐作品、表演舞蹈作品,教师打分作为期末成绩。对于的这样的评价方法,形式单一,容易组织,教师省心省力,但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唱歌跳舞对学生来说纯粹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从而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4 综合实践机会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基本掌握了钢琴、舞蹈、音乐、绘画等技能,然而作为该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些技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展现才艺,而是能把这些技能运用到今后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能上好一堂艺术课(律动课、唱游课、美术课),能组织好艺术教育活动,能针对特殊儿童特点进行艺术康复。但在学生艺术了课程实习实训环节相对比较薄弱,各门课程教学主要在校内完成,并不能将学到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岗位中,虽然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学期都安排了见(实)习,分阶段到普通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为期几周的跟班学习,但是能让学生真正将课堂学到技能进行综合实践的机会很少,往往有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在迷茫,面对特殊儿童不知如何运用艺术手段进行康复,面对一堂唱游课无从下手。

2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策略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方向和培养目标[5-6]。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音乐、舞蹈、美术课程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一样是实践性课程,实践部分占课程总课时的80%,是集艺术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体的艺术类课程[7]。构建特殊教育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要体现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艺术技能能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比如能为特殊儿童进行音乐康复、为特殊儿童上唱游课。要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领域来把握,使学生的艺术技能学习是在艺术教育和康复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过程。学习技能的目的不仅只是为了表现艺术,更重要的是为了特殊儿童的康复寻找艺术的手段。因此根据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学科特点,以人为本,围绕“以特殊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突显特殊儿童艺术实践教育和康复特色”的思路建构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为培养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人才服务。

2.1 明确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定位和目标

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定位和目标必须从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围绕总体培养目标确定实践教学目标。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儿童)教育专业,特殊儿童包括智障、听障、视障、肢残、自闭症等,以及天才儿童,儿童康复指的是除天才儿童以外的所有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活动,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伦理品行和教育实践技能的特殊儿童教育康复人才。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总目标设计是在尊重各学科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能力、素质[8]3个维度,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艺术技能(如钢琴弹奏技巧、绘画技能等),了解儿童艺术教育和康复知识,运用艺术手段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课程性质和定位决定了艺术类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地位,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故艺术类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原有的各门课程是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师技能必修课的定位不变。

2.2 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结构

(1)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钢琴、舞蹈、音乐、美术技能入手,让学生掌握初步艺术技能技巧,在此基础上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如儿童艺术康复、儿童艺术教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艺术手段对儿童开展艺术康复和艺术教育活动,形成一个艺术技能课程与艺术康复(教育)课程相辅相成的课程结构体系。

(2) 体现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专业特性原则。整个课程设置围绕为儿童教育和康复培养综合人才,既有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程,又有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生活技能指导等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艺术类课程要在其他专业特色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其艺术教育和康复优势,培养学生能运用艺术教育和康复为特殊儿童服务。在已有艺术技能类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艺术治疗相关课程,分阶段开设音乐治疗、舞动治疗、绘画治疗等有专业特性的课程。

(3) 遵循以人为本、主次分明的原则。课程设置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意课时比例,开课学期,不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比如在大一、大二开设艺术技能课程,大三开设相关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课程及儿童艺术康复课程。毕竟特殊教育专业不同于儿童艺术治疗专业、儿童艺术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只是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专业的一小部分,虽然是一小部分,但力求做到为专业服务,为培养合格的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与康复人才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技能课和艺术教育康复实践课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有“钢琴”“舞蹈”“音乐”“美术”“儿童艺术教育综合实践”“艺术治疗”(分阶段开设“儿童音乐治疗”“儿童舞动治疗”“儿童美术治疗”)。

(4) 遵循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性原则[9]。各学科之间共性的内容进行整合,以免出现重复内容的现象,同时要考虑到儿童的艺术教育和康复的特点,它不是单一歌唱课、钢琴课、舞蹈课、美术课,而是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艺术教育活动,如律动加歌唱,音乐加绘画等,根据儿童艺术教育具有综合性教学活动的特点,制定艺术技能类课程标准时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柯达依歌唱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具备组织综合性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比如钢琴技能课的授课内容上,可以穿插儿童艺术教育或康复的内容,介绍其知识点,让学生根据会弹的钢琴作品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有一生弹奏钢琴,另外学生配上打击乐或表演唱或美术创作增加实训环节,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艺术实践能力,更让他们学以致用。

2.3 加强实习实训环节

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艺术技能,课后巩固练习,完成艺术技能技巧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缺少幼儿园、康复机构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经验,往往很多学生到了工作岗位显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故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实践实训,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教学手段[10],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大实习实训比重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首先,艺术技能课程各门课程教师在教会技能的同时,创造机会让学生们有展示的舞台,定期举办综合型的汇报表演会,将钢琴、舞蹈、音乐等技能综合在一起,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阶段性的展示,各学科教师可现场点评并指导。期末考试采用音乐会、演唱会、音乐沙龙、绘画创作等形式,加大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次,艺术教育康复实践课程加大实习实训,利用见习、实习,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教师布置相应的见实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有意识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做好个案分析。同时在学校课堂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利用知识和经验分小组进行艺术教育活动或艺术康复,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中做,做中学,从而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4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考核,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考核方式具有导向、激励和诊断教学的功能[11]。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评价方式需要科学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为支撑,促进各学科间的衔接和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中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还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起到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12]。

2.4.1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让考核成为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过程性评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口头、书面等,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情况以及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2.4.2创新考核方式

