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

2017-12-04尹生江

当代医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征象椎间盘腰椎间盘

尹生江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西 南昌 330000)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

尹生江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给予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MRI与CT诊断,分析两组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采用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CT诊断的准确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钙化和椎间盘积气两种突出征象的检出率明显优于MRI,而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等征象的检查中MRI则优于CT,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予MRI和CT诊断,其中MRI的诊断准确率更好,但是它们各有其独立的优势,应合理使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可以进行互补,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

腰椎间盘突出;MRI;CT;诊断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大多是由于生活不良习惯和长时间承载重物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后患者往往疼痛难忍,且病程较长,容易复发,严重时导致患者散失劳动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传统的诊断准确率较低,不利于及早开展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医学的不断发展,诊断的方式增加,显著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本文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RI与CT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4月-~2016年12月,男女比例35∶25,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5±3.5)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4.5±0.5)个月,临床表现为患者肢体一侧出现放射痛,还有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患者活动受限。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CT的扫描,选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其型号为Philips Brilliance,然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首先进行观察,对患者病变的部位进行确定,然后调整CT的各项参数指标,调整为120 kV、600 mA,0.516∶1的螺距,0.625 mm的层厚,对腰1/2、2/3、3/4、4/5及腰5/骶1椎间盘进行扫描。扫描时应观察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形态和密度,同时在相应的范围内对患者的椎弓、椎体等进行了解,了解侧隐窝和椎管径线,从而判定患者的具体情况[2]。

MRI诊断采用型号为Siemens MAGNETOM Avanto1.5T的德国生产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表面线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不同部位扫描的CT参数进行调整:常规矢状位T2WI、T1WI、常规横轴位T2WI,进行扫描时,对椎间盘的信号性从矢状位进行观察,了解其具体的形态、突出的情况,同时对硬膜囊受压以及脊髓受损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椎管各径线是否有狭窄,以便于临床的治疗[3]。

1.3 观察指标和判断指标 分析两组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两组患者与病理学检验相比结果一致则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本计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CT和MRI诊断的阳性率 对CT和MRI诊断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MR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诊断的阳性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6.884,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的阳性率

2.2 对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采用CT和MRI诊断的相关情况分析 对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T在钙化和椎间盘积气两种突出征象的检出率明显优于MRI,而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等征象的检查中MRI则优于CT,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引起的,尤其是患者髓核出现了退行性改变,使得椎间盘纤维在外力的作用下遭到了破坏,使得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在后方的椎管内的一种疾病[4]。腰椎间盘突出会对腰椎也有明显的压迫,发生神经根的变化,如果突变现象较多,则必然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很多,如:腰椎的损伤、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影响、腰骶先天异常等,而且腹压增加、腰姿不正、负重等均会引起腰椎间盘的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常出现在腰4-5、腰5-骶1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脊柱侧弯、腰部活动障碍等[5]。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时,患者会出现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压痛、扣痛以及骶棘肌痉挛,同时出现感觉障碍、肌力下降和放射改变,对工作的影响较大。而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用CT、MRI诊断,通过诊断结果判断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方式。

表2 分析不同诊断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的检出情况[n(%)]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式和诊断准确率也明显提高经。而经本文研究显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给予MRI与CT进行诊断,而给予MRI诊断的阳性率96.67%则明显高于CT的诊断阳性率81.6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对于钙化和椎间盘积气两种突出征象采用CT的诊断价值明显好于采用MRI的诊断价值,而椎间盘变形、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和神经根受压的诊断MRI则好于CT,不同诊断后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于椎间盘突出的诊断采用MRI较好。

核磁共振成像又叫做核磁共振(简称MRI),它是根据在不同的物质内部通过磁共振释放的能量的衰减不同,然后通过外接磁场电波来了解这一物质的具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然后根据结果绘制成相应的结构图,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6]。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一种诊断方法,能够对全身各部位的疾病和情况进行诊断,由于其成像较为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应用的主要特点为:通过MRI的检查,不仅能够确定患者的疾病,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具体的疾病诊断征象,有利于临床进行较好的判断和治疗。而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简称CT,是一种病情探测仪器。它能对人体各部进行检查,发现病情,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且成像较为清晰,与X线相比具有较好的辨识度[7]。通过X光断层扫描装置、微型电子计算机和电视显示装置构成了CT,可以对人体各部进行检查,有利于疾病的发现。不同层数的CT有着不同的判断准确度,层级越高,则判断越准确,但是应把握好其诊断的适应症。其主要的检查有点为:CT成像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同时也不会受到专业医院条件的限制,使得患者能够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CT扫描检查价格更低,限制条件较少,诊断效果也较好,还可以清晰地检查到患者具体的病情变化,更值得信赖[8]。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给予CT和MRI诊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具体的病情征象,则MRI与CT诊断各有优势,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结合诊断,以相互补充,减少漏诊和误诊。

[1] 廖建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对比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3):74-75.

[2] 陆宝刚,卢庆叶,姚凯源,等.比较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5):89-90.

[3] 刘永,滕云.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9):1734-1736.

[4] 张丽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运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9-10.

[5] LiuXP,HospitalWX.Applicationvalue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MRI and CT diagnosis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J].Journal of Anhui Health Vocationalamp;Technical College,2016.

[6] 程春,陈蕾,梁晓航,等.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7):91-92,119.

[7] 谢忠伟.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25-27.

[8] XieZW.TheAccuracyandClinicalValueof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MRI and CT Diagnosis[J]. Shenzhe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amp;Western Medicine,20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59

猜你喜欢

征象椎间盘腰椎间盘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