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谆谆教导 情深意长
——怀念记张森水先生指导福建旧石器考古调查与研究

2017-12-14范雪春李建军

化石 2017年4期
关键词:莲花池考古遗址

范雪春 李建军

谆谆教导 情深意长
——怀念记张森水先生指导福建旧石器考古调查与研究

范雪春 李建军

大家风范,平易近人,治学严谨,扶持基层,无私奉献——这是我们对敬爱的张森水先生最美好的记忆。从1994年11月,作为“闽台史前人类及其环境的综合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的张森水先生,首次来到福建漳州莲花池山考察,2000年后的万寿岩遗址发掘和论证,永安市,将乐县、大田县的旧石器调查、发掘、指导、论证的10余年里,先生前后20多次对福建各地旧石器遗址进行考察、指导和研究:漳州的莲花池山,泉州的晋江,三明三元区的万寿岩遗址、永安贡川的黄衣垄遗址、将乐万安的机砖厂遗址、大田广平的慧灵洞遗址、清流的狐狸洞遗址,明溪的南山遗址,都遗留下老人矫健的身影和坚实的脚印。先生为福建的旧石器考古、保护、展示、研究是“有求必应”,对万寿岩遗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规划、博物馆建设、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开发利用更是“牵肠挂肚”。福建旧石器考古与研究短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这与先生的精心指导、热情扶助是分不开,先生的丰功伟绩至今仍被国内同行们津津乐道,难以忘怀。

2005年张先生在晋江考察指导

万寿岩遗址保护和学术研究的指导师

1999年11月,三明市三元区岩前村万寿岩遗址发掘、保护过程历经艰难,行政上压力巨大,保还是不保,整体保还是局部保,或是发掘取出出土文物后炸毁,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1999年11月15日,三明市政府分管领导指派李建军和福建省博物院陈子文前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万分焦急中,我们在办公室找到了刚从国外考察回来的张森水先生,说明来意,先生即刻帮我们鉴定带去的30多件石器,并书写了鉴定表,还亲自向邱铸鼎所长汇报并加盖了研究所公章。我们拿着“尚方宝剑”不日回到三明市,即刻向市政府领导认真汇报。2000年1月24日,时任福建省文物局局长的郑国珍陪同张森水先生实地考察了万寿岩遗址,同行的还有北京大学王幼平教授以及省博物院范雪春、林公务、王振镛研究员等人。大家都担心先生长期血栓导致左腿一时失去功能而出现险情,均护卫着先生。考察时,先生不顾身体不适和年事已高,一会儿低头钻洞,察看洞内堆积,一会儿俯身、摸摸石铺地面,一会儿拿起手铲刮刮文化层,看看文化层的石器和用火痕迹,多次跪着对遗留于石铺地面上的部分打制石器进行抚摸、鉴定。老人家显得非常专业和兴奋,还时不时对陈子文和李建军发问,提出许多文化层、石铺地面如何处理的细节问题,之后肯定了考古组的野外操作水平,带着满意的笑容说道:“石铺地面的人工性质不能考古部门一家说了算,建议你们请北京大学的夏正楷、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容全教授从地质学、河流学等角度进行科学论证,这样才能以理服人。”1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福建省文物局对万寿岩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和遗址性质进行了集体论证,张森水先生亲自书写了论证意见,这样万寿岩遗址保护取得了有学术依据和法规与法律意义的保障。

2000年4月14日,张森水先生陪同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夏正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容全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曾从盛教授、福建区域地质队陈泽霖、梁诗经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对石铺地面做了实地考察,充分肯定船帆洞洞内的石铺地面是非自然形成的,其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2001年11月至2003年,张森水先生协同中国文物研究所冯丽娟编制完成《福建省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总体保护规划》;2003年6月,在张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顺利地通过了《万寿岩遗址保护规划》的评审,该规划成为福建乃至我国第一个规范、科学的旧石器时代大型遗址保护规划,也成了我国旧石器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的一个范本,在陕西、贵州、广西等地推广。

2003年10月20日,为了尽快将万寿岩遗址发掘成果形成研究报告,张森水先生特意抽出宝贵的10来天时间,在实地简陋的库房内起早贪黑地帮助整理出土的800多件打制石器,并手把手教我们如何辨识旧石器,如何对旧石器进行分类、描述,对古人类打制技法进行分析。我们想用大张完整、干净的白纸给他当“黑板”,同时说要永久留存先生这珍贵的资料,他大家风范地拒绝了,说没意思,就用这张牛皮纸吧,如今这张被先生密密麻麻分析、书写、草绘的万寿岩旧石器类型分析图还珍藏在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档案橱内,每每想起,先生对我们的教诲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幸运和幸福。

