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忧虑与困惑的书写
——评欧阳黔森中篇小说《村长唐三草》

2017-12-06向笔群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村官村长村民

向笔群

忧虑与困惑的书写

——评欧阳黔森中篇小说《村长唐三草》

向笔群

欧阳黔森是当下中国文坛比较接地气的作家,近些年发表和出版一系列自己生活视野的文学作品,除在“历史题材”与“红色写作”领域写出令人惊喜的作品之外,而且还关注现实,把自己的笔深入黔中大地,书写着乡村人物的悲喜。近年在《山花》发表同时被《.小说选刊》选载的引起读者关注的中篇小说《村长唐三草》就是典型例证。

《村长唐三草》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故事也不离奇,但是作家从黔地真实的乡村生活中,抽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干部形象唐三草作为小说的书写对象。唐三草本身是当地一个文化人,好不容易经过努力才跳出农门——从民办教师转成正式教师,按照一般乡下人常规的生活状态,将从一到底,完成一个普通人的生存方式。而唐三草却见当地缺少村主任人选时,主动放弃吃“皇粮”而回村里参选村主任。尽管没有当年《乔厂长上任记》之乔光甫的悲壮,但是作为一个乡村人物也需要多少勇气。唐三朝当上村长之后,尽心尽力地抓好乡村经济和乡村发展建设,但遇到来自各方面困难和阻力,产生忧虑和困惑,但他却义无反顾地在自己乡土勾画着乡村的抒情诗,使经济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景象,最后却在村民诬告中无奈选择“辞职”。

写作的最大成功在于发现和关注,发现别人没有关注的人事,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与立场。欧阳黔森从人们不经意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写作出口,表达作家对乡村这片土地的关注。当下,很多表现乡村底层生活的文学作品总是走向极端,或者说对立。不少书写乡村的作品都浮光掠影表现一些现象,很难深入乡村的内部,使乡村的书写成为“纸上文学”。谢有顺认为:“文学的日趋贫乏和苍白,最为致命的原因,就是文学完全成为了纸上的文学,它和生活现场、大地的细节、故土的记忆丧失了基本的联系。”描写当下农村生活小说,容易在底层叙事的框架下虚构或者制造某种对立,或者简单地歌颂某种好人好事,这两种倾向其实都是不接地气的表现。当下农村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是不能用简单用抽象来书写。需要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和把握。“欧阳黔森的《村长唐三草》是接地气的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新时期的农村干部形象,唐三草的忧虑、困惑明显地带有这个时代的特征,唐三草的苦涩,也是当下农村的难题所在。小说写出了生活的底色和社会的亮色,这亮色来自于对对生活的信心和责任。”《小说选刊》的前言对《村长唐三草》进行客观评价,一语中的道出了欧阳黔森书写乡村底层生活的创作突围,他的写作完全靠生活底子和思考而写作。如果要有效地找到乡村底层叙事的经验和突破点,那么往往来自于作家的生活底色。

唐三草是个有一定文化的乡村底层知识分子,小说开始就勾勒出唐三草这个传统知识分子形象。唐三草其实不是叫唐三草,叫唐万财,乡村经济大潮冲击了他的家庭。当民办教师时自己的老婆外出打工跟别人跑了,然后他干脆跟老婆离婚。“离了婚的那一年,桃花村的学已经撤销,合并到了竹菁乡中心小学。唐万财教书由于教书教得好,转成了一名公办教师,工资也高出了许多,当然离那个良好的愿望还比较远。”

作品中没有具体表明“那个良好的愿望”究竟是什么,作品巧妙地设置一个阅读悬念,给读者打一个伏笔。从作家的叙述中,唐三草做人的基调一一凸显。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在唐三草身上体现。当他的生活有好转时大家劝他再找一个女人时。

