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的MSCT表现

2017-12-01宋丽娜邱雯莉王中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系膜实性附件

段 娜,陈 晓,宋丽娜,邱雯莉,王中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00)

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的MSCT表现

段 娜,陈 晓,宋丽娜,邱雯莉,王中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探讨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的临床及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3例均表现为盆腔囊实性肿块(包含增厚的输卵管及扭转的蒂),实性部分呈新月形或结节状偏于一侧,7例显示同侧正常卵巢。3例实性部分平扫呈较高密度(CT值>50 HU)。6例增强扫描中2例实性部分无明显强化(<10HU)。经手术及病理证实5例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伴坏死;本组仅1例术前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7.7%。结论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表现为盆腔囊实性病灶(包含增厚的输卵管及扭转的蒂),实性部分平扫见出血、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提示扭转后组织继发缺血坏死。熟悉其CT表现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输卵管疾病;囊肿;扭转;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输卵管系膜囊肿起源于中肾管残余组织,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约占附件区肿块的10%[1]。发生扭转后,由于静脉回流受阻继发动脉供血中断,常引起囊壁、扭转血管蒂缺血坏死,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输卵管及卵巢坏死甚至腹膜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国内外报道较少,临床误诊率高。现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术前行CT检查的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13例,探讨其CT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3例,年龄14~66岁,平均(33±16)岁。急性腹痛4例,慢性进行性腹痛9例;恶心呕吐3例,发热2例,阴道少量流血1例;WBC计数升高(>12×109/L)3例。CT检查与手术间隔时间 3~168 h,平均(64.1±60.2)h。 11 例行腹腔镜检查,其中8例行囊肿剥离术,3例行附件切除术;剖腹探查2例,均行附件切除术。

1.2 仪器与方法 13例均行CT平扫,6例加行增强扫描。使用Philips 16排及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120 kV,250~300mA,层厚 2~5mm,层距 2mm。 距阵768×768,螺距2。增强扫描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00mgI/mL),剂量1.25mL/kg体质量,剂量75~85mL,注射流率3mL/s。分别于注射后35、75及120 s行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采集,在后处理工作站行MPR。

1.3 图像分析 由2位副主任医师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取得一致意见。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实性部分的密度,同侧卵巢显示情况,子宫偏移,病灶周围脂肪间隙,盆腔积液,以及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强化程度。

2 结果

2.1 CT表现 本组13例中,左侧9例,右侧4例,均为单发盆腔附件区囊实性占位,直径5.3~20.0 cm,平均(10.5±3.7)cm。9例呈花蕾样改变(扭转侧囊肿边缘实性部分),4例呈双瘤样改变(扭转蒂及扭转的囊肿)(图1)。7例可见同侧卵巢(图2);4例子宫向患侧移位。3例实性部分可见出血灶,CT值>50HU(图1a)。增强扫描6例中2例无明显强化(<10HU)(图2b,2c)。附件旁脂肪带模糊3例,盆腔积液3例。术前CT诊断附件囊肿10例,巧克力囊肿1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1例。仅1例术前诊断正确率、准确率为7.7%。

2.2 手术病理结果 2例行剖腹探查附件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附件切除术,8例行腹腔镜囊肿剥离并扭转复位。术中观察:扭转角度 180°~1 440°,平均(678.5±459.8)°;9 例病灶表面呈紫红或紫褐色,4例色泽正常。病理结果为囊肿内衬纤毛柱状上皮、少量平滑肌组织,考虑输卵管系膜来源,其中5例伴出血坏死。

3 讨论

3.1 概况 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为输卵管系膜。输卵管系膜囊肿又称卵巢冠囊肿、卵巢旁囊肿、阔韧带囊肿或输卵管旁囊肿,是一种良性非肿瘤性单纯囊肿,生长缓慢,罕见恶变[2]。Genadry等[3]将输卵管系膜囊肿分为副中肾管、中肾管和间皮来源3种类型,以副中肾管和间皮来源多见,来源于中肾管的囊肿体积较小,来源于副中肾管和间皮细胞化生的囊肿体积较大。

