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老年大学与社区教育融合新模式

2017-12-01刘国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区学院老年大学资源

刘国勇

摘 要:由于受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相对变化的影响,我国在21世纪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达到小康水平,因此不仅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但由于社会转型导致空巢老人的现象更加普遍,使很多老人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甚至感受到无比的孤独寂寞。这时发展老年教育、完善终身教育十分有必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年教育不仅是实现积极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建立学习型城区的重要措施。文章从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发挥社区学院教学资源优势,促进老年大学与社区融合综合分析,基于目前我国老年大学的现状以及社区学院与老年大学的关系,提出了重视老年教育,加强设施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措施。希望通过文章,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社区教育参与率和幸福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展现其晚年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社区学院;老年大学;资源

一、引言

我国开设社区学院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多元化的城市人口结构和多样化的居民教育需求,为了更好地向各级各类社区居民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出现了。我国在2000年的《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老龄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改进老年大学的硬件设施,以保证老年人有地方进修学习,表明国家早已将老年教育提上了议程。通过在老年大学的学习,老年人有了一个固定的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的场所,促使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开办老年大学时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开展时较困难,居民参加老年大学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二、老年大学与社区学院的关系

在一些社区,社区学院的主要实体办学机构就是老年大学,因此社区学院与老年大学具有以下关系:

(一)一致的服务对象

构建学习型城市的主要地方就是社区学院,所以力求做到每人每时每地都在学习,还要教化所管辖区内居民的文明素养,因此社区的全体居民都是社区学院的教学对象,而老年大学的教学对象只是社区内的部分居民,即老年人。

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在职中青年和在校学生在社区学院里学习的并不多,所以社区学院主要服务的还是老年人,因此两者在服务对象上是一致的。

(二)不同的上级指导部门

老年大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从老龄委及民政部门中独立出来,因此老年大学目前主要由教育系统指导。而社区学院的上级组织一般是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服务中心办公室,为了保证各社区学院的质量,他们每年都会定时举办有关交流展示评比、课程资源分享、全民终身学习月等各项活动。因此,老年大学和社区学院具有不同的上级指导部门。

(三)相互交叉的工作内容

社区学院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学历、培训、文化教育上,它也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基地,是截至目前试验过的许多教育组织形式中最适合终身教育的教育组织形式,在社区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师资力量的强化、社区学校及居民点的指导和协调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老年大学不仅要整合大学的师资优势,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发合理的教育课程,还要组织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社区教育的专家一起开发具有社區文化特色的老年教育课程,并研发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中包含养老保险、时事政策、道德教育等各方面。

由此可知,老年大学和社区学院有相互交叉的工作内容,因此,可充分利用社区学院教学资源,促进老年大学与社区教育融合。

三、老年大学的发展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国际上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该国家或地区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发现,中国在1998年就已进入老龄化国家队伍。为了控制总人口数,中国曾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降低,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将致使死亡率降低,更使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若以60岁为标准,我国在1995年的老年人口数为1.14亿,2010年就增长为1.52亿,以此速度,我国在2020年时老年人口数将突破2亿,2030年突破3亿,2040年突破4亿。由此可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相比较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60岁以上人口从9%增长到18%时所需要的时间,中国仅需要25年,美国需要66年,法国则长达140年。这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度最高。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老年大学就是各国为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一个代表性产物,但现在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远大于老年大学数量增加的速度,不能满足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正处于老年大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其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出现问题。

(一)老年大学供不应求

一方面,老年大学供应十分有限,老年大学基本都在市区,很难再扩大其规模。市区老年大学都已建成几十年,周围高楼矗立,扩展校区十分不易,导致老年大学招生人数有限。再有就是部分老年大学对招生对象有限制,只招收退休干部或将退休干部设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另一方面,老年大学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将会对退休年龄的规定和制度作出一些调整,这些退休老人中一部分也会加入老年大学,年龄小则50岁出头,大不超过60岁,这将加大对老年大学的需求。此外,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些都是造成老年大学供不应求的原因。

