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节化控制对提高调配安全性的作用

2017-12-06朱文靖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调配医嘱批号

朱文靖,邱 季

·药房·药事管理·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节化控制对提高调配安全性的作用

朱文靖,邱 季*

目的通过发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并加以控制,以减少差错。方法我院PIVAS通过设计药品批号的目视标识、物品定位标识、规章制度壁挂式,按类别、分步骤医嘱审核,细化批次调整,并设计高危药品成品输液标识、非整支用量标识、退药标识,细化药品管理以及采取信息化交互手段等举措,以提高工作质量。比较实施细节化控制前(2014年7-12月)与实施细节化控制后(2015年1-6月)调配差错率的变化,评价相关措施的成效。结果PIVAS工作中细节化的控制,使差错率由实施前的0.497/10 000降低到实施后的0.128/10 000。结论关注PIVAS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可以优化PIVAS工作中某些环节,降低调配差错率,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节化控制;调配

0 引言

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工作已成为当前医院药学工作的热点问题,而保证静脉用输液的安全更是PIVAS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和责任。PIVAS工作具有高风险、高强度、节奏快、环节多、工作繁琐的特点,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将工作做精做细是决定每一个PIVAS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为了减少差错事故,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并逐步改进和完善。我院PIVAS于2014年7月开始实施细节化控制,减少调配差错,效果显著。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总结、统计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调配差错,分析比较实施细节化控制前(2014年7-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6月)的PIVAS调配差错率。

1.2 方法

1.2.1 药品批号的目视标识 众所周知,每个PIVAS各个批次药品均以不同颜色药筐区分,我们利用此目视标识方法,对药品的批号进行标识。摆药准备区药架上脱去外包装的药品以蓝色药筐盛装,若同一药品存在2个及2个以上批号,则较早批号药品置于橘色药筐放于该药品规定位置的蓝色药筐中,提醒当日摆药人员优先使用,以此减少药品批号,从而解决批号混乱的问题。各批次调配结束后,有专人整理摆药筐,将同一颜色摞成一堆置于摆药推车上,以便下午摆药;否则各种颜色药筐混杂在一起,需要摆药人员重新整理而耽误摆药时间。

1.2.2 物品定位标识 PIVAS使用的物品较多,如果摆放无序杂乱,将严重影响调配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定位标识是PIVAS保证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即固定物品的摆放位置。例如每日冰箱药均只先拿取输液后置于打包区,待次日早晨临配前,再由药师从冰箱中拿取药品。冰箱药定位放置曾发生1例差错,即一新进工勤人员因未熟悉PIVAS工作,而提前将只放置输液的冰箱药打包后分至盛装各病区的送药箱中而直接送至临床。因此,PIVAS设计“各批次未摆放冷藏药品输液暂存处”的标识,将仅存放输液而未摆药的药筐放于此处。调配间各物品更需定位存放,如未拆包装的无菌注射器固定摆放在治疗推车底层,便于调配时拿取,而已用过的注射器则置于专用垃圾桶内;故PIVAS治疗推车底层贴有“未拆包注射器存放处”的醒目标识。操作台上的消毒棉签、砂轮、输液、药品等需摆放整齐,如消毒棉签不可置于回风槽内,否则影响回风量;因而PIVAS调配间内张贴“不可阻挡回风槽口”的提醒标识。未调配药筐放在治疗推车上,已调配药筐放在传送带上,避免了重复调配的可能。调配间内各物品定位存放、及时清场具有重要意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药品调配的安全,减少了调配差错。

1.2.3 规章制度壁挂式 将主要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工作流程等用简洁的语言图示化,做成壁挂,分别黏贴于各工作区域的醒目位置,便于工作人员遵照执行,并相互监督。

