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之“汇爱,我会爱

2017-12-09陈燕娜汪晴王徐佳王巧玲王烨榕

科技视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脑瘫

陈燕娜 汪晴 王徐佳 王巧玲 王烨榕

【摘 要】通过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推广与实践,让社会了解脑瘫患者、关爱脑瘫患者,对脑瘫患者引起重视,减少对此类人群的歧视和不解,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脑瘫患者的队伍中来,让脑瘫患者的生命重新绽放。

【关键词】脑瘫;脑瘫患者;公益创业

脑瘫是小儿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是指胚胎时期至婴幼儿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引发的持久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通常伴有感知觉功能障碍、语言与行为功能障碍及其他肌肉骨骼病变,不利于患儿健康生长发育,影响正常生活[1]。本文以关爱脑瘫患者为出发点,着力于创建一支依托医学类高校、依托专业的公益创业服务团队,为脑瘫患者带去关爱,让社会了解、关爱、重视脑瘫患者,让脑瘫患者得以重获新生。

1 项目背景和主旨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据统计,全国脑瘫儿童0-14岁约有70万人左右,每500个新生儿里有一个脑瘫孩子,中国脑瘫儿童人数年增4.6万,在广西,脑瘫儿童不少于6万人。长期以来,这个特殊儿童群体因为各种原因被边缘化,鲜为人知[2]。由此可见,关爱脑瘫患者的任务刻不容缓。

通过定期举办有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大型公益活动,让社会了解该公益创业项目,并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脑瘫,关爱脑瘫患者。在此期间,团队要联合学校、社区、医院、社会等的各界力量,通过志愿者服务,给脑瘫患者提供心灵上的安抚,生活上的帮助。让社会各界对脑瘫患者引起重视,减少社会对这类人群的歧视和不解,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脑瘫患者的队伍中来,让陨落的生命重新得到绽放。

2 项目运行及阶段性发展规划

2.1 项目创立

通过学校网络媒体宣传“汇爱”这一公益组织,在校园内建立咨询点供学生咨询,在组织内创立各部门:办公室、宣传部、通讯部、实践部、财务部、外联部、网宣部,并招收各部门理事。由主要负责人进行招新工作,对参与报名学生进行严格筛选。招新完毕后,对新成员进行三个月的培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以便给患者更好的康复护理。

2.2 项目宣传

2.2.1 前期宣传

宣传初期可依托新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如通过现代人乐玩的微博、微信,采用网上宣传的方式,借助快捷的网络进行全覆盖性的宣传,积聚知名度。同时可通过上门提供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线下宣传,如在社区定期开展志愿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打响“汇爱”公益创业团队的知名度,逐渐扩大其影响力。

2.2.2 中期宣传

通过前期宣传,项目的规划和发展已经有了一点萌芽。因此,中期宣传应该把握时机,通过各种媒体进行进一步筹资,并深入社区开展公益讲座,以点带面,把活跃在网络新媒体的青年领域扩大到社会各个领域。

2.2.3 后期宣传

后期宣传时可争取赞助商的赞助,通过与健康服务型产业的合作,利用产业的知名度推广本公益团队,积极打造一个健康、阳光、温馨的公益团队形象,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个公益团队中来,为脑瘫患者送去社会的关爱。

2.3 与社会机构开展合作

(1)与医院合作:联系市卫生院,向他们介绍团队项目,提交策划书,明确我们与医院的合作目的、合作模式、合作目标、预期的效果,利用医院这一平台,免费為脑瘫患者提供志愿服务,并向病人和家属宣传团队项目,集聚人脉和知名度。

(2)与康复中心合作:借助康复中心的平台,向他们介绍并推广团队项目,帮助中心内正在接受治疗的脑瘫患者,为其提供专业服务,以康复中心为依托,更好的定位和配备人员进行跟踪服务。

(3)与福利机构合作:联系当地福利机构,借助其平台和资源,及时帮助更多的患者,不断扩大本团队的服务范围和规模,安排专业的护理团队和专业的志愿者队伍跟进护理。

(4)慈善机构:联系本地慈善机构,达成合作,依靠慈善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本团队的实力,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帮助脑瘫患者及其家庭。

(5)与社区合作:联系社区,推广宣传“汇爱,我会爱”项目,通过社区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脑瘫,呼吁人们关爱脑瘫患者。通过社区的对接,精准服务社区内每一位脑瘫患者,带动更多的人关爱脑瘫患儿。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其提供稳定且高质量的志愿服务。

2.4 正式运营

(1)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团队人员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心理护理知识,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2)为患者提供肢体复健,提供日常身体检查。团队护理人员给患者定期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比如量血压,测血糖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让患者初步了解身体状况。同时,康复护理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患者逐渐康复,最终实现行动较为自如。

(3)给患者及其家属教授医学和康复护理有关的知识。医学和康复护理相关知识,是患者和家属都迫切需要的。团队中富有专业知识的成员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上门服务,一对一教授简单的护理知识,使家属足不出户即可为患者提供简易康复治疗。

(4)邀请脑瘫康复治疗方面的专家开展大型的公益讲座。通过一系列公益讲座,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和慈善机构关注这群急需帮助的脑瘫患者及其家庭,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3 项目优势

3.1 团队自身具备优势

首先,团队组成人员专业背景多样,知识储备充足,每位成员都能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给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其次,团队有知名护理类高校作为依托,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支撑,也有人数众多的学生志愿者,可以不断为团队输送新鲜的血液,提升团队的实力和生命力。再次,项目的各项计划都以帮助脑瘫患者提高健康的生活品质为目的,因此可以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传递正能量。

3.2 社会效益

就项目的社会效益来说,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进展缓慢的过程,作为一个长期的慢性应激影响了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脑瘫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父母[3]。由此可见,脑瘫患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他们迫切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团队通过深入开展志愿服务,以点带面,争取逐渐覆盖社区内脑瘫患者家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家庭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让社会对脑瘫患者引起重视,呼吁全社会对脑瘫患者关注和关爱脑瘫患者,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4 小结

该项目经历了前期的筹划和发展,成员们真切意识到,社会上有这样一类群体需要人们伸出仁爱之手,送去一丝慰藉。团队希望通过这个公益创业项目的推广与实践,促使脑瘫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帮助他们,为其家庭减轻生活负担,让脑瘫患者及其家人的脸上重现微笑。

【参考文献】

[1]任洪梅.引导式教育理念对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改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9):123-124.

[2]林鹏、王留永:“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做公益我们一直在路上”,http://www.sohu.com/a/80349687_117600(2016/6/4).

[3]常艳玲,南华,彭宇阁,谢晓明.脑瘫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 国医院药学,2016,36(8):378-378.endprint

猜你喜欢

脑瘫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愿为泥土别样芬芳——我和一名脑瘫儿童的教育案例
中轻度脑瘫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研究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临床体会
弹力绷带纠正脑瘫患儿髋关节内外旋的临床应用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
氟马西尼用于脑瘫患儿全麻催醒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