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色鹿尺蠖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2017-12-14郭瑞张志林特木钦王玉玲李生俊田稼穑

中国森林病虫 2017年6期
关键词:历期尺蠖双色

郭瑞,张志林,特木钦,王玉玲,李生俊,田稼穑

(1.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4; 2. 乌兰察布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 集宁 012000; 3.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双色鹿尺蠖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郭瑞1,张志林2,特木钦3,王玉玲1,李生俊2,田稼穑2

(1.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辽宁 沈阳 110034; 2. 乌兰察布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 集宁 012000; 3.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双色鹿尺蠖Alcisbastelbergeri(Hirschke,1908)是危害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和白桦Betulaplatyphylla的主要害虫,2012年在内蒙古地区首次发现。作者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笼养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明确了该虫卵、各龄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室内卵产在笼壁上,室外产在树干、树杈、杂草上,呈不规则散布,产卵量200余粒,卵历期11~15 d;幼虫共5龄,以2龄幼虫越冬;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层中化蛹,暗红色,蛹历期20~24 d;成虫灰褐色,雌蛾平均寿命15 d,林间雌雄比为1∶1.1。

双色鹿尺蠖;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双色鹿尺蠖Alcisbastelbergeri(Hirschke,1908)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鹿尺蛾属AlcisCurtis,国内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湖北,国外分布于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1]。该虫于2012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首次发现,属内蒙古自治区新纪录种,主要危害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白桦Betulaplatyphylla及禾本科植物,以幼虫危害针叶或叶片,取食叶肉组织,仅留叶脉,呈网状,危害严重时造成叶片或针叶大面积凋谢,是华北落叶松主要危害虫种之一。查阅国内外文献,除姜楠的博士论文中提及成虫形态特征外,未见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详细报道。为了探索科学的防治方法和途径,笔者从2013年开始全面研究双色鹿尺蠖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制作了生活史标本。

1 试验方法

1.1 供试虫源采集与饲养 双色鹿尺蠖幼虫采自内蒙古卓资县上高台林场聚宝庄林区,在室内移植落叶松小树和林间分别套笼饲养不同虫龄的幼虫,成虫,采集后按不同时间分别放入不同的笼内饲养。

1.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观察 林间采集到的幼虫按头宽分别放入室内和野外养虫笼内饲养,并定期观察记载幼虫发育进度。待老熟幼虫停止取食后,记录蛹期和化蛹的时间及发育历期;待成虫羽化时,记录成虫羽化时间、数量和雌雄比例;此后记录产卵时间、产卵量,记录卵历期和孵化情况;并从幼虫出现当天按时测量幼虫体长、头宽,做出全面统计,在野外通过太阳能杀虫灯诱捕成虫,观察始、盛、末期。同时在解剖镜下观察记载各虫态形态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蛾体长11~15 mm,翅展35~40 mm。雄蛾体长16~20 mm,翅展33~41mm。雌蛾触角线状,雄蛾触角羽状,灰褐色。复眼大,黑灰色,头部和胸部背面密被白灰色鳞毛,雌成虫腹部膨大较短,雄蛾腹部较为尖细。翅灰褐色,前翅内横线和中横线颜色较深,黑灰色,与后翅相联,构成弯曲的波状阔带。前翅外横线绕过近翅中间的一不规则黑色斑。亚缘线具明显灰白锯齿状。前后翅外缘具波浪形,缘毛灰褐色。后翅斑纹近似前翅,中间有一较小黑色斑点,反面灰白色(图1)。前翅脉R1与Sc接近,R2出自R5前方,R2-R5共柄,中横线清晰,M2在M1与M3中间。后翅M2消失,其中M1与Rs、M3与Cu1分别在中室端横线处分叉,Cu1、Cu2脉正常,具2A脉,前、后翅中室端横脉呈钝角弯曲(图2)。后翅有翅缰与前翅基部上翅缰钩相连接[2-3]。

图1 双色鹿尺蠖成虫的形态特征

图2 双色鹿尺蠖翅脉特征

卵 椭圆形,长0.8 mm,宽0.5 mm。初产时白色,卵壳上密被相同颜色刻点,3~5 d后逐渐变为桔红色(图3)。

图3 双色鹿尺蠖卵

幼虫 体长20~27 mm,初孵幼虫头淡黄色,半透明,体灰白色,光滑,胸足3对,腹足1对,臀足1对,腹足趾钩单序中带。腹部背面两侧从第1节至末节各有1条白色纵带,老熟时体色变深,老熟幼虫灰褐色,头被白灰色钢毛,体11节(图4)。

图4 双色鹿尺蠖幼虫

蛹 纺锤形,暗红褐色、蛹长12~15 mm,末端有臀刺,雌蛹臀刺末端分叉。

2.2 生活习性 双色鹿尺蠖在乌兰察布市的兴和县、丰镇市、卓资县、察右中旗、凉城县等国有林场均有发生,危害落叶松和白桦,也取食草本植物。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冠下周围枯枝落叶层及杂草下越冬,越冬幼虫多为2龄,翌年5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危害,5月下旬幼虫老熟,在树冠下土层中约5 cm深处化蛹,6月上旬为化蛹盛期。成虫于6月下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成虫期约63 d,见图5。成虫羽化后即在树干、枝杈、杂草上产卵。7月中旬幼虫孵化,幼虫期较长,从7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有危害,9月下旬停止取食,幼虫期大约8~9个月。

