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7-12-01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死亡率血肿

闭 波

(河池市中医医 院脑病科,广西 河池 547000)

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闭 波

(河池市中医医 院脑病科,广西 河池 547000)

目的: 探讨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河池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125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保守组,其中,微创组有62例患者,保守组有63例患者。对微创组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保守组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微创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组患 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其平均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保守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改善其脑神经的功能,减少其住院的天数和费用,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脑神经功能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高血压引起脑小动脉的动脉瘤破裂所导致的[1]。该病起病紧急,患者可在发病后的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死亡[2]。其原因为,急性出血形成的血肿可压迫其周围正常的脑组织,使脑疝发生,进而使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因此,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在于减轻脑血肿对其周围组织的压迫,以减少脑出血后遗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者脑神经的功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有效性,本文对2010年4月以来在河池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125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河池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125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纳入标准为:1)经颅脑CT检查确诊患有高血压脑出血。2)高血压病史在2~30年之间。3)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8分。4)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本次研究。在这125例患者中,有75例男性、50例女性;其年龄介于52~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7±7.2)岁;其高血压病程介于2~3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5.4±5.3)年。其中,有100例发生基底核脑出血的患者,有9例发生丘脑出血的患者,有16例发生脑叶出血的患者。在他们中,有19例患者的出血量<50 ml,有100例患者的出血量介于50~80 ml之间,有6例患者的出血量>80 ml。将这125例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保守组,其中,微创组有62例患者,保守组有63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保守组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抗感染、预防并发症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对微创组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CT检查,明确其发生脑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并选择血肿与颅骨距离最近的部位作为穿刺点。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与常规消毒。待麻醉起效后,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由北京万特福科技公司生产)对穿刺点进行穿刺。在穿刺成功后,将穿刺针留置在血肿腔内,将其尾端与引流管相连接,然后抽吸血肿。用冲洗液(由2~3万U尿激酶+6250 U肝素+2~3 ml的生理盐水)定时对血肿腔进行冲洗,每隔4~6 h冲洗一次,共冲洗3~4次。在冲洗完毕后,对患者进行CT复查,观察其血肿消除的情况。待患者的血肿完全消除后,为其拔除穿刺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脱水、抗感染、预防并发症及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即改良MES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体的内容包括意识功能、语言功能、躯体功能三个维度,总分为45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指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幅度>90%,且其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指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幅度为46%~89%,且其病残程度在1~3级之间。有效:指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幅度为18%~45%。无效:指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幅度<18%,或有所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 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微创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保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2.887,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微创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对比

2.3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对比

微创组患者平均的住院天数为(17.6±6.9)d、住院费用为(9.2±2.3)千元。保守组患者平均的住院天数为(24.1±7.3)d、住院费用为(12.4±2.6)千元。微创组患者平均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保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对比

微创组有17例患者发生脑水肿及再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42%;有6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为9.68%。保守组有30例患者发生脑水肿及再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62%;有17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为26.98%。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的 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4]。高血压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病情进展迅速,致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5]。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该病的方法对于提高该病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脑神经的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本 院对保守组患者进行了内科保守治疗,对微创组患者进行了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其平均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保守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脑神经的功能,减轻其经济负担,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钱维加.血压颅内出血微创介入软通道治疗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167-169.

[2]钟良,钟有安,肖开敏,等.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最佳手术时机的临床研究概况[J].广西医学,2103,35(3):362-364.

[3]张俊,谢仁龙.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225-227.

[4]李楠.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28-29.

[5]钟志坚,徐育林,尹宏,等.种手术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J].西部医学,2013,25(10):1497-1498.

R651.1

B

2095-7629-(2017)8-0095-03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死亡率血肿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