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二胡曲元素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以《江河水》与《赛马》为例

2017-12-12■施

音乐传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二胡曲音调赛马

■施 咏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

谈二胡曲元素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以《江河水》与《赛马》为例

■施 咏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

二胡曲《江河水》的音调运用于流行歌曲《渴望》、《好人一生平安》的创作中,二胡曲《赛马》的音调运用于《High歌》、《康定溜溜城》的创作之中。二胡曲音乐元素运用于流行歌曲创作的文化根源是受声乐先导、声腔化等传统音乐审美理念的影响;其创作构思是建立在二胡曲与流行歌曲表现内容的双向契合、声乐化与器乐化的双向互融基础之上;相关实践与思考实现了“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民族音乐流行化”双向互进的理论意义。

二胡曲 流行音乐创作 《江河水》《赛马》《High歌》《康定溜溜城》《渴望》《好人一生平安》

一直以来,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以往得到作曲家更多关注的是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戏曲(说唱)等音乐元素,且它们已成为创作中的重要源泉与素材。其成功的创作经验也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与肯定。而在流行音乐的创作实践中,除了上述音乐元素以外,一些中国民族器乐曲的音调也已经进入了流行音乐人的视野,不少流行歌曲的创作也会采纳民族器乐曲的音调元素,并将器乐的旋律加以声乐化,而生成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流行歌曲,且也成为中国流行歌曲创作民族化追求的又一重要途径。

鉴于以往流行音乐学界与中国传统音乐学界对于将中国民族器乐曲相关元素运用于流行音乐创作中的相关研究几无关注,本人曾撰文《中国民族器乐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载《人民音乐》2015年第7期),对琵琶、古筝、古琴、唢呐曲,乃至民乐合奏曲音调元素运用于流行歌曲的创作中的情况做过初步的分析、梳理,并阐释其理论意义。虽然该文中对二胡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情况也稍有涉及,但并未及展开。本文旨集中以二胡曲《江河水》与《赛马》为例,对二胡曲音调元素运用于流行歌曲创作中的情况做一总结,通过对相关歌曲的分析,以点及面,更好地总结二胡曲乃至民族器乐曲运用于流行音乐创作的手法规律,为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江河水》在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二胡曲《江河水》原系《辽南鼓乐》中的一首笙管曲牌,原名《江儿水》,本是声乐曲牌。20世纪50年代初,王石路、朱广庆、朱长安、谷新善根据辽宁鼓乐笙管曲牌《江河水》和辽宁鼓乐中经常使用的“梢头”音乐素材进行加工,改编为同名双管独奏曲。后来,这首音调凄楚、情绪哀怨的器乐曲被用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第一场“苦难岁月”中,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2年,著名二胡演奏家黄海怀将其移植成二胡独奏曲,并携该曲参加“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首届二胡比赛”,获巨大成功。70年代以后,经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激情演绎,《江河水》成为经典之作,广为流传,其知名度已远远超过了原双管独奏曲。该乐曲旋律徐缓凄凉,如泣如诉,叙述了一对恩爱夫妻,丈夫服劳役不幸客死他乡,妻子闻讯后来到曾经送别丈夫的江边遥寄亡灵,倾诉了心中无比悲愤感情的故事。

这首著名的二胡曲运用于流行歌曲创作最经典的例子首推1990年出品的电视连续剧《渴望》同名主题歌和片头曲《好人一生平安》。作为一部20世纪90年代初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的电视剧,这两首由著名词作家易茗和作曲家雷蕾共同创作,分别由毛阿敏、李娜演唱的歌曲也伴随着这部电视剧万人空巷式的热播而一度唱遍大街小巷。

这两首歌曲在结构上都属于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渴望》首段为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而《好人一生平安》首段则为上下对称的两句。两首歌的第二乐段分别在“漫漫人生路”(《渴望》)和“谁能与我同醉”(《好人一生平安》)处出现对比中句,之后分别再现首段第四句(第二句)的材料,完成全曲。

