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复合支架方案对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手术(EVAR)的有效性

2017-12-04乔建国

关键词:内漏瘤体直径

乔建国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探讨复合支架方案对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手术(EVAR)的有效性

乔建国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的 本实验课题主要探究在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手术中实施复合支架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取腔内隔绝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复合支架组20例和标准支架组40例,前者使用不同品牌支架组合来进行手术,后者只使用一种品牌的支架组来进行手术。将患者手术后住院天数、内漏发生率、系统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功,手术后30天内均没有发生死亡。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内漏发生率、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复合支架对近端瘤颈的复杂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EVAR的手术,髂支闭塞发生率比较低,但是这需要加大样本进一步的研究。

复合支架;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有效性

腔内隔绝手术(EVAR)第一次在主动脉瘤患者成功实施以后,这已经成为了治疗主动脉瘤的一种主要的手段。支架型人工血管是以腹主动脉瘤的解剖学形态作为重要的依据的,而材料以及设计上的不同,可以让支架型人工血管适应和满足多种条件下的瘤体解剖[1]。这次研究就是要将复合支架和标准支架在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进行对比,从而对复合支架的有效性进行评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2~2015.6月的利用腔内隔绝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在手术前告知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的风险大小等,最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使用支架的情况为依据,将其分为复合支架(20例)和标准支架组(40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前要进行主动脉CTA检查,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腔内隔绝手术中所使用到的支架型人工血管主要来自美国Gore公司、上海微创公司、丹麦COOK公司等;被用来组成标准支架或者复合支架来完成腔内隔绝手术,要根据支架主体品牌的推荐作为依据,确立复合支架组、支架主体之间重叠的长度。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将患者进行手术后的住院周期、中转手术、术后和系统的并发症等一些资料和数据进行真实和准确的记录,这些数据将以腔内隔绝手术所记录的作为主体依据。

1.4 术后随访

患者进行手术的一年以内都要接受随访,对胸腹主动脉CTA进行复查,如果复查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例如支架发生移位、术后内漏等,之后就每年进行常规的复查就可以了。术后CTA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内漏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位置、支架的移位、瘤体直径的变化等。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腹主动脉瘤的瘤体解剖的形态比较复杂,有20例(33.3%)接受了复合支架,有40例(66.7%)接受了标准支架,2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前形态学的比较

复合支架和标准支架的患者在手术前的近端瘤颈的长度、角度、直径以及腹主动脉长度、以及直径的测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手术前后的瘤体大小比较

2组患者的瘤体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进行了测量,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手术前形态学的比较( ±s,mm)

表1 手术前形态学的比较( ±s,mm)

近端瘤颈长度 近端瘤颈直径18.45±8.11 22.48±2.67组别 n腹主动脉长度复合支架组 20 108.81±18.52标准支架组 40 18.54±8.16 21.03±3.08 104.86±15.45 t 0.0585 1.9302 0.9819 P>0.05 >0.05 >0.05

表2 手术前后的瘤体大小比较( ±s,mm)

表2 手术前后的瘤体大小比较( ±s,mm)

组别 n 术前瘤体直径 术后瘤体直径复合支架组 20 64.22±17.18 22.48±2.67标准支架组 40 57.72±17.18 21.03±3.08 t 1.522 0.7913 P>0.05 >0.05

2.4 手术后的随访结果

2组患者经过随访,手术都取得了成功,复合支架组平均随访的时间为17.22个月,标准支架组平均随访的时间为22.20个月,都没有出现诸如支架发生移位、瘤体破裂等情况的出现,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一个月内均没有出现死亡情况,在住院的天数、内漏等发生率的差异都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当前对于复合支架治疗近端瘤颈患者的报道和文献比较少,本次研究的60例复杂家剖的患者当中,有20例由于近端瘤颈等运用了复合支架的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都对瘤体大小进行了比较,经过手术没有出现患者死亡或者支架移位等情况[3]。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血管并发症等情况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的意义,由此能够看出,接受复合支架方案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有效和安全。

[1] 杨明友,鲁开智.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5):610-611.

[2] 李 洪,陶 军,吴悦维,等.主动脉瘤腔内支架血管隔绝术的麻醉处理[J].重庆医学,2008,37(17):1909-1910.

[3] 支爱华,戴汝平,蒋世良,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瘤的CT诊断与治疗应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8):689-693.

R732.21;R815

B

ISSN.2095-6681.2017.25.185.02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内漏瘤体直径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张露作品
各显神通测直径
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基于心动周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其对瘤体破裂的预测价值
阀门内漏原因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Nd:YAG激光在孕期妊娠性牙龈瘤治疗中的应用
双源64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拖拉机液压油泵内漏原因剖析与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