(1) 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方式,多项过程考核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如每一次回课、小组创编、见实习反馈等,不仅让学生更有学习目标和动力,不用因为期末考试发挥的好坏影响最终的成绩;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跨学科教师评等形式,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正确评价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

(2) 采用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钢琴课学生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以后,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儿童艺术教育特点进行音乐创编,一学生弹琴,其余学生进行表演唱或打击乐表演等形式,根据小组创编和表演进行评价与考核,不仅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团队意识。

(3) 采用单学科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方式,综合考核是指在课程群内学科艺术技能综合评价和考核,制定评分标准,采用综合汇报演出的形式,学生可采用钢琴与舞蹈的结合、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钢琴与音乐的结合等方式进行汇报演出,不仅提高学生舞台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同时也作为艺术类课程考核的方式之一,增强学科间的融合。

2.4.3评价内容多样化

以往的评价内容比较单一,以单项学科式进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能力,创建考核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实施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以各学科的知识技能考核为主,以其他考核内容为辅的方式进行,其他考核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撰写与儿童艺术教育和康复专业相关的论文,通过文献查阅、论文的撰写让学生了解儿童艺术教育与康复现状,掌握相关理论知;采用音乐会的形式汇报本学期所掌握的某门课程的艺术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表演能力;通过分小组根据艺术素材进行音乐创编,采用综合汇报演出的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学生见实习,让学生模拟儿童艺术教育与康复课堂,将真实案例带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课堂组织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5 转变教师观念,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教学创新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13]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能否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强有力保障,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更离不开一支具有高素质“双师结构”[14]的教师队伍。

(1) 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艺术类课程教师具备高艺术技能和素养是远远不够,进入特殊教育领域,要不断学习当下特殊教育理念,掌握特殊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尤其要开拓与儿童艺术教育与康复相关的知识,并能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定期走进幼儿园、儿童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了解一线学校和机构对特殊儿童教育康复人才的需求,更要关注艺术教育和康复在儿童康复教育中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用艺术的手段帮助特殊儿童康复。

(2)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参加音乐治疗、艺术治疗、舞动治疗[15]等培训,考取音乐治疗师、艺术治疗师等证书,切实为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建设服务。引进艺术治疗相关专业的教师,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3) 加强校企合作,为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教师搭建平台。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合作单位(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为老师提供实践机会,让老师定期到企业实践[16]或学校挂职锻炼,开展学生实践指导,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3 结 语

高职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探索,已初见成效,通过走访调研,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基本能胜任特殊儿童唱游课、音乐康复、绘画等相关课程,在普通幼儿园能承担相应音乐、美术活动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一届毕业生在离校前钢琴、声乐、舞蹈等社会艺术考级中取得好成绩,85%的学生获得6级以上钢琴考级证书,90%的学生取得中国舞三、四级教师资格证书,60%的学生获得6级以上的声乐考级证书(是否考级学生自愿,不做硬性要求)。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有别于高师特殊教育艺术专业、艺术教育专业等专业,作为核心课程、主干课程存在,虽然它只占人才培养方案中小部分课程,但为培养高素质儿童康复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前期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构建有专业特色的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任重而道远,还需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未来的道路上,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发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艺术类课程教材,切实为专业建设服务,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5-7-27.

[2] 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30(1): 11-14.

[3] 安晓宁,王 艳.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实践研究[J]. 科技资讯, 2016(10): 116-118.

[4] 刘丽英,郭鲁川.高师艺术教育特色课程群构建模式研究[J]. 中国音乐, 2013(4): 185-188.

[5] 薛 艳.高职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初探: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为例[J]. 广东轻工职业学院学报, 2016,15(6): 42-45.

[6] 傅 敏.手语翻译专业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 34(5): 165-168.

[7] 李丽华,许红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结构整合探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9): 156-159.

[8] 肖素芬.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艺术教育, 2013(10): 49-51.

[9] 杨凤林,张海燕.“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7, 30(2): 214-216.

[10] 李桂枝.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钢琴教学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3): 12-13.

[11] 王福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创新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3): 85-87.

[12] 祝凤荣,张德明,张向阳,等.实践教学多元化考核与评价的研究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28(6):237-242.

[13] 杨红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的创新[J]. 教育与职业, 2013(20): 131-132.

[14] 张建萍.关于高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职教论坛, 2011(2): 86-88.

[15] 方 仪.特殊教育师范“艺术治疗特色课程群”建构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17): 87-91.

[16] 黎 卫.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类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4(2): 37-38.

AStudyoftheConstructionofPracticalTeachinginArtCoursesintheMajorofChildren’sRehabilitationinVocationalCollegesofSpecialEducation

LIGuizhi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Hangzhou 310023, China)

The comprehensive artistic practical ability is one of the goals for the students whose major is special education of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To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for the artistic teaching of special children, and to sufficiently show the specialize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art course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literature and summary of experience. It proposes the artistic practical teaching strategy i.e., employment-oriented, reform-oriented and innovation-oriented scheme. It also constructs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art courses for the special education of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curriculum orient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 internship, practice training, assessment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peers i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special education;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art; courses; practical teaching

J 0-05;G 642.0

A

1006-7167(2017)11-0215-05

2017-04-25

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60416)

李桂枝(1979-),女,浙江宁波人,硕士,副教授,艺术系主任,研究方向:特殊艺术教育研究与教学。

Tel.:13588897717;E-mail:516853045@qq.com

猜你喜欢

艺术类康复技能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画唇技能轻松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