这两首曾经红遍一时的流行歌曲的创作素材都是来自于二胡曲《江河水》,析谱如下:

首先,就第一乐段而言,《渴望》的第一句主题即是来自二胡曲第一段的首句,和该段末句的材料也几乎一致(见谱例1①本文谱例原用简谱,本刊统改为五线谱。——本刊编者注)。

《渴望》第二句的材料则是来自于二胡曲引子部分的前三弓拉出的音调,该句中的后半部分的材料也与二胡曲首句中的音调框架一致。而《好人一生平安》的首句音

谱例1(本文谱例中,谱表左端绘双纵线表示不同曲目的对比,后同)

谱例2

谱例3调也是来自这一材料(见谱例2)。

《渴望》第三句为“转句”,和《好人一生平安》第二句的音调都来源于《江河水》首段的第二句(见谱例3)。

《渴望》中第四句中“这样执着”的动机则是来自二胡曲中的短促顿弓音型(见谱例4)。

《渴望》第二段的对比中句(即高潮句)的材料则是来自《江河水》第三段和第一段的同一结构部分,在音区上也达到全曲的最高点,仿佛依稀可以听到二胡激烈的颤弓,掀起了全曲的高潮(见谱例5)。

通过与二胡曲《江河水》乐谱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两首歌曲的音调几乎都是从这首二胡曲中摘取、提炼而来,并加以巧妙的组合改编,并将其声乐化,转二胡的歌唱性为人声的吟唱性,而更适于人声演唱,声情并茂。

二胡曲《江河水》表现内容的尚悲审美倾向以及音乐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电视剧《渴望》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主人公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情绪风格上是较为契合的,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也提供了《渴望》电视剧歌曲创作时对《江河水》借鉴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歌曲《渴望》在电视连续剧每一集故事结束时出现,“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主题曲更好地配合了剧情的发展,延续了观众意犹未尽的情感,表现了剧中人物在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恩恩怨怨之后,对待幸福生活、美好爱情依然执着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二、《赛马》主题音调在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二胡曲《赛马》也是由黄海怀创作,主题来源于蒙古族民歌《红旗歌》,是一首典型的“快、慢、快”三段式结构的小品。乐曲以欢快明朗的格调、简洁精炼的乐句,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激烈竞技的赛马场景和载歌载舞的民俗风情。乐曲既有表现欢快奔腾的场景的部分,又有抒情般的歌唱段落。同时,拨奏和连奏技巧的运用,使乐曲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乐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顽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整曲一气呵成,干脆利落。

近年来,由于该二胡曲的脍炙人口,其主题音调也被运用到不少与草原文化相关的流行歌曲的创作中。

(一)《High歌》对《赛马》音乐素材的使用

如近年歌坛十分流行的《High歌》,就是运用了这首

谱例5二胡曲《赛马》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

歌曲第一乐段的音调就是来自《赛马》第二乐段的歌唱性主题(见谱例6)。

在第二乐段中继续在这个音调上进行加花性的变奏,最后出现了以“哦”为衬词的副歌部分(见谱例7)。

而谱例7中的第2、6小节,以及最后两小节即第7、8小节的音调,则是直接来自二胡曲《赛马》中拨弦之后的乐段(见谱例8)。

在这首歌曲的创作中,将二胡曲《赛马》的主题融入其中,还源于词曲作者常石磊作为蒙古族音乐人,对本民族音乐元素情有独钟,而大胆进行本民族音乐流行化的尝试。基于这样的背景,《High歌》最初还被叫作《草原High歌》,也正是蒙古族音乐元素、二胡曲调与流行音乐的节奏动感等大胆、巧妙地融为一体,而使得这首流行歌曲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演唱上都十分别具一格,表现出独特的曲风。歌曲中音程跨度很大,如在第2、6小节中,就出现了七度乃至十度的大跳,这样的大跳音程即使是在其他类别的歌曲中也十分少见。频繁的大跳以及因移自二胡曲而带有的“器乐化”等因素,使得《High歌》在演唱技巧上具有相当的难度要求——需要演唱者具备高亢激越的音色,以及用人声模拟二胡、马头琴音效,来演绎采用蒙古族音乐“抛物线”型走向进行的旋律,表现出歌曲中草原的大气磅礴与跌宕起伏的个性化的豪爽气概。

