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局长的专业化是时代需要

2017-12-11刘晓乾

甘肃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县区局长专业化

刘晓乾

前不久,江苏某县区的教育局长,因发表《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的讲话,在网络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引发众多媒体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一个老问题。如,2014年,黑龙江某市畜牧局局长改任教育局局长引发了媒体、教育学者关于谁有资格做教育局长的讨论。而且这样的事不仅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是一个热门话题。

美国著名的《教育周刊》从1999年11月到2000年1月曾以“谁最适合做教育领导”为题作了系列专题报道。讨论教育领导者问题。在国内,2008年第6期《中小学管理》刊登了《教育局长的角色困境》一文,文中写到:“目前在全国随机抽样获得的122位教育局长正职中,来自教育系统外的人占到了60%以上。”第9期又刊登了《谁来当教育局长》一文,对教育局长来自教育系统外部表示忧虑:这些所谓外行能够领导内行吗?从中不难看出这样的主张和研究,就其实质而言,是在呼唤教育局长走专业化之路。

这些年来,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对教育局长这个职位并没有被真正纳入“专业化”的范畴。在地方教育局局长的人选和任命上,主要侧重行政级别是否符合,而很少关注教育局长的专业资质。很多县区教育局长都是从乡镇一级或县局一级转任的,从教育系统选任或从校长岗位上提拔的则较少。当这些有着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的乡镇长或其他局级领导转任到教育局长这个角色时,往往缺乏对教育的“专业性”认识,工作中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强推,很少用教育的示范引领和潜移默化,多注重行政思维,忽视教育思维,甚至缺乏对教育规律的敬畏和遵循。教育是一个知识性、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行业,作为领导教育工作的局长来说,不仅要有一定行政级别和领导能力,而且还要熟悉教育这一专业,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懂得教育的一般规律。专业教育管理者角色是教育局长的主导性角色,其他角色都是辅助性角色。

从媒体披露的一些县区教育局长的言行和处事来看,教育局长的“官员化”而非专业化的问题的确让教育走了很多弯路,也让地方教育发展遇到“瓶颈”。县区教育局长用行政思维解决教育问题导致教育的行政化越来越突出,依赖行政指令办教育,教育急功近利,学校的官本位思想越发浓厚,背离教育的本质。

“校长讲级别、讲排场、不会讲课,也很少进课堂;教育局长缺乏教育专业知识,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校长、教育局长的‘官员化、非专业化现象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这一现象影响了我国教育目标的实现,建议尽快改革校长、教育局长的任用制度,实现教育家办学。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当一个县区的教育局长,不仅是几百个学校,万把学生的导师,而是一个幾十万民众的导师。他的地位好比一个集团军的总司令,甚至是一个战区的司令长官。”陶先生把县区教育局长地位和作用比作集团军司令,可见一个县区教育局长应该像军队司令一样重要,要具有专业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局长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往往影响和决定着一方教育,影响着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以及生存方式。换言之,一个好的教育局长,可以造就一批好校长、好教师,从而造就一个地方的教育生态,一个好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局长是一个地方教育的主政者,也是区域教育的“掌舵人”。他的经历决定着他看教育的视野,也决定了他对学校教育的定位,可以说,一个教育局长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方教育品质,有什么样的局长,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局长的兴奋点在哪,校长的兴奋点就在哪,学校办教育的方向就在哪儿。如果教育方向错了,教育就会南辕北辙,越努力越失败,跑得越快离教育目标越远。如果大多数教育局长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发展,肯定有利于区域教育发展。

但仅仅讨论是不够的,要尽快建立地方教育局长的专业化标准,完善地方教育局长的选拔任用制度,为挑选具有现代教育专业素养的教育局长寻找路径。无论是从区域教育改革实践,还是从理论分析而言,让教育局长明晰角色定位,走向专业化职业发展之路,无疑是时代需要。像有“教育高地”之称的潍坊市一样明确建立县级教育局长任职资格制度,将有一定的教育系统工作经历,且具有较高教育专业水平的人选拔到教育局长的岗位上,实现教育局长专业化走向,从而推进教育家办教育的进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县区局长专业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县区基层干部职业焦虑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