输卵管系膜菲薄、输卵管纤细,当系膜囊肿直径>5 cm,易受重力影响发生扭转[4],严重时可引起同侧输卵管和卵巢缺血坏死。本组均>5 cm,与文献报道相符。扭转部位一般发生在输卵管系膜、输卵管峡部或卵巢固有韧带。扭转后因静脉管壁薄,缺乏收缩和弹性,首先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引起囊肿淤血、体积增大,随病程进展动脉供血受阻而发生缺血坏死。扭转的结局与病灶血供有密切关系,本组5例行附件切除,与供血中断继发组织缺血坏死有关。

3.2 临床表现 输卵管系膜囊肿通常发生在30~40岁女性,与此年龄段女性分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能力较强有关。蒂扭转时可急性突发患侧下腹部疼痛,也可反复下腹隐痛并进行性加重,部分伴恶心、呕吐、发热等。本组与既往报道相比,急性发病少,症状较轻,原因可能是输卵管系膜囊肿较卵巢囊肿囊壁张力更低;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很少累及卵巢悬韧带,血供很难被完全阻断,组织坏死程度不及卵巢扭转。本组8例(61.5%)术中证实仅系膜囊肿扭转而不伴组织坏死,行扭转复位+囊肿剥离,随访1年无复发。Ito等[5]研究认为附件扭转角度与组织坏死严重性相关,当扭转角度≥360°时易发生坏死。而方如旗等[6]认为,蒂扭转的淤血程度与扭转的松紧度及扭转时间有关,当扭转蒂长且松弛时,即使扭转多圈也不会出现供血障碍而发生坏死。本组1例扭转1 080°,术中病灶色泽正常,扭转复位后行囊肿剥离,随访恢复良好,笔者认为扭转的结局与扭转角度不成正比,但与扭转的松紧度及持续时间有关。

WBC计数是炎症反应的标记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扭转后炎性改变。本组3例(23.1%)WBC计数>12×109/L,术中均行附件切除。但由于例数少,WBC计数在扭转后能否通过升高数值预测组织缺血坏死程度,尚需更多的研究验证。

3.3 MSCT特点 输卵管系膜囊肿常表现为宫旁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壁薄,边界清楚,典型呈抱球征,部分可上宽下窄呈腊肠样改变[7]。抱球征指子宫阔韧带前后叶被输卵管系膜囊肿撑开呈掌中抱球状,是输卵管系膜囊肿特征性表现。患侧正常卵巢的显示也有助于输卵管系膜囊肿的诊断。当系膜囊肿明显增大,邻近卵巢受压不易显示,MPR有助于显示同侧卵巢、囊肿及周围组织间的位置关系。

输卵管系膜囊肿发生扭转后,囊肿体积迅速增大,内部可出血而不均匀,边缘模糊,蒂偏于扭转侧,呈新月形或瘤状软组织影。新月征指在抱球征基础上蒂扭转处局部软组织影增厚呈新月状。双瘤征指囊肿和扭转后增大迂曲的蒂呈双瘤样改变。平扫实性部分CT值>50HU,提示扭转蒂出血,此征象在判断扭转后组织坏死中有重要诊断价值[5,8]。本组3例平扫实性成分CT值>50 HU,术中证实组织坏死行附件切除术。

子宫移向患侧是附件扭转的间接征象,本组4例子宫移向患侧,6例移向健侧,3例位置无偏移,与报道[5,8]不符,可能有以下原因:当扭转的囊肿体积较大,对子宫的推挤拮抗了扭转对子宫的牵拉;扭转的松紧也影响子宫的移位;子宫在盆腔初始位置也可能偏于一侧,与固定子宫的韧带松弛或发育异常有关。故子宫偏移并不能作为诊断附件扭转重要的依据。附件扭转可出现盆腔积液,若出现血性盆腔积液则表示病情危重,血性积液多来自于组织坏死后的渗血或破裂出血,本组未出现血性积液,术后恢复良好。

