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EM—4对西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

2017-12-09王晓军

科技视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考纲英语专业效应

王晓军

【摘 要】TEM-4自实施以来,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产生的影响日见显著。本文依据《TEM-4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近年来TEM-4阅读理解项目的测试形式、测试技能等做了详细统计,分析了TEM-4对我校阅读教学的启示,希望藉此提高TEM-4的正面反拨效应。

【关键词】反拨效应;TEM-4;英语阅读教学

0 引言

语言测试与教学密不可分,或者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或者妨碍教学成果的转化[1],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规避其负面反拨效应,是每一个学者和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积极探索的课题。本文在分析TEM-4近年来在阅读测试形式和测试技能方面的变化的基础上,力图发现TEM-4对我校(宁夏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益启示,从而为有效培养外语人才贡献绵薄之力。

1 反拨效应理论简介

Bailey(1996)提出了“参与者——过程——结果”的反拨效应理论模式,阐释了反拨效应的运行机制。其中,“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以及教材设计者和出版者;“过程”指参与者有助于学习的行动,如教材开发、大纲制订、教学方法的变化、学习和应试策略的采用,等等;“结果”指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其质量[2]。根据这一模式,测试的质量首先影响参与者对其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态度,而这种理解和态度将会影响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过程,最终影响学习结果。

在如何实现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方面,Hughes (1989)[3]建议了七种有益的方法, 如扩大考核面和加强考核内容的不可预测性,采用直接测试手段,使用尺度参照测试,使用基于教学目标的成就测试,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测试等。

2 TEM-4阅读理解项目考试任务特征分析

TEM-4是针对中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设计的标准参照性水平测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实施情况。它以《大纲》的教学要求为测量的依据,以《大纲》规定的培养技能为测试的基本内容,用以考核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语言综合能力水平。本文依据《TEM-4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新考纲》),从TEM-4阅读理解项目入手,通过研究TEM-4命题的新变化,试图深入领会《考纲》精神,寻找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益的启示,从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调整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行设定学习目标,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发挥TEM-4对英语专业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4]。

2.1 TEM-4阅读理解项目测试形式的变化

表1 2013-2016年TEM-4阅读理解项目测试形式一览表

表1仅列出了2013-2016年TEM-4阅读理解项目测试形式的变化信息。实际上,2005-2015这十年来,依据《考纲》(2004年修订),TEM-4阅读理解项目的题型全部为选择题,答题时间为25分钟。而从2016年开始,依据《新考纲》(2015年修订),阅读理解项目的题型改为选择题和作答题各占一半分值,答题时间也从25分钟增加至35分钟。阅读材料从2016年之前的4篇减至2016年的3篇。这表明新的考试更加看重阅读的准确性,加之阅读测试中主观题型的出现更要求考生具有更高的阅读至写作的转换能力,换言之,就是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自如转换的能力。

2.2 TEM-4阅读理解项目测试技能分析

表2 2013-2016年TEM-4阅读理解项目测试技能一览表

新、旧《考纲》均明确规定了考生应该“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和细节;既理解字母的意义,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然而从表2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2016年的考题的新变化。对“事实和细节”的考察明显变少,而“主旨大意”“推理判断与引申”的比重有所增加,各种测试技能均有所涉及,分布比较均衡。

3 TEM-4对我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拨效应

根据以上的信息,我们认为TEM-4对我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拨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阅读技能的训练、语言输入(阅读)到语言输出(写作)能力的转换训练。

3.1 阅读技能的训练

2005年之后取消快速阅读,2016年在阅读材料总字数不变的情况下之后增加阅读时间。这些都表明的阅读考试从对速度的强调上转移到对阅读综合能力更加全面的考核。根据新《考纲》的要求,我们应加强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事实和细节”、“词义猜测”、“难句理解”、“推理判断与引申”、“主旨大意”等阅读技能的训练。

以训练“事实和细节”能力为例,可以引导学生先浏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不读材料,直接进行信息搜索、信息定向、信息分析、准确解读、解答阅读理解问题,也就是运用寻读的方法,快速查找所需的信息。

再以训练“主旨大意”能力为例,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每段材料的段首句和段尾句,注意信号词,不需逐字逐句地读材料[5],直奔主题,剔除冗余信息,聚焦于有用的信息,进行信息建构,获取主旨思想。也就是运用略读的方法,选择性地阅读文章大意,从而减少熵,确定主题。

3.2 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能力的转换训练

阅读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交换的过程。2016年TEM-4阅读测试中的简答题就是同时考察考生信息素养内在能力和外显能力的题型。考生需要使用内在能力准确解读信息,加工、整合有用信息,再运用外显能力厘清信息、调用最佳信息获取手段、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内化后的有效信息。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从语言输入入手,进行智慧型学习和深层次的思考,厘清信息的来源,调用最佳获取信息手段,采取合适的语言输出方式呈现组织后的信息,完成从获取信息到加工信息到传递信息的训练过程。这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学生信息加工能力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TEM-4自实施以来,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产生的影响日见显著,成为衡量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质量的重要参照标准,对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反拨效应。从发展趋势看,电子化阅读必将成为今后的主流阅读方式。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海量的阅读材料中快速准确地定位、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更是英语阅讀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继续探索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Messick S. Validity [A].In Robert L Linn(ed.).Educational Measurement(3rd ed.)[C].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13-103.

[2]Bailey K.M.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 Language Testing 1996:13,257-279.

[3]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44-46.

[4]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N J:Pentice Hall Regents,1994:386-392.

[5]林兰.浅谈英语专业四级阅读理解应试技巧——以2005-2014年TEM-4阅读理解题为例[J].海外英语,2015(11):72-73.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纲英语专业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