“唐万财说:不行。”“为什么?”“唐万财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当他的前妻被人抛弃回乡之后。”“大家见俩人都是单身,就有人劝唐万财说破镜重圆也是好事。”“唐万财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唐三草在现代语境下还保留乡村传统文化精神。唐三草这个人物形象就立了起来,克服单一的线条的人物形象的创作,一个鲜活的立体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人人都有有本难念的经!”道出真实唐三草对人生的理解。

小说中的桃花村是当下黔中乡村生存的缩影:大量青壮年人外出,稍有知识文化的人都不愿意留在家乡,使一些乡村变成空巢,与城市相比,和东部发达的农村相比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贫困地方选一个村长十分困难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作家就是从这种现实找到了他与这片土地的联系与焦虑。农村发展快,需要车头带,农村连一个领头人都找不到就是一种乡村发展的焦虑。在经济大潮面前,人们都变得现实,把自己的行为与经济挂钩作为人生常态,社会把经济作为衡量工作的尺度:“村委会主任,在比较发达的地区,肯定有人抢着当。在桃花村这个穷山恶水之地,五年以前的命运人愿意当的。这个村委会主任在村民的眼里,就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前几年的工资才一百二十元,虽然后来增加到了四百元,仍然这个苦差事,谁也不愿意干。要是谁被提名为候选人了,这个人必定到处骂娘,最终目的是要骂掉这个候选人。”

这个现实,广大农村比比皆是,作家从这个乡村现实中找到自己创作途径,把自己的思考融入乡村的发展之中,表现出作家的忧虑和关怀意识,就使他的作品接了地气。在种现实中,一个有文化乡村之子唐三草主动要求担任村委会主任。让人看到乡村中还有一些具有担当意识的文化人敢于挑起农村发展的重担,也让人看到一丝希望。但在唐三草主动提出选村长的时候,却也开始就出现一种阻力,不仅仅是来自村民,就是当地的村支书也表示出一种传统思维模式。现代与传统思维的冲突也不可避免。可见乡村发展十分艰难,就是在这种艰难中,作家让一个具有乡村担当的文化人唐三草出场,隐含作家改变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文化的改变,也就是先从观念进行改变,才会有所发展。贫困乡村发展的根本因素在文化思想转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农村建设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广大的贫困乡村需要文化和思想,思路决定出路,这是农村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传统的乡村文化语境下,当唐三草主动放弃教师职业而选择参选村长时,不仅当地的群众不理解,支书也不理解。但乡政府的领导却支持他,让他的任职有了实质性的转机。“支书摸了摸唐三采的额头,说,兄弟你没有病病吧!唐三草说,你才有病。支书说,你有一千多工资吧?唐三草说,是。支书说,你知道村主任的补贴吗?唐三草,知道,一百二十元。支书说,你有病还是我有病,一目了然嘛!”从支书与唐三草的对话就可以看到,传统的乡村文化的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一般而言,乡村人把吃“皇粮”,看得至高无上,而把主动放弃吃“皇粮”认为不正常。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乡村文化的主导,仍然占据着乡村,连主导乡村的村支书也是传统文化行为方式,唐三草作为农村的建设涌现的新人,在思想行为方面与传统产生冲突,也就为后来唐三草的人生、乃至工作的困惑留下的伏笔。“乡领导急忙接着支书的话说,我看你这个同志才有病,三草同志很正常。说着盯着支书直摇头,又说,你是有心病,你怕什么?桃花村是偏僻了点,是贫困了点,现在国家不正在加大扶贫力度吗?有三草这样有文化有经验的人,与你搭班子,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唐三草回村里务农的消息,一下子在竹菁乡境内炸了锅似的,一时沸沸扬扬。有人说唐三草真的草,有的人在猜测他暗恋学校的某个女老师得不到,变成为了花痴什么的,又有人说乡领导大哥的女儿想进学校教书顶了他等等,反正乡村都是他的负面信息。”作品没有回避乡村传统文化对新的思想的阻力和扼杀,如果唐三草是一个没有胆识的人,很可能就被乡村的某种舆论所左右,最后缴械投降。这是一个乡村发展面临困惑的问题,而唐三草却能顶住这些压力,主动担任村长,确实是乡村人物的亮点。唐三草在选举过程中高票当选村长。出现了三个“前所未有”“一是在乡村出现选举的前所未有的阵容,二是全村在家的年满十八岁的群众都参加了投票,而且是全票当选,三是候选人唐三草自己投了自己的一票。”唐三草的当选化解了几个被被村支书劝回来参选村长的候选人,他们在离乡之前还请唐三草喝了一顿酒。显然从这些乡村叙事之中,看到乡村干部真实的现状。当村支书送那些自己请会来参选的村民时,而唐三草却没有听村支书的去送。“唐三草说,脸是拿来人哄的,你给他们脸,他们给你脸了吗?”从中可以看到唐三草秉性,他是一个有性格的人,正因为有性格,才做出与常人不同的选择。他经历了女人背叛他逃跑的打击,以他与别人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他当上村长之后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桃花村的问题——没人愿意当村长的问题。“这一次,唐三草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桃花村委会主任的问题,这个问题太大了。唐三草以前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属于解决了与他自己相关的问题,这一次不一样了,桃花村村主任这个问题不是闹着玩的,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与支书一起带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并最终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唐三草比谁都明白,一届五年就是要脱贫,后来是事实也证明,他担任村长的五年确实也让桃花村脱了贫,这是他的功劳。由于他上任之后的一些举措,赢得了村民们的尊敬,大家更喜欢叫他村长。首先他和村支书扭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地改变桃花村面貌。种植桃树,治理水土流失,发展乡村经济,开发桃花谷、在荒地种植花椒增加村民的收入等,大办乡村的经济,表现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的不凡能力。

