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信贷调查差异率核查方法初探

2017-12-09王仁玉编辑靖立坤

中国外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核查信贷货物

文/王仁玉 编辑/靖立坤

贸易信贷调查差异率核查方法初探

文/王仁玉 编辑/靖立坤

2016年8月实施的新版《贸易信贷调查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在简化报表内容、减轻企业填报负担的同时,将调查频率由季度调查调整为月度和年度调查相结合,确保了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及时性。外汇局大连市分局在对企业贸易信贷申报数据差异率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核查方法,全面提高了数据核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贸易信贷调查制度实施状况评估

《制度》从调查频率和范围方面进行了调整。

从调查企业数量来看,旧版《制度》实行季度调查,辖内调查企业140家左右;新版《制度》实施后,调查频率调整为月度调查和年度调查相结合,大连市辖内月度调查企业53家,年度调查企业150家。与旧版《制度》相比,新版《制度》调查企业相对稳定。

从调查企业行业属性来看,新版《制度》月度调查企业仍然是以生产制造业和传统批发业为主,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有船舶、化工、石油、电子、粮食、服装等,进出口贸易对象以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主。可见,新版《制度》实施以来,虽然月度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行业类型分布仍然较为均衡。

从调查企业规模来看,旧版《制度》季度调查企业进出口总规模为68亿美元,新版《制度》执行期间,2016年7—9月份,调查企业合计进出口总规模为45亿美元。虽然调查企业进出口总体规模有所下降,但单个调查企业进出口规模占比较大,对辖内进出口贸易信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更具有代表性。

贸易信贷报表差异率成因

为保证《制度》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国家外汇管理局上线的贸易信贷调查系统按照报表类别设置了七个阈值进行差异率校验。实践中,除集团统一收汇、转口贸易等常见情况会导致个别差异率有偏差外,也存在其他特殊交易影响差异率变动的问题。

特殊贸易方式资金流和物流不匹配。按照《制度》的填报规则,如果出口调查企业应境内保税区进口客户要求将货物运至保税区,而资金是由境内买方的境外关联公司汇入,即资金流跨境而货物流不跨境,企业填报的当期出口总额中不应包含此类交易的货物流数据;但企业填报的出口收到的货款金额、出口应收款余额等又包含此类业务的资金流数据。根据差异率2计算校验公式:“(当期‘出口总额’+上期‘期末账面出口应收款余额’-上期‘期末账面出口预收款余额’-当期‘期末账面出口应收款余额’+本期‘期末账面出口预收款余额’-当期‘企业贸易项下出口收汇额’)÷当期‘企业贸易项下出口收汇额’”,这种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会导致差异率2大于20%。与之相反的,如果进口调查企业从境内自贸区出口企业进口货物,货物从境外报关直接运至进口企业,即货物流跨境而资金流不跨境,按照《制度》的填报规则,同样会出现企业当期进口总额中包含了货物流数据,而进口支付的货款和应付、预付款并不包含资金流数据的问题。以此计算的差异率5也会大于阈值。

大型工程设备特殊会计核算方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由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和工程承包企业工期较长,在会计核算中,通常采取“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成本。例如,船舶制造企业由于造船工期较长(通常为一年以上),船舶完工出口之前,企业通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出口。而此时,船舶尚未完工出口,海关并未产生相应的报关数据与之对应,导致企业填报的当期出口总额与系统中海关出口金额不匹配。根据差异率3校验公式:“ (当期出口总额-当期海关出口总额)÷当期海关出口总额”,则在船舶尚未完工出口之前,企业报送的当期出口总额会大于系统中当期海关出口总额;而在船舶完工出口报关当月,企业报送的当期出口总额又会小于系统中海关出口总额。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差异率3绝对值大于10%。

进口信用证押汇。进口信用证押汇,是指银行收到境外来单后,应开证申请人要求向其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不超过180天),用以支付该单据项下的款项。这是为进料加工企业办理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在进口信用证到期时,银行已经将货款支付给境外出口商;同时,银行又以进口企业未来加工成品的出口收入作为还款来源,为其办理了一笔延长偿还信用证融资的押汇。例如,辖内某企业4月份与境外签订了一笔进口化工原料合同,委托境内开证行开立一笔即期信用证;5月份到单后,该企业申请续做90天押汇,8月份偿还银行押汇。在5月份到单后,境内银行履行承兑义务,将货款支付给境外出口商,形成了一笔跨境资金流,而该企业并未确认支出,而是在账面增加了一笔应付款;而在8月份偿还押汇款项时确认支出。根据差异率4校验公式:“(当期支付的进口货款金额-企业贸易项下进口付汇金额)÷企业贸易项下进口付汇金额”,企业办理进口信用证押汇业务使企业报送的当期支付的货款金额会小于外汇局统计的企业贸易项下的进口付汇金额,导致《进口贸易信贷调查表》中差异率4产生偏差。