1.2.4 按类别、分步骤医嘱审核 我院PIVAS每天对电脑自动提取新生成医嘱进行审核,主要分三步,第一为打印标签之前,该岗位药师结合合理用药软件对临床开具医嘱先初步形式审核,过滤非静滴医嘱、时间错误医嘱、临时医嘱和未成组录入医嘱等;第二为审方药师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物手册、学科指南或专家共识、参考书及相关文献等,对已通过形式审核的医嘱逐条进行合理性审查,包括剂量、浓度、溶媒、频次、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作用、适应证、禁忌证等;第三对于下午执行的少量新医嘱,如新入院患者、欠费恢复、调整治疗方案的医嘱也一一审核,不遗漏任何一条医嘱,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沟通,待医师修改医嘱后方予调配。除此之外,对于高危药品医嘱再进行单独审核,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1.2.5 细化批次调整 我院PIVAS的输液批次先由电脑根据医嘱使用时间自动生成,而后打印标签药师再根据时辰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静脉输注液体总量等知识进行再调整。一般按用药原则进行批次分配,如抗生素、激素、止疼药、止血药一般分在第1批;用法为q6h、q8h或q12h的输液大多分在第1批[1];第1批输液体积一般内科分配200 mL左右,外科控制在250 mL左右,以免输液积压影响药物稳定性和疗效。

1.2.6 调整输液顺序 批次分配结束,即可进行输液顺序的调整。对于接瓶续滴组间有配伍禁忌的及有特殊要求的,用序号①②③等标注在输液标签上。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接瓶续滴易产生浑浊[2],故不可连续输注。例如:呼吸道感染且喘息较为严重患者的输液顺序:①抗生素②平喘药③止咳化痰药;化疗患者输液顺序:①抗过敏药②保护胃黏膜药③止吐药④化疗药。化疗药物之间也存在严格的输液顺序,如:①紫杉醇②顺铂,若给药顺序相反则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骨髓抑制[3]。通过以上合理的批次及输液顺序调整,既确保了患者输注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又缓解了调配人员因第1批时间紧张带来的调配压力。

1.2.7 高危药品成品输液标识 为降低高危药品差错,我院PIVAS高危药品成品输液标签打印后,药品名称前有“▲”标识,以提醒药师摆药、调配及成品复核环节注意核对。外包装以红底印有“高危药品”黑色字样的包装袋包装并封口,该包装标识易于辨别,促进了用药安全。有研究表明,输液标签上的警示性标识,可规范病区成品输液的使用,大大保障输液使用安全[4]。

1.2.8 非整支用量标识 对于非整支药品,除电脑系统自动生成输液标签药品数量旁“◆”标识外,还需人工做2处标记处理,以降低差错发生。第一,摆药核对药师在标签上相应内容处做 “下划线” 标记,起到再次提醒调配人员的作用;第二,调配人员调配结束后再做“△” 标记,表明已按医嘱用量调配,同时可提醒成品输液复核药师检查余液情况,从而确保非整支药品剂量准确。

1.2.9 其他 退药标识:凡是未出科的退药,药师均需在该组输液标签上做“×”标记,而后置于退药处;若不做标记直接放于退药处,则很可能被误认为是新医嘱而重新摆药或误传入调配间调配而造成药品浪费。对于出科的退药,不接收冰箱药品,而普通药品则需科室填写退药申请单和退药处方,并且药品批号需与中心现有药品批号一致方可接收,以确保药品质量。

细化药品管理。药品库存管理:我院PIVAS设有药品二级库房,保证各类药品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提高库存周转率,当库存药品不足或快断货时,估算药品用量,提前在医院内网发通知,以提醒临床及时更换药品,确保临床用药。每日药师打印标签前,均要浏览药品库存,避免因库存不足出现只有大输液而无药品的情况。药品批号和效期管理:药品批号和效期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原卫生部颁布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标准操作规程》[5]中的摆药注意事项要求:“摆药时,确认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种药品的批号相同”,因此,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脱包前,先查看零药架药品批号并抄录,而后再结合脱包室中药品批号,若为同一批号则拆除小包装,若非同一批号则临用前按需脱包。第二,建立混批号药品登记本,当领入药品更换批号时,而前一批号药品仍有少量剩余,如医嘱用量为5支,前一批号只剩1支,新批号则需使用4支,此时需将该患者信息做记录,并提醒临床护士多给予关注。第三,药品批号、效期实行专人普查,每周1次,责任到人;同时成品输液扫描人员亦要关注效期,组长负责监督检查,以杜绝过期失效药品。

