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B病毒感染异型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2017-12-04张美荣李学荣

当代医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者病毒感染亚群

张美荣,李学荣

(1.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34;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血液病区,山东 青岛 266034)

EB病毒感染异型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张美荣1,李学荣2

(1.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34;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血液病区,山东 青岛 266034)

目的 通过对EB病毒感染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进行观察,探讨EB病毒感染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分布及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阳性儿童患者48例,对其开展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计数和异型淋巴细胞观察。如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则对其开展T细胞亚群测定,并与同时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B病毒感染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数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分类,以及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主要异型淋巴细胞;EB病毒感染患者的CD3+和CD8+T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CD4+T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正常人群,EB病毒感染者的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增高,且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同机体免疫系统反应程度存在关联。

人类疱疹病毒4型;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Human herpesvirus 4(HHV-4)][1]。当该类病毒入侵机体后,可改变机体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形状以及数量,当人体受到EB病毒感染后,机体中的外周血中,将会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以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典型代表,且患者往往会出现多种免疫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亚群及多种免疫因子水平异常[2-3]。本次研究就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阳性患者48例,通过对EB病毒感染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进行观察,探讨EB病毒感染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分布及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阳性儿童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13岁,平均(7.3±2.9)岁。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14岁,平均(8.8±3.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试验试剂和仪器包括血液分析仪(购自德国敦昊生物仪器有限公司,型号GSD5500,所采用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质控物为仪器配套质控物);郝的慕斯染色液(美国Kword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est vovos公司生产,型号GD3,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首先采集EB病毒感染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液3 mL,采用EDTAK2抗凝管进行血液收集,当收集完成后,将抗凝管进行摇晃。采用血液分析仪,对采集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测定,与此同时,开展血液涂片工作,采用郝的慕斯染色液对涂片进行染色后,使用油镜进行分类,每份所观察的白细胞数量为200个,并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根据《临床检验基础》中的相关判定原则,对患者血液中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开展分型,如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为空泡型,或者是浆细胞型,则为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如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为单核细胞型,或者为不规则型,则为Ⅱ型异型淋巴细胞;如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为幼稚型,则为Ⅲ型异型淋巴细胞。同时对EB感染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以及分类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包括淋巴细胞(L%),中性粒细胞(N%),单核细胞(M%),嗜碱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E%),以及异型淋巴细胞(异淋%)。同时对EB病毒感染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开展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检测所应用的方法为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法,首先取EDTA-K2抗凝管中收集的血液,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血液中的CD3+,CD4+,CD8+水平,以及CD4+/CD8+比值进行计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B病毒感染者异型淋巴分型情况 通过观察可知,EB病毒感染者异型淋巴分型分布为:Ⅰ型3例(6.25%),Ⅱ型43例(89.58%),Ⅲ型2例(4.17%)。

2.2 EB病毒感染患者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结果比较 EB病毒感染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数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分类,以及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EB病毒感染患者同健康体检者的T细胞亚群比较 EB病毒感染患者的CD3+T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CD4+T细胞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导致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的原因为,机体受到病毒或者是某些病原体的感染,导致机体内的巨噬细胞系统出现异常,发生异常增生[4]。当机体受到EB病毒或者是某些病原体侵袭后,机体内的B淋巴细胞受体会与进入机体的病毒或病原体进行结合,在进行不断增值,以及在进行复制的过程中,机体内的T淋巴细胞会对其进行识别,从而使得机体内的抑制性T细胞的增殖得以激发,同时自身也会产生转化,导致细胞毒性效应的发生,由于受到刺激,而出现异常增殖的T细胞,以及数量不多的B细胞,一同在机体外周血中出现,于是就形成了异型淋巴细胞[5-6]。 因此很多种类的病毒所导致的感染,都是湿的机体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加,比如EB病毒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弓形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过敏等。在临床上,将这种现象也被叫做淋巴细胞类白血病反应[7]。

表1 EB病毒感染患者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结果比较(x±s)

表2 EB病毒感染患者同健康体检者的T细胞亚群比较(x±s)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EB病毒感染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数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分类,以及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EB病毒可对机体淋巴系统造成强烈的刺激。从白细胞计数总数,已经分类计数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EB病毒感染患者的WBC虽仍然处于正常范围内,但仍旧低于健康体检者;分析其原由,可能与患者的粒细胞受到EB病毒破坏有关,这也是导致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相较健康体检者更低的原因之一[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EB病毒感染者异型淋巴分型分布以Ⅱ型为主,EB病毒感染患者的CD3+T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CD4+T细胞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同机体免疫功能反应存在一定关联。这也和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9]。此外,有学者认为,EB病毒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过度活化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因子可以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10]。

综上所述,相较正常人群,EB病毒感染者的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增高,且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同机体免疫系统反应程度存在直接关系。

[1] 胡荣盛,徐亚丽,俞晓春,等.血浆EB病毒DNA载量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1):2855-2857.

[2] 路素丽,何洁,唐运莲,等.EB病毒诱发淋巴瘤中EB病毒核抗原-1的表达[J].实用医学杂志,2014(21):3408-3411.

[3] 叶云霞,张文燕,李甘地,等.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4):652-657.

[4] 艾军红,谢正德,申昆玲,等.EB病毒及儿童EB病毒相关疾病[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2):1683-1686.

[5] 王冬,王天有,张蕊,等.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2):1754-1757.

[6] 刘嵘,师晓东,李君惠,等.儿童 EB病毒相关性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基因缺陷[J].中华医学杂志,2014(25):1941-1946.

[7] 高培杰,郑文为,钱雅婷,等.EB病毒感染儿童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166-167.

[8] 张翊,伍鸣杰,朱朝海,等.EB病毒血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13):2081-2083.

[9] 石铭,蔡红阳,王楠,等.患儿EB病毒感染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11):688-690.

[10]岳枫,李长峰,朱长波,等.EB病毒VCA-IgG、Ig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8):1256-12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33

李学荣,E-mail:lxr0060@163.com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者病毒感染亚群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参麦宁肺方治疗22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病毒与偏见:两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抗争之路
SilentEpidemic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