歌曲最初由词曲作者常石磊本人首唱,后经由女歌手黄龄演绎,并收录在其2007年首张专辑《痒》和2010年专辑《特别》中,成为较为经典的版本。此后,许多歌手为了展示自己的唱功实力,特别是在各类比赛和选秀节目中,也纷纷来翻唱这首歌曲。如2009年“快乐女声”选手江映蓉在比赛中演唱此歌得到评委和观众的关注;内地知名歌手张杰也多次演唱此歌;歌手李宇春于2012年3月24日在其“2012深圳Why Me演唱会”上也翻唱了此歌;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中,选手张玮唱了这首歌并得以走红,再度掀起了这首歌曲的流行热潮;此外,2013年度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员潘长江在小品《想跳就跳》中也翻唱此歌,以烘托晚会的热烈气氛。

(二)《康定溜溜城》对《赛马》主题音调的运用

无独有偶,由著名音乐人陈川创作的《康定溜溜城》中也运用了《赛马》的主题音调。《康定溜溜城》本是在《康定情歌》的基础上,借鉴藏族代表性民间歌舞“堆谐”的艺术形式,同时加入了蒙古族音乐的元素以大胆地改造、再创作的一首“新民歌”。

在《康定溜溜城》中,“从‘变奏二’开始直至后面四个变奏的部分,也可以看作歌曲的第二大部分。该部分音乐的情绪变化较大,节奏更为舒展,旋律的走向则转为上下跌宕起伏,旋律进行逐渐转为类似蒙古族民歌的‘抛物线’型(音调来自蒙古族民歌《红旗歌》,即二胡曲《赛马》的中段抒情主题),但与之相区别的是以级进为主构成的小幅度的‘抛物线’,虽稍有柔化,但亦不乏弹性和动力性,仿佛是驰骋于骏马上的牧民伫立于茫茫草原上,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见谱例9)。①施咏《从“溜溜调”到〈康定溜溜城〉——谈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的流行化创作传播》,载《音乐传播》2017年2期,第25-26页。

这首由民歌《康定情歌》所引发创作的《康定溜溜城》,虽创作构思主要来自藏族的“堆谐”,但在变奏的原则上还融入蒙古族音乐的特征,成为一首集汉族、藏族、蒙古族三个民族音乐风格融为一体的民族大团结的力作,展现了一幅多民族狂欢的当代康定民俗风情图。

三、理论思考

由于受到中国音乐中“歌者上、贵人声”审美心理的影响,中国民族器乐有着较为明显的声乐化趋向。这一文化特点也为将中国民族器乐运用于歌曲创作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所以,当代流行歌曲将民族器乐元素运用于其创作中也有着一定的文化根源,实际上是重视人声、声腔化等传统音乐审美趋向在当代的延伸、延续。

其实,将二胡曲填词演唱,乃至运用于歌曲的创作之中,很早就有过尝试。如由王健填词,孟庆云编曲,彭丽媛演唱的《二泉映月》,亦是由人声唱不尽那二胡推拉吟揉的百般韵味。由李直心词,穆传永编曲的《江河水》也已成为民族唱法中的经典曲目。这些歌曲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对二胡曲的移植与借鉴,但所重视的是通过“有腔有韵”地去强化二胡曲中的声乐因素,回归对声腔化的美学追求。

