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探讨

2017-12-04张凌云彭慧中

当代医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病区药师输液

张凌云,彭慧中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药剂科,江西 南昌 330008)

质量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探讨

张凌云,彭慧中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药剂科,江西 南昌 330008)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价值,以为药剂人员的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以来本院药剂人员统计的静脉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心收治的5 326例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 663例。对对照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管理,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药物配置总正确率为94.93%(2 528/2 663)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配置总正确率73.04%(1 945/2 66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人员依据医院配置中心工作流程对用药实施质量管理,管理前后有效减少了药物配置环节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配置正确率,确保了各项药物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对患者的合理救治。

质量管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疗效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病区输液的基础,也是药剂人员的工作重点。为确保静脉药物合理给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变化情况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在本院药剂人员药物配置和质量管理中,少量的配置不合理行为制约着医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质量管理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不仅是调剂药师和审核药师的药物配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中,解决难题的药物配置初步合理关键所在。以往的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也会因药物配置不良问题而发生扯皮。本院药剂人员循证药物配置管理重点,以质量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展开讨论,提升了药物配置合理率,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药师负责包括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监督、医嘱审核、成品输液的核对、发放等所有工作在内的工作;由主审药师对临床长期医嘱进行审核。2015年12月~2017年3月以来本院药剂人员统计的静脉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心收治的5 326例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管理路径和方法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 343例,女1 320例,年龄1~69岁,平均年龄(34.00±1.25)岁;观察组患者:男1 340例,女1 323例,年龄0~70岁,平均年龄(34.00±1.3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可比性研究意义。

1.2 方法 依据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 663例。对对照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管理,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1.2.1 加强对药剂使用流程中各岗位人员的培训 严格区分控制区,缓冲区及洁净区;建立清洁消毒SOP,设备保养维护SOP,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化流程进行消毒清洁,并建立组长负责制,责任到人;定期进行初、中、高过滤网清洗更换,每月进行配置间空气培养并送检。为确保配置环境的洁净度,还建立了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无菌技术、洁净控制区更衣流程等。从目前的研究实践来看,定期的组织药剂人员学习静脉药物配置基础理论知识,严格静脉输液的各科室存在问题把控,民主讨论和及时整改目前科室措施。

1.2.2 操作规范与工作流程 药剂人员要对配液的常规药物进行核对清点,药剂人员还要对配液设备的管控和相关的物体摆放严格定量和放量配置。配置和为患者输液必须严格职业规范操作,认真核对清单,认真对各项问题进行专业的把控。首先在临床科室准备开展配液前,PIVAS管理人员会提取该科室近3个月的医嘱,将其配伍合理性溶媒选择用法用量、使用途径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与该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介绍PIVAS工作流程,以及其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双方进行沟通协调,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当双方达成一致时,管理人员会在PIVAS内部召开会议,阐述该科室用药特点以及双方达成的工作条款,并开始接受医嘱。其次由主审药师审核,能够有效的发现不合理医嘱。然后调剂核对 按病区分类,批次以框颜色作为区分标志,杜绝差错。在输液调度上,为保证输液调配的可查性及完整安全性,配置人员需用自己工号在输液贴上签字,核对人员在仓外立即核对,并附有签字。最后成品出仓及发放 配置后的成品输液由核对药师负责检查输液的正确性,是否完整无漏液,标签是否干净整洁,再由调剂药师按病区分类分批次归放,保证输液准时准确发送,由工人进行登记,将输液按规定时间送至临床相应科室,并做签收登记。

1.2.3 设置意见建议栏 调查和监督小组并不能完全遏制静脉输液配置中的管理漏洞,无论是药剂师,还是护士都要严格日常工作流程和审核流程,实践静脉药物配置和病区输液配置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所在。为预防输液配置工作出现误差,对各种仪器、配液和输液设备的及时检查和清点,对配置中心的输液管理问题同样影响深刻。组织药剂科室全员就相关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对提高配置总合理率,具有直接影响。