进口货物结关时间延后。以进口原油为例。原油整船进口一般是按照境外出口商装船时提单日期所在月份的平均价格计价,即“提单日月平均计价”。如果原油在月初装船,月中到港,则由企业预估价格进行报关和记账、但此时原油并未结关,并未产生相应的货物流并上传系统。待本月结束后,能准确计算价格时,企业再向海关提出修改报关价格,办理结关和账务调整。这会导致差异率7:“(当期进口总额-当期海关进口总额)÷当期海关进口总额”的校验值大于阈值。

实施非现场核查

非现场核查主要对贸易信贷调查对象报送的单位基本信息和进、出口调查企业申报表数据的核查,主要是对包括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完整性,以及申报数据的表面一致性和逻辑关系准确性等内容的核查。

及时性核查

新版贸易信贷调查系统中设置了“填报明细统计”功能,按照《制度》要求:“月度调查数据报送截止时间为月后第15日;年度调查数据报送截止时间为次年2月末。”外汇局可在数据报送截止时间,利用系统来核查数据填报的及时性。

完整性核查

完整性核查主要核查被调查企业报送数据是否存在漏报、多报等问题。一是核查预收、预付款是否漏报。通过金宏系统中的“综合查询”功能查询企业预收、预付交易明细,将其与企业填报的预收、预付金额进行比对,核查是否存在该项数据的漏报情况。二是核查应收、应付款是否漏报。利用经常项目贸易信贷系统,统计的企业延收、延付数据与调查企业贸易信贷调查表中的应收、应付款进行比对,核查是否存在应收、应付款漏报情况。如果出现在企业交易明细中存在预收/预付交易,而在贸易信贷调查表中,当期预收/预付款发生额为0的情况;或在贸易信贷系统中登记了延收/延付,而在贸易信贷调查系统中当期应收/应付款发生额为0的情况,均应与企业进一步进行核实。

准确性核查

内部数据比对核查。一是利用金宏系统相关信息,开展单位基本信息核查。利用国际收支涉外收付款统计系统,查询调查企业在银开户时经银行审核的《单位基本情况表》,核查调查企业在贸易信贷调查系统中填写的“第一投资方国别”“经济属性”等项目是否准确。利用综合查询模块,导出企业一年以来的收付款明细数据,核实其填报的“主营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等要素信息的准确性。二是利用系统的海关明细数据,开展报表差异率核查。新版贸易信贷系统中采集了企业报关的明细数据,但其中包含了不应纳入贸易信贷调查差异率计算的与境内保税区之间的货物流数据。因此,在非现场核查中,应对相关数据进行筛选之后,再次进行差异率计算、核查。

表内逻辑关系核查。以出口贸易信贷调查报表为例,在差异率1和差异率3正常而差异率2偏离阈值时,通常会采取表内逻辑关系核查。出口申报表中,“出口应收款”是指货物已经出口而资金尚未收回部分的金额,如果出口应收款增加,则货物流应当大于资金流。“出口预收款”是指货物尚未出口而资金已经入账部分的金额,如果出口预收款增加,则资金流应当大于货物流。表内逻辑关系核查应先将当期出口总额与当期出口收到的货款轧差。如果货物流大于资金流,即“货物流-资金流>0”,则意味着出口应收账款差额(“出口应收款差额=本期出口应收款余额-上期出口应收款余额”)>出口预收账款差额(“预收账款差额=本期预收款余额-上期预收款余额”);反之,“货物流-资金流<0”,则“出口应收账款差额<出口预收账款差额”。这种报表数据内部逻辑关系,能够简单判断企业在差异率2大于阈值时,是否存在出口应收账款或者出口预收账款错报的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核查。一是关注跳跃数据。重点核实报表本期数据突然变大或变小导致的差异率大于阈值的情况。二是关注前后衔接。一方面,核实报表本期的上期数据与上期报表的本期数据是否一致;另一方面,核实前后两期填报币种是否有变化。

作者单位:外汇局大连市分局

猜你喜欢

核查信贷货物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浅谈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逛超市
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施方法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
路遥知马力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