只有文化才能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作为一村干部,认识到这一点。“唐三草说的军师就是大学生村官,这村官有文化见识广点子多,可村民觉得他戴个眼镜文绉绉的没有胡子就心里不踏实。这是因为村里歇后语叫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于是唐三草给村民们解释做工作。他知道,自己有实践,而大学生村官有理论,可以互补。”与大学生村官一起谋划桃花村未来的发展之路。一方面有自己施展的抱负,另一方面也没有脱俗,和普通村干部一样喜欢喝酒,同时也赌酒,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唐三草,作家没把唐三草作为传统优秀人物的高大全形象塑造,而是从生活的本来出发,把一个乡村的新人写得鲜活。与大学生村喝酒,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酒量;把在打工的村民号召回来,办起了乡村生态旅游,为村里修公路,与耍横要价村民罗小贵喝酒,最把罗小贵喝进了医院,导致了一场群体事件,遭到乡党委政府的批评。而且以乡村的形式解决当下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乡村特有手段摆平了事态的恶化,表现一个村干部特有的智慧。表面上看来有些出格,实际上是乡村生活的一种无奈选择。

小说写得接地气,与乡村的真实生活相融。作为一个有一定文化的村干部也不能免俗,喝酒作为一种乡村生活的仪式,遇到高兴或者不愉快的事情就是喝酒,特别与大学生村官他喝大酒时的对话之后感受十分真切。大学生村官对乡村的理想充满乌托邦式描绘:“在村庄弥漫中有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在田间耕作的黄昏后有一对对夫妻愉悦地回家,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在小院子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人围爱小桌子上温馨地吃饭……村官像在咏一首大地的抒情诗,听着听着,唐三草热泪盈眶,他说,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我们去实现第一个梦想吧,把桃花村小学要回来。村官说,好,我们共同努力!唐三草说,实现了,我们大喝一场,不醉不归。”

唐三草恢复了桃花村小学,让村子里小孩有读书的环境。作为一个村干部,应该具有一种先见之明,乡村改变的根本问题,就是文化教育问题,如果没有教育的改变,乡村改变永远是一句空话。这是唐参草也有自己改变乡村的理想,但现实却又常常让他的理想时刻变为泡影。“唐三草拿的是四百块的工资干的却不少四百块的活。”作为一个村主任能急群众之所急,想为当地村民所想,在当下的村干部之中属于楷模。

