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支持下的容“差”教学

2017-12-09王丹姝��

考试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画圆个性化孩子

王丹姝��

摘 要:传统教学还是在试图处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问题,也有一些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方法。但是,它对课堂内的学生个性化差异还只是停留于分块处理的阶段,寻找典型,寻找差异化的共性,这非常依赖教师的个人经验,而不是真正地着眼于每个学生的个性问题展开的个性化学习。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愈来越多的技术与平台为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本文将结合《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实践从内容差、路径差、时间差和目标差四个方面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技术;个性化学习

《盘点人类的三次重大教育革命》一文中提出了人类三次根本性的教育变革:第一次教育革命:从原始的个别教育走向个性化的农耕教育;第二次教育革命:从个性化的农耕教育走向班级授课式的规模化教育;第三次教育革命:从规模化教育走向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当前,我们正处在这第三次变革的转型中,个性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个性化学习的根本目标是让每个学生个体获得发展,个性化学习能否有效实施,关键看是否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圆的认识》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曲线图形,虽然已经有低年级时的初步认识以及生活中的经验,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圆的本质特征、画圆等数学性较强的知识技能有一定的难度。而正是E学习大环境的介入,给我们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带来了可能。E学习环境的开放,更是使课堂多元、灵动、深邃。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愈来愈多的技术与设备为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因此,本节课基于E学习环境下、依托新技术的数学课《圆的认识》,可以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盛宴。本课从欣赏感知圆、运动创造圆、自主学习圆、小组探究圆、深入认识圆、应用设计圆和后拓追问圆七个板块进行教学。本文将结合《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实践从内容差、路径差、时间差和目标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容“内容差”

对于课堂中的活动任务,可以根据教材与学生情况设计主题展开学习。如此一来活动任务符合学生的个性需要,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学习分享也扩充了教学容量。

在深入认识圆板块,考虑到五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因此我搜集了有关圆的补充资料:1. 你知道圆的历史吗?介绍从远古时代开始的圆。2. 你认为只有圆是一中同长吗?拓展立体图形的球的知识。3. 你知道其他画圆工具吗?介绍生活中的多样的画圆工具。4. 你知道怎么画椭圆吗?通过视频展示多种画椭圆的方法。利用“智动课堂”平台下发自主探究材料。学生接收材料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通过学生的学习交流,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学习材料很感兴趣,确实收获颇丰。

二、 容“路径差”

如何在课堂中关注到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学生如果能在课堂的学习过程根据自己的个性与状态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弥补科技带来的陌生感,同时也能增加学习的流畅性。

在小组探究圆的板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一个圆内半径相等、直径相等是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所以圆无处不在。课前,我利用小影制作了一个圆的图片的电子相册,让学生欣赏图中物体中的圆。并且抛出问题:为什么大自然和人类都垂青于圆呢?我提供了四个不同的例子,分别是水晕、奶粉罐口、圆桌桌面和汽车轮子。孩子们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研究的内容,研究相同内容的孩子自成一组进行研究,有的小组研究模型拍照,有的小组进行实验,有的小组上网搜索,并通过airplay投屏交流。通过研究,孩子们都将视角聚焦在圆的半径相等和直径相等这一重要特征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容“时间差”

每个孩子学生能力不同,掌握相同的知识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自主学习圆板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前我把认识圆规、用圆规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三部分学习内容制作成三个独立的微视频,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學习,并完成练习。有的孩子哪个内容看了一遍没有看懂,可以再看一遍。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我利用“智动课堂”平台设计了一份随堂检测题,课上下发随堂检测,利用随堂检测的及时分析数据功能,及时地了解了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第四题错误率较高,并请答错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帮助其改正反思。

四、 容“目标差”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给不同的孩子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什么是圆?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回答,我设计了运动创造圆的环节,让孩子们通过运动,唤起生活中创造圆的经验,并且利用“动态拍摄”APP进行拍摄,将学生运动的轨迹慢速拍下来,最后呈现出圆形的运动轨迹。四个小组将拍摄的运动轨迹照片上交,电子白板上呈现出来的是不同姿态的圆。最后提问: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大家创造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时学生就能归纳出答案:都要有一个固定的点,保持一段定长,旋转一周。这是对于圆多么好的诠释啊,如果没有学生的活动,没有动态拍摄像机的应用,孩子们很难用如此精彩的语言概括圆的含义。

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仅广泛,而且很有创意。我向学生展示我在网上搜集到的书籍、扇子、雨衣,以此启发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自己进行创意设计。孩子们的想法真是令人惊叹:圆形的操场、圆形的教室、圆形的手机,这一切都是基于对圆的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不同的孩子设计出的不同的事物,都是基于自身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新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三化,即个性化: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反馈、交流;开放化:知识的来源不仅是老师、同学,通过网络,知识无处不在。学习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堂,通过网络,还可以发生在教室外、学校外,学习无处不在;多元化:信息技术的支撑催化了多元化的活动、评价及反思。

个性化学习一定是开放的,这种开放不仅是指教师需要有开放的思维与心态,同时教学资源与教学设计都应该是开放的。这样的容“差”教学应融合在时时、处处、事事之中,让孩子的个性化学习得以真正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画圆个性化孩子
圆的启示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