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慧聚丰云智联共享

2017-12-07李小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丰台区教研信息化

李小春

时代驱动,顺势而为

2009年,北京市首先确定了29所数字校园示范校,拉开了数字校园在中小学实践的序幕。丰台区首批有两所学校入选。随后第二批、第三批,丰台区的市级数字校园达到8所之多,区里统筹资金建设的区级数字校园也达到了6所。此外,还有一些学校也愿意自己解决资金来建设数字校园。总体而言,不少学校领导看到了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巨大作用,愿意在数字化方面作出努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部门只有政策而缺少关于数字校园的顶层设计和相关规范。各个实验校根据自己对数字校园的理解和偏爱,建设了各种各样的数字校园,有侧重学校事务处理的,有侧重智慧教学的,有侧重资源管理的等。从实践效果来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百花齐放地建设数字校园有利于发挥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解决基层学校的实际问题。但是随着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开展,在纷繁的建设热潮后,逐渐出现一些现象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1. 重复性建设,资金浪费巨大

各个学校在建设数字校园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结合本校事务的需要建设邮件系统、备课系统、工资查询、文件管理和资源存储系统等。这些基本事务处理的需求,其功能大同小异,同时也是所有学校的需求。一个学校在建设,其他学校也建设和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有限资金都耗在这些重复性的建设上,耗时费力、效率低下,也给政府财政造成极大的浪费。

2. 数据不能共享,信息孤岛凸显

学校建设的各种应用,其服务对象是本学校教师和学生,是为了满足本校的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在主观上,它们只是为了满足本学校的信息化服务,缺乏校际之间交流和区域内的信息交换的思考;在客观上,尽管应用功能大致类似,但是各个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数据标准和流程上还是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在客观上给学校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造成了障碍。

3. 数字校园建设,差异明显加大

经过几年的数字校园建设实践,我们发现校长信息意识强、信息化领导力强的学校,会在各种教育教学应用上推陈出新,学校的数字校园系统会越来越庞大,涉及面较广,覆盖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但是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还处于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状态,即让我干什么我才干什么。随着时间的流转,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有些学校电子白板刚刚普及,学校老师还不会应用或者不习惯应用;有些学校则已经在智慧课堂建设、云课堂建设方面小有名气。

这些现象的出现,实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必须要有顶层的设计、统一的规划,才能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韩冰副院长提议、经过信息中心行政会议讨论,决定组建教育云平台,为丰台区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调研规划,设计先行

顶层设计很重要,就像建设一栋高楼,必须先有建设图纸一样。丰台区云平台的建设也必须弄清区域内的信息化需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即我们要回答我们究竟要什么,要达到什么样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充足的前期系列调研:召开云平台建设的座谈会、进行区域内的问卷调查、到做得好的友邻区县取经等。通过调研,我们对丰台区云平台的建设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确定了如下几个原则。

1. 统一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是一个系统最核心最底层的数据。 统一用户数据是要统一这些基础数据的字段名称、字段格式,还要统一各个子系统的用户数据,让区域内的用户数据只有一套,其他应用都来读取这个数据。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个权威的、鲜活的用户数据库。这个库的基础数据由教职工数据和学生数据组成。学生数据很好解决,CMIS系统已经应用多年,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流程,数据更新及时、各校也很习惯。通过数据接口把CMIS数据直接接入区域的用户数据库就可以了。而教职工数据就麻烦得多,CMIS里教师数据不全面、区里没有人事系统、北京市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又不完整。通过讨论,我们准备建设一个区域的人事系统来解决。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后面由于北京市教委统一推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我们觉得直接调用我区教职工数据既节省资金又能和北京市统一数据,可以一举两得地解决问题。

2. 区校两级设计

区域云的建设,用户群较大,如果不做好顶层设计,教师在体验和应用的过程中感觉繁琐、不便捷,会在以后的推广和应用中制造隐患。为此,我们决定采用区校两级共同设计的方式。既然区域内的每个教职工都属于不同学校和单位,那我们就以学校为单位来设计和建设云平台,即教师登录云平台,直接看到的是本校的用户和应用。这样教师会感觉熟悉、亲切,又能通过添加好友的方式联系其他学校的教师,能看到其他学校的老师在一些区级应用上的信息。同时有区级应用权限的用户也能方便地通过云平台与区域内相关教师展开互动和交流。

3. 解决共性需求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我们国家的教育有统一的行政领导、统一的学校建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研活动。这些特性决定着我们的学校差别没有那么巨大,各学校之间在教务管理、班级管理、教研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度,这为区域云平台建设带来了便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区域云平台的建设,就是要把各个学校都需要的共同的功能信息化,如邮件系统、云盤、问卷、资源库、网络教研等。这样既避免各校重复投入造成浪费,又能统一数据、方便学校之间的互通和数据交换,也便于区域内的信息化交流和管理。同时,我们也鼓励各个学校把时间和资金节省出来,建设支持学校特色发展的应用和项目。

4. 以教研员为中心

平台让区域内的所有教育教学参与者都成为一个信息化节点,所有用户共同组成了一个区域内的信息化大网。在这个网络里,如果只是让用户完成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和上传下达的通知文件,始终不尽人意。教育教学工作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云平台的建设试图让区域内的教师能在网络上,方便地展开交流和组织活动。那么这么多的教师用户,如何才能让他们有序地参与沟通和交流呢?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教研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交流和学习的主要活动,区域内的教育教学交流主要都是由教研员组织的。教研员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每个教研员都有特定的学科教师团队,如果抓住了教研员,也就抓住了区域内所有的教师。因此云平台的教研活动设计,都是以教研员为中心的设计。endprint

