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过红色旗帜 完成未竟事业

2017-12-06廖金源

中国扶贫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甘祖昌水利厅工作队

廖金源

天高云淡,山黛水碧。一条条柏油马路蜿蜒迂回,一幢幢小洋楼鳞次栉比,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如诗的画卷徐徐铺展……如果不是之前已知这是一个贫困村,人们定会以为进入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别墅小区、富裕小镇。

这就是沿背村,国家级贫困县江西莲花的一座小村庄,江西省水利厅定点帮扶的贫困村。

红色水利开启新征程

曾经,有一位农村伢仔,参了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并当上了将军。然而,他却主动请辞回家乡务农,带领乡亲改变落后面貌。这位将军名叫甘祖昌。1905年3月甘祖昌出生在江西莲花县沿背村,1927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历经战火洗礼,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甘祖昌將军解甲归田,带着家属从新疆回到莲花老家当农民,被誉为“农民将军”。

回到莲花老家,甘祖昌扎根农村、服务群众,在带领乡亲们战天斗地、建设美好家园的艰苦奋斗历程中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而这一切又是从农田水利开始。他带领村民开沟挖渠,改造600多亩水田,亩产粮食提高了500公斤。他跋山涉水勘测地形,为村里修建了3座水库,使800亩望天田亩产翻了一番。他依形描图,在穿村而过的南溪河上建起了多座各具特色的陂坝。他和技术员一道谋划修建水电站,让村里家家户户装上了电灯,彻底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淡泊名利、艰苦奋斗,一生为党、一心为民”。这就是甘祖昌精神。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2015年9月,江西省水利厅扶贫莲花工作队进驻沿背村,正式接过传承了60年的“甘祖昌精神”的接力棒。

彼时的沿背村,共有558户、1968人,其中贫困户111户、281人。村基础设施薄弱,没有村级集体经济,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3200元左右,是一个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

甘祖昌将军毅然返乡,风雨沧桑,孜孜以求,不就是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帮助村民摆脱贫穷生活吗?然而,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省水利厅一接过军令状,便擂响了鼓,挥起了旗。擂响的是甘祖昌为人民服务的鼓,挥起的是甘祖昌精神这面旗帜。驻村工作队经过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决定依然从农田水利入手,开启沿背村脱贫致富之路。

浇筑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彻底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投资100万元实施南圳渠道加固、将军渡槽改造、节水灌溉等项目,让一渠清水畅流田地每个角落。投资60万元加固南溪河堤坝,保两岸安然无虞。驻村工作队一入驻沿背村,就号脉开出了第一单药方。

但这些不是抛砖引玉,而是四两拨千斤。按照《省水利厅定点帮扶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三年扶贫规划(2015—2017)》,一年要有起色,三年要见成效,沿背村将成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乡村旅游示范村、脱贫攻坚先进村、生态文明试点村。

“特色+”打造扶贫产业新模式

1968年,甘祖昌将军大胆起用因家庭成分是地主而被“清洗”的建筑工程师刘乃基,创造了“一座桥变十二座桥”的故事。今天,驻村工作队带领沿背村群众,转观念激活力,以敢于担当的精神,不断创新产业扶贫形式。

他们发展“水利+”,向传统水利要绿色生态。结合南溪河水生态修复工程,打造沿河风光带,创建水生态文明村。结合水土保持项目,扶持村民创建生态示范经果园,帮助解决了高效节水灌溉经果林地约180亩,扶持23户贫困户种植金砂柚110亩。

他们发展“红色+”,由一抹红发展成一片红。筹建甘祖昌干部学院,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莲花一支枪纪念馆、贺国庆烈士墓、甘祖昌将军陵园、甘祖昌龚全珍事迹陈列馆、刘仁堪烈士故居等红色景点串联起来,既有红色微党课、访谈互动式党课、红色教育采茶剧、红色情景剧,又有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办学模式。

他们发展“特产+”,将单打独斗的乡村特产打造成规模经济。成立红沿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民宿接待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村民对空闲房间进行标准化改造,经营民宿,实现在家就业。成立将军情土特产公司,利用外来学员多的有利条件,统一收购村民的土特产,统一包装,对外销售,帮助村民增收。

他们发展“公司+”,引导农户参与公司经营。2016年,引入浙江东阳养殖大户,在湾前建设了110亩石斑鱼养殖基地,村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养殖基地的生产与分红。2017年,引入120亩皇菊种植项目,贫困户既可通过劳动获益,又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与种植公司合作,获得分红。

一个个简单的加号,加的不仅仅是技术、特效,加的更是群众的信任和民心。

激发潜能创造脱贫新功能

“2017年,我们争取县统筹项目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甘祖昌干部学院建设及村庄整体改造提升。”江西省水利厅挂职莲花县副县长、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彭冬水说。

“我们不仅筹建了甘祖昌干部学院,而且对通村道路进行改造,绿化亮化,对将军旧居将军广场、贺国庆烈士陵园、议事坪等红色景点进行了改造提升。”驻村工作队副书记王明补充说。

的确,如今的沿背村,环境优美、村容整洁,鸡鸭追逐觅食,清澈的小河里鱼儿悠然地游着,人们踩着音乐节拍跳舞……

走在沿背村的小路上,你能看到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受到这里处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朝面貌变,源于扶贫功。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沿背村山变了,水变了,人也变了。

民宿户主谢根能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建了一幢三层高的新房。现在儿子儿媳都在外面打工,他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充当脱贫致富的先锋。

彭冬水跟我们算了一笔账:谢根能家现在拿出4间房做民宿,每个月每间房收入500多元,4间房就是2000多元,一年下来就有20000~30000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沿背村共发展民宿35家,共接待6000余学员入住,仅2016年10—12月就实现营收118万元,村合作社收入38万元,民宿主户均增收3.3万元,有力带动了村民致富,提高了村集体收入。

2017年,驻村工作队帮助贫困户邓承福申请到了4万元产业扶贫贷款,养牛4头、鹅200余只、鸭1000 余只、鸡100余只;帮助贫困户甘奇云申请5万元产业扶贫贷款,建成养殖基地,养牛2头、鸭500余只、鸡500余只。

群众的潜能是无穷的。彭冬水告诉我们,下一步将积极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坚定村民脱贫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目前,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正帮助贫困户打造水保油茶基地和猕猴桃基地。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两种形式的大棚基地。一是采取与专业公司合作的形式,建设高标准农业大棚基地,分区种植瓜果蔬菜,为村里培养技术人才;二是建设简易大棚基地,支持村内贫困户、致富能手发展特色观光、休闲采摘种植。

在谈到未来沿背村的产业发展时,彭冬水信心满怀地说:“重点打造‘两色:一是红色产业链,充分挖掘村内红色资源,围绕创建甘祖昌干部学院,按照‘基地+村组+村民模式,共同推动基地发展和村组、村民致富;二是绿色产业链,做足生态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按照‘高效、优质、高产和典型示范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果业、养殖业。”

映日荷花别样红,沿背村明天更美好!

(作者单位:江西省水利厅办公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甘祖昌水利厅工作队
“给后代留下革命传家宝”
水利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大会等
甘祖昌将军的“遗憾”
唯大英雄能本色——谈采茶戏《将军还乡》甘祖昌人物形象塑造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河南省水利厅2016年新任领导成员
省水利厅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