图5 不同时间诱捕双色鹿尺蠖成虫的数量

幼虫期 越冬幼虫4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越冬场所周围新长出的杂草嫩叶,5月上旬松针吐芽后上树危害。幼虫共5龄,幼龄幼虫取食松针嫩肉,仅留叶脉,3龄以后将松针全部吃光。被害松针轻者残缺不全,重者整枝松针被吃光。幼虫极具耐饥力,可一周不食不动。越冬后幼虫危害期30~40 d,生长发育快,取食量大。当年新孵化幼虫生长发育缓慢,危害期较长,1龄幼虫历期约24 d左右,2龄幼虫历期26 d左右,静伏枝条针叶上,不食不动直至随着落针下树越冬。幼虫扩散能力强,可从一株树上迁移到另一株树上危害,1~2龄群聚取食,在树下居多,3龄开始分散取食,5龄幼虫大约在取食3~4 d 后食量减弱或不食,下树寻找化蛹场所化蛹。各龄幼虫头宽体长及历期见表1。

蛹期 5月下旬至6月初越冬幼虫老熟后,即下树在树冠投影下钻入土壤中化蛹,入土深度约5 cm左右。初化蛹颜色较浅,淡红色,1 d后为红褐色,成熟蛹暗红褐色。蛹期为5月下旬到6中下旬,6月上旬为化蛹盛期。经观察,双色鹿尺蠖化蛹始见期到终见期约30 d左右,蛹历期20~24 d,平均22 d,见表2。

表1 双色鹿尺蠖各龄幼虫头宽体长及历期

成虫期 成虫属有性繁殖,雌雄比约为1∶1.1。翅灰褐色,雌雄均具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多在夜间活动,白天静伏在树上或枯枝落叶杂草上,雌蛾平均寿命15 d左右,较比雄蛾长。交尾后即寻觅产卵场所,分批将卵产下。卵多产在树干及周围的枯枝落叶上,几粒到几十粒分散产卵,每头雌蛾平均产卵200余粒。

卵期 卵历期11~15 d,平均历期(12.8±1.3)d(表3)。孵化率近90%,卵的历期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同历期不同,卵期从6月下旬至7月下旬,6月中、下旬温度与7月上旬温度有差异,可能历期不同。

卵的发育级分为4级:Ⅰ级卵壳色泽白色半透明,胚胎的蛋白原生质存卵壳;Ⅱ级卵壳色泽淡黄色,胚胎的蛋白原生质浓缩成胚胎;Ⅲ级卵壳色泽桔黄色,胚胎有眼点;Ⅳ级卵壳色泽桔红色,胚胎眼豆发黑。

表2 双色鹿尺蠖羽化情况

表3 双色鹿尺蠖卵历期 d

3 结论与讨论

作者连续3 a调查、饲养、观察,对双色鹿尺蠖形态特征作了初步描述,基本掌握其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为科学防控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双色鹿尺蠖的成虫翅色灰褐色,在实际观察调查中,羽化初期和盛末期多为浅色,高峰期多为深色,可能与种群密度、当地气温和大气湿度有相关性。另外在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观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对于分类识别的主要特征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志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姜楠博士鉴定标本,特此感谢!

[1] 姜楠.中国雕尺蛾族boarmiini 系统分类学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13:98-105.

[2] 忻介六,杨庆爽,胡成业.昆虫形态分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248.

[3] 韩红香,薛大勇.中国动物志:昆虫纲 第54卷 鳞翅目 尺蛾科 尺蛾亚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68.

(责任编辑 李海燕)

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bionomicsofAlcisbastelbergeri/

GUO Rui,et al.
(General Station of Forest Pest Management,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Shenyang 110034,China )

Alcisbastelbergeri(Hirschke,1908),first found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2012,is an important pest attacking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andBetulaplatyphylla.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nomics ofA.bastelbergeriat each stage were studied in insect cage with laboratory observa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and were reported in details.In the lab,eggs were laid on the walls of insect cages while in the field eggs were laid on trunks,branches,and weeds.Each female laid over 200 eggs with irregularity separation,and the egg hatched for 11-15 days.The larvae had 5 instars and overwintered as 2nd instar stage.The mature larvae pupated in soil,and the pupae were dark red in color.The pupal duration was 20-24 days.The adults were taupe.The average life span of females was 15 d,and the ratio of female to male was 1:1.1 in forest.

Alcisbastelbergeri(Hirschke,1908);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ionomics

2017-01-10;

2017-03-22

郭瑞(1983—),女,山东泰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和宣传工作,E-mail:sfzzguorui@163.com

张志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wlcbsf@163.com。

S763.42

A

1671-0886(2017)06-0005-04

猜你喜欢

历期尺蠖双色
神奇的双色花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两个EoNPV毒株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毒力差异
食物因素对暗黑鳃金龟一、二龄幼虫历期及成活率的影响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观察与防治
简析《双色丰收南瓜》的壶艺韵味
茶园害虫“双胞胎”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识别
汽车大灯灯罩双色注射模设计
为尺蠖寻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