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

2017-12-14

江苏教育 2017年84期
关键词:布线工程设计子系统

段 标

浅谈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

段 标

从教材的选择、标准的研读、学生的工作定位、教学方法选择等7个方面探讨“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思路,并结合实际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

2009年,教育部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增加了网络综合布线项目,引起各中等职业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但是,由于教师水平的差异,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一些科学性的错误。笔者多年来从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并编写过相关教材,在此将个人教学经验分享如下。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是2009年网络综合布线项目列入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竞赛的国赛后才受到各中职学校重视的,此后各校纷纷上马综合布线实验室,各大出版社也出版了相关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为该门课程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人员缺乏实际综合布线工程经验,教材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准确的内容,且有些教材以理论内容为主,实践内容很少,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

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实施好“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前提,教师在选择时应遵循3个原则:第一,选择新改版或是新修订的教材。新改版或新修订的教材内容是按我国建设部2007年颁布的标准编写的,教材内容符合国家标准。第二,选择国家级大社出版的教材。国家级大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由于其编辑队伍的水平较高、对稿件质量的要求较高、社内审稿制度严格,保证了教材的质量,所以教材中的科学性错误很少。第三,先选后订。教师在选择教材之前,可以先有意向地登录各大出版社网站查找相关书籍,然后向出版社申请样书,自己先对教材进行甄别,再确定给学生订什么样的教材。

二、正确理解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是一种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对语音、数据、数字监控、数字广播等数字信号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设计。由于采用的是相同的传输介质、星状物理拓扑,故而所有的信息通道是通用的,任一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电脑终端、传真机、各种传感器以及图像监控设备等。每条信息通道可以支持不同的系统,不同类型网络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只需要增减相应的设备以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布线采用的是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线路的运行,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仔细研读两个规范

我国建设部于2000年发布了两个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007年,在原有两个规范的基础上,建设部又重新出台了两个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新规范发布的同时废止了2000年的规范。前后两次发布的规范,其最大区别在于工作区的划分,2000年的规范将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2007年的规范对各工作区的名称进行调整,并增设一个电信间子系统或称为进线间子系统,将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7个子系统,将配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明确为配线子系统,不再提“水平”二字,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明确为干线子系统,不再提“垂直”二字。虽然只改了几个字,但是从应用角度出发,现在的提法更准确、覆盖面更大。

四、收集实际工程设计案例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主要涉及三大块内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这三块中工程施工主要是在实训空间进行仿真训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施工工具的使用与施工技术;工程验收主要是以模拟验收为主,实际的工程项目从教学组织到项目的选择都有一定困难,特别是项目选择上,不可能有恰当的项目与教师教学进程时间吻合;但是,工程设计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真实案例。在所有的教材中都会有一些案例,这些案例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的作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的;另一种情况是作者根据教学的要求在真实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这些案例看上去非常适合教师的教学,因为它能够与教材中的知识很好地对接上。但事实上,这样并不利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在工程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收集真实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有设计资质的专业公司设计的),让学生与真实的工作情境零距离接触,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对学生进行工作定位

在“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工作定位,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教学。一个班级的学生通常在40人以下,对于“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来说,学校布线实训工位无法满足每人一个的工位需求。教师在授课前需要根据学校的实训工位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再根据分组情况组织教学,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同时展开,不同的组练习不同的项目,教师再根据情况进行项目轮转。对于定位于工程设计的学生,相关操作可以要求其“会”,不要求其“精”;定位于工程施工人员的学生,工程设计可以要求其“会”,不要求其“精”,能够读懂工程图纸即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时间的安排,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六、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宜采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根据学生的定位情况,分模块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将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4大模块:工程商务模块、工程设计模块、工程施工模块和工程技术模块(含工程验收)。工程商务模块主要介绍工程招投标的相关知识以及工程验收文档的撰写等;工程设计模块主要介绍网络工程的设计方法与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工程施工模块主要介绍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工具的使用、线缆布放技术等;工程技术模块主要介绍线缆的端接技术、设备的安装、光纤的熔接以及线路的测试与排错等。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本定位,4个模块可以同步进行,时间分配参照表1。

表1 学生分组项目安排表

七、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技能操作比较精细,如光纤的熔接、信息模块的端接、110配线架的连接等。教师操作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可以观摩到,教学效率低。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技能点拍摄成微视频,将这些微视频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上。这些微视频,教师可以在正常教学时播放,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观看,可很好地解决技能操作的细节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G712

A

1005-6009(2017)84-0055-02

段标,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42)教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布线工程设计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电子布线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卫星固定站集成布线方案的优化设计
北戴河区绿化工程设计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车载ATP子系统紧急制动限制速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