当唐三草因工作方法粗糙导致不良后果后,乡干部到桃花村召开村支两委座谈会时,他的表现出人意料:“他却讲春耕,讲秋收,讲退耕还林,讲保护水土,讲招商引资,讲科技扶贫……这与唐三草的性格一脉相承。同时也凸显了他的智慧,让人感到十分真实。乡干部说,我这次来,一是调研,二是要批评唐三草同志的方式方法,万一出了人命,事情就出大了。唐三草说,是危险,了解的说是喝死的,不了解的可能是我害死的。”一个乡村干部的形象写得十分接地气:真实而可信,采用吹“枕头风”办法解决村子里的问题。“领导说,这么吹的?唐三草说四个字,一硬,二软,三吓,四情。所以他最后那一横,在我一声兄弟中就横不下去了。我老婆把风咋带的,他老婆又把这个风咋带给他的,我也说不清楚了,反正她们女人吹风比我们男人强。”

计划生育是乡村一项最难做最具体最辣手的工作。尽管唐三草运用朴素而易懂语言说明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举分田的例子说明,大家都说听懂了。“确实大多数人懂的,有些懂了却做不懂的事。超生现象层出不穷。有的人是认为人多力量大要多生,有的人是因为重男轻女要生。对付计划生育干部的办法他们有的是,有些村民成双成对出山打工,回来时,钱没有少带,娃娃也没有少带。甚至有害带两个三个的。有的生了儿子,就不当超生游击队了,生了姑娘的,一有机会又跑了。”唐三草认识到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他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但是在落后的乡村谈何容易?唐三草的辞职与村民吴老三有关,吴老三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牢牢地扎在他的脑海:“生了三个姑娘之后,又带来了一个姑娘,是桃花村里的重点计划生育对象。唐三草仍然以乡村方式与他喝酒最后解决了问题,去医院结扎了,之后产生了后悔:狗日的唐三草,中了他的招,老子有口说不出,他让我吴家绝了后,这个仇一定要报。”吴老三就向有关部门写检举信,“列举了唐三草的很多罪名,无非就是贪污啦。以权谋私啦,乱搞女人啦!”吴老三又找几个朋友到乡场闹,同时围攻乡政府。此时唐三草没有回避退缩而主动站出来解围,承担责任,逼退了吴老三花钱请来闹事的人,平息了一场恶性事件。“他想向党委书记汇报情况时,说吴老三这个长期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我个人受点委屈也不算什么。”唐三草的言行让他这个村干部形象更为丰满。“他为当地计划生育解决了一大难题,不仅没有受到表扬,相反还被写检讨,接受组织调查事件的真相。唐三草在困惑中了写一万字的检讨书,还附了辞职报告。”让我们看到一个有理性抱负村干部的悲剧色彩。但是他一个有理想与个性的人物,有自己谋划,决定以退为进,在和村官副乡长、支书喝大酒中道出他的内心世界:“你们想,领导咋个不知道,我这个村主任是村民选的,还得要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我辞职。”尽管唐三草有忧虑、有困惑,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超越一般村干部的思维与境界。

唐三草的忧虑与困惑,其实就是作家对当下乡村发展进程中的忧虑与困惑。作家书写乡村,目的就是表达作家对乡村的关注。作品最后重温村官副乡长那首大地的抒情诗,无疑,这是唐三草在困惑中对乡村的希望,当然也是作家对乡村真诚的祝福与希望。

【注释】

[1]欧阳黔森.村长唐三草.山花[J].2012.11A

[2]欧阳黔森.村长唐三草.小说选刊[J]2012.12

[3]谢有顺.重申散文的写作伦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2006-2007)[M].作家出版社2008.3

[4]前言.阅读与阐释.小说选刊[J]2012.12

(作者系贵州省铜仁市铜仁学院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杨 林

猜你喜欢

村官村长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个性“村官”都特立独行?——不,他们有诸多相同品质
原因
丢羊
我只是个村官
一叠钞票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