其次,“从创作实践上来看,将中国民族器乐曲的元素运用于当代流行歌曲创作之中,这两者的结合并非是生搬硬套,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艺术创作构思契合的基础之上,相关歌曲都是选用相同、相近思想表现内容的民乐曲而加以创作”。②施咏《中国民族器乐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载《人民音乐》2015年第7期,第77页。如音调取自《江河水》的《渴望》主题歌,歌曲所表现的主人公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原二胡曲(抑或管子曲)的尚悲倾向在音乐情绪风格上较为契合。而表达有“‘尽情地、无拘无束、爽快’之意的《High歌》,其音调取自《赛马》,二胡曲热烈的情绪,一气呵成、干脆利落的音乐风格亦正合其‘high’之意”。③同上文,第77-78页。两者在表现内容上的高度契合,也是促成其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由于大多民族器乐曲具有不同于声乐曲的器乐化思维,所以,在运用民族器乐曲元素于流行音乐的具体创作过程中,将器乐曲特有的音乐特征加以声乐化则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如在借鉴二胡曲《江河水》创作、演唱《渴望》主题曲时,首先悉心揣摩二胡曲中那些原本来自传统声乐中吐字、润腔乃至人声哭泣等诸多演唱手法而后又被转化成为二胡声腔化的演奏手法,然后再将这些进行转化回归声乐(现代流行歌曲)。在保留如泣如诉音调风格的基础上,歌曲去除了原器乐曲中悲痛欲绝的十度大跳,以使其声乐化。演唱中在保留随腔行调的基础上,去除或淡化了原版本中的拖腔、哭腔等手法。但由于对原器乐曲音调的熟悉,听者仿佛依稀仍可从歌声中听到哭腔,听到拖腔、颤音的徐缓凄凉之感,乃至听到近似人声音色的二胡压揉……

另一方面,在将民族器乐曲声乐化的同时,相关流行歌曲的曲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原器乐曲创作思维的影响,而使得声乐化与器乐化形成双向的互融。“如《High歌》中,就大胆地沿用了原二胡曲中的七度、十度等大跳音程,频繁的大跳以及因移自二胡曲带来的诸多‘器乐化’特征也使得《High歌》在演唱技巧上具有相当的难度要求,需要演唱者具备高亢激越的音色以及用人声模拟二胡(如副歌中对二胡快弓、跳弓、抛弓技法的器乐化模仿)”①施咏《中国民族器乐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载《人民音乐》2015年第7期,第78页。杨民康《从云南民歌发展现状看其传播方式与空间范围》,载《音乐探索》2009年第4期,第24页。,这也使得该歌曲成了这个意义上真正的“High歌”,而成为诸多流行歌手在相关赛事中的“试金石”。

结 语

二胡以其最具“声腔化”的特点,成为在音色音区等方面最接近人声歌唱的民族乐器。将二胡曲乃至将中国民族器乐的元素用于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扩大了流行歌曲创作的来源与范围,丰富了流行歌曲创作的样式与手法,拓宽流行歌曲的风格类型与表现力,也是对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②同上。;另一方面,经典的传统器乐曲在新时代也搭载着流行歌曲的形式得以更为广泛、快捷地传播。“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民族音乐流行化”在双向互进中实现了双赢。

无论从传统曲目,还是从现当代创作音乐来看,中国民族器乐曲目之丰富堪称浩如烟海。但相较将民歌、戏曲运用于中国流行音乐的创作而言,民族器乐宝库中可(有)待开发的音乐元素与资源尚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期待更多的作曲家、流行音乐人将目光投向中国的民族器乐,在其中开发出更多民族风味浓郁、类型丰富的音乐元素运用于流行音乐的创作中,以进一步提升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品格与内涵。

(责任编辑:韦 杰)

本文为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研究”(课题编号:16BD051)成果

施咏,博士,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及其传承传播。

猜你喜欢

二胡曲音调赛马
赛马
齐白石妙说二胡曲
赛马比赛
向着各自的梦想奔跑——《赛马娘 Pretty Derby》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你可以相信电话那头的人吗?
我躲进二胡曲里纳凉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刘天华二胡曲《空山鸟语》审美研究——对雷默“音乐审美”与“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实践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