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与开放引流治疗乳腺脓肿临床比较

2017-12-05柏立山杨惊雷卞栋

淮海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脓腔哺乳期引流术

柏立山,杨惊雷,卞栋

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与开放引流治疗乳腺脓肿临床比较

柏立山,杨惊雷,卞栋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与开放引流在治疗乳腺脓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行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28例,行开放引流28例,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及脓肿复发率。结果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开放引流组,2组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乳腺脓肿的治疗,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相对开放引流创伤更小、换药次数更少,恢复更快,切口更为美观,患者痛苦明显减轻,值得在临床推广。

乳腺脓肿; B超引导;置管引流;开放引流

乳腺脓肿好发于哺乳期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化脓及高热,不仅给哺乳期妇女带来无尽的痛苦,也给婴儿的喂养造成较大的影响。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切开脓肿行开放引流,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换药次数多,且换药时疼痛剧烈,恢复时间长,切口愈合疤痕大,严重者疤痕挛缩改变乳房的形状[1],影响美观,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在治疗脓肿方面应用广泛,本文将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在治疗乳腺脓肿方面与开放引流术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科56例乳腺脓肿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其中奇数号行开放引流术(开放引流组),偶数号行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术(B超置管引流组),开放引流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B超置管引流组均同一医师独立完成。2组患者均为哺乳期妇女,年龄20~35岁,均为单侧乳房脓肿,发病时间为哺乳期0.5~6个月。乳腺脓肿诊断标准:患者有乳房疼痛、红肿、硬块,伴及不伴有畏寒、发热,查体可扪及肿块伴或不伴波动感,乳腺B超可见脓肿形成。

1.2 方法 仪器:用德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11.0 MHz。引流管采用14Fr(4.83 mm)清水性涂层猪尾巴引流管。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脓肿最下边缘为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后,B超引导下用注射器穿入脓腔,抽取部分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取猪尾巴导管进行穿刺,在B超引导下穿入脓腔,达到预定深度,拔出引导针,拉紧固定线,尾线缠绕在引流管接头上,卡上卡扣。将猪尾巴管缝合固定于皮肤上以防滑脱,纱布覆盖穿刺部位,猪尾巴导管尾端接抗返流引流袋。对于多房性脓肿,可在B超下探及脓腔内隔膜样组织回声,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在穿刺时可以穿刺点为中心适当旋转搅动,从而打开分隔融合脓腔[2],术后第1天开始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经猪尾巴管冲洗脓腔至冲洗液清亮,每天1次,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停止冲洗,穿刺点每3天换药1次,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改用敏感抗生素,抗生素应用1周。开放引流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全麻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根据脓肿部位选择不同切口,乳房下缘脓肿取乳房下缘弧形切口,乳晕周围行乳晕边缘弧形切口,其他部位取脓肿最薄弱处放射状切口,切开后取部分脓液行细菌培养+药敏检查,用手指探查脓腔并钝性分离脓腔内分隔,脓腔内填塞凡士林纱布,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每天1次,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根据药敏结果改用敏感抗生素,抗生素应用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及脓肿复发率等效果。术后24h切口疼痛比较根据VAS疼痛评分: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 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处理,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比较: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开放引流组轻(P<0.05);2组术后换药次数的比较:B超置管引流组明显较开放引流组少(P<0.05);2组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B超置管引流组明显较开放引流组短(P<0.05);2组脓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超置管引流组拔管愈合后基本无疤痕,开放引流组手术疤痕3~8 cm不等,前者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后者。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乳腺脓肿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发病原因为乳汁淤积及细菌感染,形成脓肿之前表现为急性乳腺炎[3],予以抗生素及局部理疗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急性乳腺炎进一步发展形成乳腺脓肿,传统的治疗方式为脓肿切开引流[4],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且疤痕大,影响美观,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推广,有学者将传统大切口脓肿切开引流改进为环乳晕切口乳腺脓肿引流联合冲洗治疗乳腺脓肿[5],也有较好的效果,但患者仍然需忍受较大的痛苦,也有学者将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应用于乳腺脓肿的治疗[6],有较好的效果,但费用较高,不易被患者接受[7],因而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逐渐被应用于乳腺脓肿的治疗。

本资料显示,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在治疗乳腺脓肿上较传统开放手术引流有较明显的优势,在患者术后疼痛、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开放引流组,且2组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创伤大大减小,同时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易于被患者及医务人员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刘君,孙长怡.乳腺脓肿微创治疗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1):38-39.

[2] 靳忠民,王萍,唐智勇,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113-116.

[3] KAMAL KATARIA,ANURAG SRIVASTAVA,ANITA DHAR.Management of Lactational Mastitis and Breast Abscesses: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and Practice [J].Indian J Surg,2013,75(6):430-435.

[4] KANG YD,KIM YM.Comparison of needle aspiration and vacuum-assisted biopsy in the ultrasound-guided drainage of lactational breast abscesses[J].Ultrasonography,2016,35(2):148-152.

[5] 陈燕辉.环乳晕切口乳腺脓肿引流术联合冲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0):3033-3034.

[6] 易瑛,蒋雪梅,郑研,等.哺乳期乳腺脓肿行微创与开放引流的对照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12-25.

[7] 梁建雄,林德安,陈璐,等.B超引导下穿刺冲洗与置管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1):131-133.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普外科,233000

柏立山(1986-),男,医师,研究生。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6.027

R 655.8

A

1008-7044(2017)06-0693-03

2017-06-27)

猜你喜欢

脓腔哺乳期引流术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哺乳期乳房一个大,一个小怎么办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头面部撕脱伤创面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