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7-12-12王立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创设情境

王立明

【摘要】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问题情境是思维的本源。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问题教学情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本文通过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达到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自生问题;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275-01

著名学者陶行之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当前,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采取先提问,再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教学方法。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刺激——反应的过程,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有了自生的问题,他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才得以不断地发展。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质疑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自生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在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勤学好问的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极积的思考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途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实验,可以利用板画、挂图、模具,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在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时,我先给同学们放了一段视频:在意大利的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闻名的屠狗洞,洞里住着一名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去探索此洞的秘密。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火把飘浮不定。波曼尔抱着狗跑出了山洞,放声大笑:“原来这屠狗妖就是……”

面对此情此境,问题舜时在他们的头脑中萌动起来了:屠狗妖是什么物质?为什么狗不动了?为什么火把将要熄灭?经过同学们的一番唧唧吵吵的议论之后,我让他们把心中的疑虑说出来,结果初尝就发现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经过和同学们一道对这些问题的归纳、整理和加工,成了这节课的主题性问题,这节实验探究课利用了生活中的事例激疑,令学生心生疑窦,带着疑虑去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同学们学习劲头可大了。最终教学获得圆满的成功。

2.多给学生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受到质疑的锻炼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必要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质疑,以培养他们的敢于质疑的能力。如让学生书写易错的化学式:Na2CO3,Na2SO4;通过他们的活动产生问题的源头,为什么Na下面要写数字2?也可以在教师讲解学生熟悉的原理时,故意卖出破绽,出现错误,让学生有机可乘,从中生疑、问难,对“权威”提出挑战,培养他们的敢于质疑的勇气,同时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挑拨、引诱他们争论,不断激发新问题的火花。问题情境自然而然地表露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去思考,去发现,去收获,去展示自我,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3.结合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质疑的技巧

教师要在学生质疑过程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技巧,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的,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模仿教师和同学开始,慢慢学会在复杂情况中抓住本质,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教给学生从细微入手,从一点一滴入手,同时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如在给催化剂下定义时,为什么说成“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通过讨论,拓展了他们对催化剂概念的新认识。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乐问、善问

1.在自主学习中自发质疑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没有问题的学生,不会主动地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學过程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如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可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阅读、想象中去发现问题,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如在学习《溶液》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一项家庭作业:用果汁、白糖、水、小苏打自制一瓶汽水。结果,在第二天课堂上,学生中产生了问不完的问题:为什么果汁遇小苏打时,要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打开汽水瓶盖后会产生泡沫?盖上瓶盖为什么泡沫又渐渐消失?为什么摇动汽水瓶会产生更多泡沫?为什么喝上冰凉的汽水后会打嗝?在热水中配制的汽水喝了后为什么又不打嗝?通过对这些问题激烈的讨论,争论,分析,归纳与总结,学生把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搞得一清二楚,融会贯通。

2.在探究实验中强化学生的质疑能力

建构主义主张“亲临现场的教学”—让学生亲临现场,到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学习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无疑需要“问题”意识的参与,否则就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探究与发展。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

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我让同学们分别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当同学们分别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时,却发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变浑浊,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却无变化,此时新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表露在大家面前:氢氧化钠是否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若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会无变化?用什么试剂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带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同学们又去讨论、分析、实验探究、最终得出了理想的结论。

通过这样一个个小实验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激励了他们寻求、探索其中的奥秘,迫切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心中疑虑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学习效率,也就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以逐步提高。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践证明,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答”,更要学会“问”。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陶行之.《创造宣言》河南教育出版社.2010.

[2]顾明远《教书育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加德纳《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科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创设情境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做到“六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感悟语文教学魅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