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7-12-04叶汪沁

当代医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胆囊腹腔镜康复

叶汪沁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叶汪沁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本校附属医院外一科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那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疼痛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优并发症发生,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日益发展成熟,因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以及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胆囊疾病患者首选治疗方案[1]。临床研究发现,在围手术期实施必要的临床护理措施,对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利于改善该类患者胃肠道功能、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疾病以及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身心损伤[2-3]。鉴于此,本研究将分析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于本校附属医院外一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3~68岁,平均(43.57±5.01)岁。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4~70岁,平均(44.11±4.86)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指征者;②精神状态正常且无交流障碍者;③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均同意参与本研究;④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排除标准:①非单纯性胆囊结石者;②严重心肺肾器官功能不全者;③并发肝内外胆管结石;④临床治疗依从性较差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术前禁食,做好胃肠道准备,术中做好补液、保温,术后常规应用止痛药物,肛门排气后进食流质饮食。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接触与交流,向其讲解术前与康复阶段相关注意事项,包括:肺功能锻炼、疼痛管理以及早期活动等,并对患者存在的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以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其治疗动机与依从性。同时术前禁水3 h、禁食6 h,并于术前晚上嘱咐患者服用葡糖糖注射液(5%、800 mL),并在术前3 h服用200 mL,为手术的实施做好相关准备工作;②术中护理:因术野暴露、大量补液、冲洗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引起患者低体温,故维持手术室温度极为重要,患者所需输液液体以及灌洗液应需经37℃恒温箱加热处理,并维持室内温度22℃~24℃,在患者麻醉复苏期间采取暖风机进行保温,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输液,其中胶体:补充品比例为1∶3,且手术当天患者输液量<2 000 mL,对于炎性水肿、术野渗血明显者留置引流管,并于病情稳定之后拔除;③术后护理: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并给予其口香糖咀嚼以促进唾液分泌,术后6 h则给予流质饮食,术后1 d则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半流质饮食,并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术后12~48 h实施持续硬膜外镇痛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术后6~8 h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行早期床下活动,并循序渐进增加患者运动量,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的发生,锻炼过程中强化对患者的观察与评估,避免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腹腔积液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详细记录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并于术后3 d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将疼痛程度用0~10分进行表示,得分高则疼痛剧烈[4]。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恢复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及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两组恢复相关指标对比(x±s)

2.2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疾病治疗中应用日趋广泛,但由于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易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应激损伤,进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5]。为此,在围手术期实施一系列规范化护理措施,对于减轻患者身心损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6]。社会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及医疗服务模式逐渐转变,相关研究表明,采取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段在疾病的恢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7-8]。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旨在降低、避免临床诊疗工作以及护理过程中的二次损伤,并通过相关护理措施的实施保障患者术后康复质量,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双重发展,缩短患者治疗时间,进而降低社会、家庭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疼痛评分等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有助于保障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避免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强调了心理干预、术前宣教、术中保温、止痛干预以及早期功能锻炼等,有效凸显出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快速康复理念中的重要价值。术前综合评估患者身心状态以及病情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与多元化宣教活动,利于舒缓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整体认知,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前提保障。术中强化了对患者的保温与输液干预,有效避免凝血障碍、心律失常以及心肺疾病等的发生,这对患者术后早日进食、术后康复均具有积极影响。与此同时,于术后采取持续硬膜外镇痛措施,在有效提升止痛效果的同时,减少了临床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利于促进机体脏器功能的恢复,并在通过积极缓解疼痛与早期进食,促进了肠道蠕动、保护了肠黏膜功能,以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临床普及价值高。

[1] 孙雪.1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3):148-149.

[2] 崔丽霞.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术后整体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6):166-167.

[3] 李文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7,39(4):584-586.

[4] 胡志雄,杨胜帮,李良成,等.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的对比及胆囊炎病程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542-4544.

[5] 成陕林,胡娟娟,王新民.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胆囊切除后患者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81-84.

[6] 周国秀,黄冬枚.全程整体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388-1390.

[7] 姚瑶,孙秋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日间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8):42-43.

[8] 周碧英,李红.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6):1012-10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74

江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JXJG-12-29-4)

猜你喜欢

胆囊腹腔镜康复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