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2017-12-04林峰

当代医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性

林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福建 福州 35000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林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福建 福州 350001)

目的 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和降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近几年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把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位患者,对照组40位。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数据进行系统的比较,对患者的穿刺时间、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从两组数据对比中得出:观察组通过护理后穿刺时间、安全性和并发症等都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36 h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数据结果显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但可以加快手术时间,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先天性心病;护理干预;脏手术安全性;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发病率为7‰~8‰[1],严重畸形病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即死亡。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数患儿经过内外科治疗,可较健康地成长,因而应尽早诊断,明确类型,合理治疗,不失手术时机,争取最好疗效[2]。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除了有好的手术效果之外,护理干预对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病情的康复时间[3]。选取本院近几年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其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近几年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其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所有患者都经过体征的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男50例,女30例,年龄1~15岁。体质量3.5~40 kg。80例患者中肺动脉瓣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15例,房间隔缺损20例,ASD伴室间隔缺损25例,主动脉瓣狭窄伴PDA 20位。把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15岁,平均(8.6±1.2)岁;体质量3.6~40 kg,平均(21.8±3.5)kg。在疾病类型方面,肺动脉瓣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7例,房间隔缺损11例,ASD伴室间隔缺损13例,主动脉瓣狭窄伴PDA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14岁,平均(8.4±1.0)岁;体质量3.6~39 kg,平均(21.1±3.3)kg。在疾病类型方面,肺动脉瓣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8例,房间隔缺损9例,ASD伴室间隔缺损12例,主动脉瓣狭窄伴PDA1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近几年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介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数据进行系统的比较,对患者的穿刺时间、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对1~9岁患者进行氯胺酮1.5 mg/kg静脉复合麻醉,9岁以上患者进行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左右心导管检查,均选右股动脉搏动最强处穿刺,并且由造影时的操作情况和冠状动脉病变选用相应导引导管、导引钢丝、球囊及支架完成。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手术前访视。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详细解释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并介绍介入的过程。②术前准备。护士需要帮助患者对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查,根据自身的情况加强必要的营养和抵抗力。手术前需要建立静脉通道,进行禁食和备皮,准备好抢救物品。③手术中护理。护士人员需要把患者的病历和手术药物送到手术室,并且随时监测患者手术中的生命体态。④手术后护理。介入治疗术后,让患者身体平躺,手术后能够注射镇痛剂,可以通过和患者进行语言上的交流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疼痛,对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要密切的观察变化情况,还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等[4]。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更全面的护理干预:①创造舒适的环境。患者在护理期间对患者创造出一个好的环境,保持环境情节、温度适宜和良好的通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环境温度控制在23℃左右,对患者周围的湿度也要有很好的控制,一般控制在55%左右,避免对患者进行不良的刺激,还要保证患者有充分的休息时间。②预防术后出血。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一定要卧床护理,患者在将要清醒的时候,会出现躁动、哭闹,需要及时对患者注射镇痛剂,在注射镇痛剂的同时还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来减少疼痛感。③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患者如果手术后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很容易局部出血,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术后,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稳定好患者的情绪,避免封堵器脱落,形成血栓。每天对患者进行血压、脉搏的测量,控制患者身体各个部位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患者剧烈的运动产生的身体局部不适的症状。对患者的神态进行详细的观察。④康复指导。在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期间,要对患者做好必要的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了解患者家属对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工作。这种健康指导包括:充分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复发时的一些因素。还需要对患者家属普及临床康复指导,对患者身体出现情况时可以更好地应对。平时需要让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减少一切活动和外界的刺激[5]。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对比数据进行分析,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穿刺时间、术后36 h疼痛评分、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6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安全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87.5%(35/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25/40)(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穿刺时间、术后36 h疼痛评分、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比较(x±s)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安全性的比较[n(%)]

3 讨论

3.1 从两组数据对比中得出:观察组通过护理后穿刺时间、安全性和并发症等都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36 h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患儿在出生时心脏血管和结构发生异常,它对小儿生长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患儿死亡。在患者小的时候治疗是最佳时期,治疗中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由于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很大,加上患者的年龄小,抵抗力很差,所以,患者在遵医行为的前提下,家属要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6]。3.3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安全性和并发症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这些数据说明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手术时的疼痛,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总之,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但可以加快手术时间,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陈瑶瑶.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27-28.

[2] 杨翠琼.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148-149.

[3] 潘舒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1):50-52.

[4] 王庆丰,高义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及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8(3):249-250.

[5] 陈雪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26例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68-2369.

[6] 刘云黎,林琴,罗雪.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7):1004-10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76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性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