1.2.4 药剂人员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反馈 药剂配置质量管理工作,是各科质控管理的核心,主审药师的信息反馈,有赖于各方努力,定期的召开会议查漏补缺,是更新反馈信息,归纳和定期总结工作成效的核心方向。结合一些当前比较先进的配置中心的管理来完善我们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药剂配伍等级。

1.3 疗效评定 将临床疗效分为非常合理、很合理、初步合理三等级。非常合理:调剂药师和主审药师的药物配置非常合理,对静脉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心的药物配置非常合理;很合理:调剂药师和主审药师的药物配置很合理,对静脉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心的药物配置很合理;初步合理:调剂药师和主审药师的药物配置初步合理。总合理率为非常合理率加很合理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药物配置总合理率为94.93%(2 528/2 663)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配置总合理率73.04%(1 945/2 66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药物配置不良事件发生的主战场,也是严重影响医院有序施救患者的不利因素。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各病区护士的工作繁忙,服务态度差,对药物配置速度、配置管理等情况的观察不仔细,极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医疗纠纷。将对药剂师的安全合理配药作为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药剂人员充分重视和有效实践的开始。采取及时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加强质量管理,是当前急需贯彻实施的基本点。

研究结果表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实施持续质量管理,能显著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1]。孟燕,李根区等人的研究中,就PIVAS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4月1从289 650袋(例)的总工作量中检出137例差错。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体现在打印处方问题;审核医嘱差错;排药、核对、配置、打包及药品装箱差错;临床护士验收药品后的相关问题。几项问题分别占比12%;8%;41%、14%、5%、8%;12%。在针对上述问题的精细化管理中,以探讨基本问题和解决路径,来提高静脉药物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效能[2]。为形成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更加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不良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3]。以质量管理小组进行静脉药物配置品质持续改善,注重对静脉药物配置各环节管理缺陷的科学控制,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4]。通过对静脉药物哦配置质量管理的控制流程管理创新后,对降低医院输液感染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从药物管理和使用、高危药品管理和配置、落实医嘱审核制度、调配差错的处理、持续质量改进、员工的教育和管理、相似药品的管理等方面建立质量管理新体系[6]。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配置后处方的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有效减少了临床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因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设立对于临床中合理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的安全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7]。通过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连续性的施行,对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具有科学意义上的探索价值,对以技术服务型转变向药学新服务的迈进模式,具有现代化医疗改革的领头羊作用[8]。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配液和输液不合理实践的处理体会:药剂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理论知识都需要改进。尤其可以从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沟通技巧、业务提升到配置中心严格执行相关配药制度管理和沟通上,都需要即时进行交流,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科室纠纷。药剂配置管理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制度流程做后盾,配液区增派人手,由主审药师严格审核。实施药剂配置优化管理,配置区增加药剂人员,告知配置时间和配置科学度,配置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和流程化管理,明确药剂人员和主审药师的工作职责,确保分工明确。仔细各个环节查对,配液必须严格按照患者床号进行核对后再使用。

综上所述,药剂人员依据医院配置中心工作流程对用药实施质量管理,管理前后有效减少了药物配置环节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配置正确率,确保了各项药物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对患者生命质量的高度负责。

[1] 金幸.持续质量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8):116.

[2] 孟燕,李根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差错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学,2014,20(6):15-16.

[3] 李海风,高书萍,王建敏,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4(2):318-319.

[4] 朱勤,杨爱玲,施平波,等.对静脉药物配置缺陷的改进策略与效果[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8):1076-1079.

[5] 吕媛媛,张皛,禚旭晶,等.PIVAS质量管理控制流程在预防输液感染风险事件中作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10):1090-1091.

[6] 秦娜,何广宏.运用JCI标准提升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水平[J].中国医院,2014(10):57-58.

[7] 聂亚敏.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安全用药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35):13-14.

[8] 张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品输液运送的质量管理[J].医学信息,2014(18):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37

猜你喜欢

病区药师输液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