(二)老年大学资金投入有限

一是我国老年大学主要是政府在扶持和引导,因此它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就是政府拨款,但国家经济实力不够,投入到老年大学的资金远跟不上老龄社会的发展。二是居民生活水平较低,中国人均收入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三是老年大学自身并非盈利性组织,社会投入较少,因此一些老年人很感兴趣的但需较大资金投入的课程就不能开设,办学成果的展示、学际间交流的加强工作也无法进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三)老年大学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保证老年大学顺利开展教学的必要条件就是老年大学的硬件设施,但由于老年大学在我国还是新兴事物,缺乏经验,国家、社会、居民对其重视度都不高,因此有实力、有名气的示范性老年大学很少,无法满足老年人对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1.师资力量不足。单一的教师队伍严重影响了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老年大学的教师很大一部分都是普通高校的在职教师,因此他们在老年大学的教育事业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十分有限。此外,由于特殊的老年教育对象,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老年大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专业文化素质,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道德和教育能力素质。但目前老年大学的教师年龄较大,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反应能力较弱,对老年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都有消极影响。

2.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建立老年大学的初衷是丰富退休老干部的文化生活,因此,开设的课程主要以文娱为主,开设课程还要考虑资金及教师是否到位等多方面因素。老年大学没有承担起相应的教育功能,更倾向于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大部分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学习的需求。

(四)老年大学的学员文化素质不同

教师上课要根据全班学员的上课效果和师生互动等多方面综合表现,对学习效果作出要求。很难根据教学大纲完全实施教学要求,由于学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接收能力不同,因此学习的速度也不同,难以统一。另外,老年大学一个班大概三四十人,采用讲授法授课,上课效率不高。

四、促进老年大学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对策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老年大学,对老年大学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城市老年大学将更普遍,但放眼望去,规模大且有影响力的老年大学并不多。老年大学对老年教育发展的推进所起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一)加强老年大学的建设

可以使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降低阿尔海默兹综合征的发病率,解决目前因老龄化加速导致的老人多但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对有一定规模的老年大学,要加强硬件设施补给,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开设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等解决老年大学设施单一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鼓励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动式数字化教育。同时,从规模上讲,应该促进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的融合。政府应使社区明确老年教育的责任与义务,通过给社区相应的补贴以解决老年大学办学不足的问题。

鼓励企业开办老年大学,在我国沿海地区,民营企业较活跃,很多企业有建立自己的老年大学的资金、实力和场地。政府可以从企业未来发展、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鼓励,在建立的最初阶段,有专人进行管理上的指导,以此鼓励企业独立建立和管理老年大学。

(二)加大老年大學的资金投入

首先,应该意识到老年大学的建立对老年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与价值,引起社会各层人员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从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使财政预算包括老年教育经费开支。另外,如若有条件,政府或民间组织还可拨款成立专门的老年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研究机构。

(三)优化课程设计,强化师资力量

建立老年大学的目的不只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休息养老的场所,更是从老人的精神需求方面出发,满足老年人终身教育的再教育基地。原有的娱乐型课程已落后,应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开设适应于现代社会的计算机、英语、法律、金融、现代科技等课程。为了强化师资力量,可在部分高校开设老年教育学等课程,为老年教育培养把握老年人心理、生理与学习特点的专业型人才,更多关注老年学员的精神,实现精神养老。

(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便受教育群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解决老年大学学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老年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充分发挥社区资源,重视和发展远程教育。网络在我国越来越普及,在一些老年大学供不应求甚至没有老年大学的乡村及偏远山区,使老年人均可以参与到老年教育学习中。这既解决了教师由于学员文化基本功差异大而不能统一教学的难题,也使体弱多病的老者足不出户也可接受教育。因此,发展网络教育有助于我国构建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五、结语

世界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的速度更快。由于中国老龄人口多,而相应的老年大学数量少,因此解决我国老年人口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发展老年大学,但老年大学对于我国来说是新型产物,各方面都不完善。就当前局势来看,老年大学与社区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因此发挥社区学院教学资源,促进老年大学与社区教育的融合,是完善老年大学较为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未.论老年教育的价值及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5,(02):74-76.

[2]郭美玉.美国老年教育与借鉴——对发展老年教育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z1):28-30.

[3]别红桂.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2011,(01):88-89.

猜你喜欢

社区学院老年大学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美国、日本社区教育与企业结合模式分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美国大学使命陈述的文本分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