5. 重移动端的开发

无线技术的发展让手机应用高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在手机上办公、购物、阅读,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移动时代。教职工也一样,如果我们的平台还局限于PC应用的话,就会和用户的使用习惯相悖,也不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更不利于云平台的应用与推广。所以,在设计阶段我们高度重视平行的移动应用开发,让更多办公、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能在手机上处理。

严谨试验,保障实施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项目设计阶段后,云平台的需求已经清晰起来了。精心设计的丰台区教育云最后能不能实现我们关于云的梦想呢?在经过严谨的招投标商业操作之后,就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 良好的沟通

虽然在标书里对于需求的描述都有详细的说明,但是在实际建设阶段可能都会有一些变化。一方面是软件公司的技术原因,可能不方便实现设想的效果,也可能他们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有在建设过程中设计意图的修改。这些都需要和软件公司沟通,才能保障云平台沿着既定的设计方向一步一步变成真正的产品。在我们的项目实践中,往往是信息中心的平台功能负责人和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进行对接沟通,并定期举行例会,向相关领导和人员汇报云平台项目的进展情况。

2. 严谨的试验

在产品初步成型后,我们找了几所学校试用。这些试点学校是经过讨论筛选的,呈现一定代表性,各个学段、各种学校类型都囊括在内。他们还具有信息化应用意识好、技术实力强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平台试用充分,只有经过充分积极的试用才能发现不足、提出问题,甚至是改进的意见。然后,我们根据试点学校的反馈,吸收他们的合理建议,修改相应功能,然后再次试用,循环反复到满意为止。我们相信,这样研发的平台才最贴近基层学校,贴近教师,老师们才是平台应用的主体用户,这才能体现我们用户至上的设计理念。

宣传培训,引导应用

在经历了各种测试、试运行后,我们的云平台建设的重心就发生了转移,核心工作不再是“建”,而是迎来新的阶段——“用”。如何用好云平台?让云平台的设计落到实处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也是实现云平台的核心价值所在。必须要认识到,“用好”比“建好”的工作还要艰巨。为此我们决定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确保用好云平台,促进丰台区的整体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1. 有效广而告之,做好宣传工作

虽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不怕的基础是让人能闻到酒的香味才行。我们认为应该广而告之,让每个丰台教育的参与者都知道这件事情。为此,我们通过微信群对云平台和它的移动端分别征集名称,在我们的精心推动下,大家群策群力,积极献计献策,这本身就是推广宣传。最后我们通过讨论,将丰台区云平台正式命名为“e师丰云”,取“慧聚丰云、智联共享”之意,将移动端APP命名为“丰信”,取“悦丰慧学、达信致知”之意。我们还设计制作了主题为“我们有了自己的云平台,让每一个丰台教育人都知道”的启动大会邀请函,广发微信群和朋友圈。广大老师积极响应,纷纷转发。丰台教育云平台启动大会的消息一度刷屏了丰台区教育人的手机,成为老师们热议的话题。2017年4月27日,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张洋主任轻点鼠标,开启了丰台区教育的云时代。

2. 建设管理队伍,做好培训工作

“e师丰云”面对的对象是丰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职成和事业单位的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用户群稳定、庞大。如果没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管理员队伍,是不能很好地维持其运转的。区校两级架构设计,要求每个学校或单位有自己的管理员,早在启动大会的报名回执里我们就要求每个参会单位遴选出自己学校的管理员。这样在启动“e师丰云”的时候,我们的管理员队伍就同时成立了。随后,分学段进行了管理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功能介绍、模块应用培训、权限管理、用户管理等内容。我们充分认识到学校管理员的重要性,他们除了管理云平台的任务,还肩负着培训本校教师的职责,是云平台运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信息中心制定了针对这个队伍的考核奖励办法,为“e师丰云”平稳健康地运行保驾护航。

3. 坚持推广应用,引导教师使用

宣传到位、管理员培训就绪,云平台的应用还没有进入最核心的领域。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全区教师习惯性地使用云平台处理公务、查找资料,和其他老师交流分享教育教学心得,真正地把“e师丰云”当成教育生活的网上家园。现在老师们的交流渠道很丰富、选择也多,要改变他们的信息化应用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坚持推广应用,采取一些办法吸引他们使用。

首先推广工资查询模块,吸引更多的学校启用“e师丰云”的工资查询模块,替代多年的纸质工资条。这个既方便学校会计也服务于教职工的模块很能吸引眼球,受到许多老师欢迎。我们还把丰台区的无线覆盖和“e师丰云”进行统一认证,让老师们在云平台上维护个人的教育无线用户信息,让他们感觉到云平台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还在“e师丰云”增设了赛事征集平台,凡是区内举办的赛事活动,论文、课例、微课的比赛都在平台上进行。下一步,我們将和教研员一起在云平台上组织网上教研,创建本地资源库的活动,推动老师们使用云平台。让云平台正真成为老师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伙伴,成为丰台区教育数据的数据源。

“e师丰云”的应用刚刚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了开头工作,通过“e师丰云”把丰台区教育的所有参与者联系了起来,组建了自己的云平台管理队伍,为老师们提供了许多办公教学服务,为信息化基础薄弱学校提供了一个新的起跑线。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e师丰云”只是丰台区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比如,学生应用还没有解决,本地资源库还只是个框架,市级资源还只是简单免登录访问,资源的元数据没有进一步整合,网络教研才开始萌芽,距离真正助力教研、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无论如何,“e师丰云”的建成和使用都是我区教育信息化征程的一次飞跃,正如启动大会邀请函所言,开启了丰台区教育的云时代。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丰台区教研信息化
丰台区各级工会为防疫一线送上“娘家人”慰问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北京市丰台区超声质控调研分析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北京市丰台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