2006年11月15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我请示张先生:要借助此次会议的契机为研讨会和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开馆留下有意义的东西。第二天,先生一大早就敲醒了我,说最有意义的就是让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前栽种纪念林,一共种32棵树——这里的含义是万寿岩遗址能保护下来、还连升三级直接进入国保单位,又是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又是福建第一个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大型古遗址保护规划,可谓是十全十美,就种10棵;再就是希望万寿岩遗址接下来的保护、开发、利用能顺顺利利、再接再厉,就再加6棵,而200多位代表一起种16棵树显得少了点,就双顺利,那就种32棵,给年会留下有意义的印记。更令人难忘的是先生指导年会理出了《古生物化石保护三明宣言》,并让中外200多人,包括院士等自愿在纪念册上签名呼吁,同时还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报刊登,给国家文物局等相关管理部门一个良好的建议,还就该宣言形成法律性文件,成为此次年会最大的成就。

扶持福建旧石器考古事业

福建省旧石器考古曾经一直是一个空白,80年代贾兰坡先生特意到福建实地考察旧石器遗存,按他的说法是“烧一把火”,之后大家努力过,但都没有重要的突破,为此省文物局专门成立了旧石器考古专家组配合中科院古脊椎所开展工作,199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立“闽台史前人类及其环境的综合研究”课题组,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的张森水教授首次前来漳州莲花池山考察,对出土石制品进行了再研究,充分肯定了莲花池山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2005年5月,晋江深沪湾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期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的袁宝印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黄慰文研究员发现距今70万年的旧石器,张先生应邀前来考察并参与旧石器遗址论证,晋江宾馆房间地上摊满了几十件打制石制品,张森水先生一一辨识,同时还将锐棱砸击石制品教我们如何鉴定。2006年11月,由高星副所长带队,张森水、谢飞、王幼平、徐新民等先生,应邀参加福建漳州莲花池山遗址第二次发掘论证会,张先生对莲花池山遗址给予高度定位,并对莲花池山遗址的发掘给予充分肯定。

2009年张先生在漳州指导观摩莲花池山遗址旧石器标本

张森水先生对万寿岩遗址环境、地质地貌、旧石器文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沿着闽江中上游地区的三明地区石灰岩溶洞发育良好,且合适古人类生存,应在万寿岩遗址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地进行一次普查。为此,先生从2000年至去世前的近10年时间里,对将乐县古镛镇的陨石坑、硅化木、岩仔洞、九八洞、莫源等洞穴遗址进行勘察,采集了一批旧石器标本和哺乳动物化石;对永安贡川、大湖的十几个溶洞进行了局部试掘,发现了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对明溪县南山遗址、剪刀墘遗址地层中出土的疑似石制品进行了排除,为两个遗址中出土的化石进行了分析和教学;对清流狐狸洞遗址的年代问题建议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进行釉系法测试;对宁化老虎岩遗址和灵隐洞遗址考察时说:宁化是福建省第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察区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成果至今未见,还要深入调查、研究。

循循教谕培养基层科研人才

张森水先生一直对我们说,基层旧石器考古技术、基础知识普及、基本研究水平的培养,是省、市、县旧石器考古的保证,古脊椎所专业人员毕竟少,大量的发现还得靠基层文物工作者,因此,我今后的工作重心转向有可能发现旧石器遗址的地方和目前还没有发现旧石器的地方,特别是我的老家浙江。为此,先生用“联谊”的方式,找机会把福建、浙江、安徽相关县市考古人员汇集到一起,跑点普查结合业务培训,收到了极佳的效果,经过先生培训、教导的学生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先后出版了专著,专刊,在权威学报上发表了许多论文,这些人成为各地旧石器考古的中坚力量,为当地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是张森水先生学术上的直接受惠者。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是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先生的谆谆教导,永远是我们科学研究的养分;先生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第一作者单位:福建博物院
第二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猜你喜欢

莲花池考古遗址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INDUSTRIAL EVOLUTION
京西郊野"莲花池"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上京遗址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莲花池的“二绝五怪”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