信息化交互手段的应用:我院PIVAS不仅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设立值班岗位,在工作时间与大家面对面沟通交流,而且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由每日值班人员将第2天工作量手机短信发给第2天早班人员,以此通知上班时间及工作时需注意问题,早班人员再通过qq群或微信群转发,此种方式根据工作量调整上班时间,灵活机动,方便控制,大家乐于接受。同时大家也通过这个信息化的平台,对工作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除探讨工作之外,大家还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业余活动,讨论活动内容和细节。这种全员参与的互动方式,不仅点燃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而且使PIVAS这个集体更具有凝聚力。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我院PIVAS对实施细节化控制前(2014年7-12月)、后(2015年1-6月)的各个环节差错发生情况及调配差错率进行了统计,详见表1和表2。由表1可见,实施细节化控制前,PIVAS的差错主要集中在打包、退药环节。实施细节化控制后,各类型差错均明显下降,其中批次分配、贴签、摆药、送科室的差错均降为0,效果显著。由表2可见,实施细节化控制后,调配差错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施细节化控制前后差错分类统计结果

表2 实施细节化控制前后调配差错统计结果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5

3 讨论

众所周知,PIVAS的核心工作即确保合理用药及成品输液质量[6],而围绕这两个方向,我院PIVAS从细节着手,从微处着眼,通过细化各类标识,细化工作流程,细化药品管理及信息化交互手段等,使调配差错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段元青[7]运用细节思维管理法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使规章制度等趋于完善,保证了成品输液质量。

细节化控制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着眼于实际工作的细微处,全面优化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降低风险性、提高工作效率。它建立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将常规工作格式化、程式化,并强调执行力[8]。细节决定成败,我院PIVAS从细化医嘱审核、批次调整到输液顺序的调整,实现了跨越性的一步,输液顺序标注于输液标签上,提醒护士按标签标注规范使用。尚清等[9]开发的PIVAS信息系统,实现了医嘱用药批次自动划分,精准设置用药顺序,极大促进了临床安全、合理、及时地使用药物。这将PIVAS药学服务从医嘱审核及提前干预、药学监护下的混合调配延伸到成品输液的使用环节,延长了药学服务链,实现了全程化静脉用药监护,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有效。

细节化控制要求人人参与,及时发现工作中各种细小的缺陷和不足,以深化质量管理的内容,从而使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的发生。PIVAS管理工作应重视局部、细节的严格控制[10],在今后的实践中,药师应秉持着将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的工作理念,用细节化控制推动工作质量的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药学服务。

[1] 李静,范静,孙伟,等.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实践[J].中国药房,2015,26(13):1865-1867.

[2] 王晋予.头孢类抗生素与盐酸氨溴索配伍禁忌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5):78-79.

[3] 黄献川,谢丽君,黄惠娇.医院抗肿瘤静脉用药的合理配置与使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8):746-748.

[4] 罗利雄,李勇涛,沈向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标签警示标志的设计与应用[J].医药导报,2014,33(1):133-135.

[5] 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S].2010-04-20.

[6] 张旭,吴晓彧,汪宇.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实践[J].中国药房,2015,26(10):1373-1376.

[7] 段元青.细节思维管理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微粒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5):694-698.

[8] 张东肃,张征,刘丽宏.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实践与展望[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155-159.

[9] 尚清,连玉菲,任炳楠,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安全信息体系的构建及分析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7):1505-1509.

[10]王明辉,张艳华,赵明月.我院静脉药物调配工作持续改进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5,26(4):512-514.

Effectofthedetailedcontrolof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onenhancingsafetyofdispensinginourhospital

ZHU Wen-jing,QIU Ji*

(Department of PIVAS,Hefei Binhu Hospital,Hefei 23006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work details of the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 and how to control th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rs.MethodsThe following measures were taken to improve the working quality in our hospital:creating visual mark of drug batch number,object position mark and wall-mounted regulations;checking doctor′s orders according to category and by steps;making a detailed batch adjustment;creating marker of finished high-risk product infusion,marker of incomplete dosage and marker of drug withdrawal;making a detaile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information-based interactive methods.The error rates of dispensing before (from July to December in 2014) and after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5)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tailed control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errors decreased from 0.497/10 000 to 0.128/10 000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tailed control in PIVAS.ConclusionFocusing on the work details in PIVAS can optimize some link of work in PIVAS,reduce the error rate of dispensing,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intravenous medicatio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Detailed control;Dispensing

2017-04-16

合肥市滨湖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肥 230061

*

10.14053/j.cnki.ppcr.201711031

猜你喜欢

调配医嘱批号
一种JTIDS 信号批号的离线合批方法
养猪饲料巧调配
大气调配师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医学科技期刊中药品生产批号标注探析
遵循医嘱
中药材批号划分与质量管理
调配工人
张馨予调配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