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程度可反映扭转缺血的程度,无强化提示扭转后动脉血供中断,强化提示扭转后血供未完全中断,解除扭转后有望完全恢复[9]。本组6例行增强扫描,2例无明显强化,扭转复位后血供未能恢复,予手术切除;4例强化者行腹腔镜囊肿剥离,术后1年无复发。笔者认为,强化程度在辅助诊断附件扭转有无缺血坏死时有一定意义,可在术前预测组织的缺血和坏死。

3.4 鉴别诊断 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卵巢囊肿扭转,常累及含卵巢动静脉出入的卵巢悬韧带,血供易被阻断,病情急,程度重,CT表现为盆腔境界不清的圆或椭圆形囊实性肿物,扭转蒂及病灶内可见出血,盆腔可出现血性积液,同侧正常卵巢不能显示。②输卵管积液,多有慢性下腹疼痛史,月经量多及不规则阴道流血,可有继发性不孕。CT表现为子宫旁单侧或双侧腊肠状、烧瓶状或束腰状囊性包块,囊壁欠光整,部分囊内可见不完全分隔,有时可显示同侧卵巢。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月经周期有关,可有继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月经异常等。CT多表现为圆形、椭圆形稍混杂密度,单发或多发,囊壁厚且不规整,囊内密度因出血时期不同而呈混杂密度,可见分层;常与子宫粘连、分界不清。④卵巢囊腺瘤,体积小时无明显症状,肿瘤增大后可出现压迫症状,如下腹胀痛、尿频等。CT检查示盆腔多房囊性占位性病变,囊壁光滑,境界清晰,同侧正常卵巢不能显示,增强扫描囊壁和分隔轻度强化[10-11]。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多为单囊,内若有分隔也多为不完全分隔。

3.5 误诊分析 本组术前12例误诊,仅1例(7.7%)诊断正确,原因可能有:①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发病率低,影像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发现盆腔囊实性病灶,更倾向于卵巢来源,易误诊为卵巢囊肿或囊腺瘤。②输卵管系膜囊肿急性发病一般仅行CT平扫,影像信息不全。③扭转后增大的输卵管系膜囊肿常压迫同侧卵巢而致卵巢不易显示,而同侧正常卵巢是定位输卵管系膜囊肿重要的依据[12]。本研究早期扫描层面较厚,行MPR时图像模糊,对扭转蒂及同侧卵巢显示不清晰;早期增强扫描也欠规范,6例增强扫描中4例仅有动脉期,影像信息不全,对资料和图像分析造成一定障碍。

总之,子宫旁囊实性病灶,实性部分偏于一侧呈新月状或瘤状,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不明显,同侧正常卵巢显示,是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重要的CT征象。征象不典型时需仔细询问病史,结合MPR多方位重建观察扭转蒂和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因病情延误造成的不良后果。

图1 女,49岁,右下腹痛6 h并持续性加重,伴恶心呕吐;腹腔镜右附件切除,手术病理证实右卵巢冠囊肿伴扭转720° 图1a 扭转蒂和卵巢分界不清 图1b 扭转蒂和囊肿呈典型双瘤征;平扫扭转蒂处出血(CT值>50HU) 图1c MPR矢状位显示扭转蒂和囊肿;子宫位于病灶后下方

图2 女,18岁,左下腹痛阵发性疼痛20 d,手术病理证实为左侧输卵管系膜囊肿伴扭转1 440° 图2a CT平扫示盆腔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偏于扭转左侧(长箭);后方同侧卵巢显示(三角) 图2b,2c 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实性部分无明显强化

[1]Kiseli M,Caglar GS,Cengiz SD,et al.Clinical diagnosis and complications of paratubal cysts: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port of uncommon presentations[J].Arch Gynecol Obstet,2012,285:1563-1569.

[2]Gupta A,Gupta P,Manaktala U,et al.Clinical,radiological,and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paraovarian cysts[J].JMidlife Health,2016,7:78.

[3]Genadry R,Parm ley T,Woodruff JD.The origin and clinical behavior of the parovariantumor[J].Am J Obstet Gynecol,1977,129:873-880.

[4]曹泽毅.中华妇科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62.

[5]Ito K,Utano K,Kanazawa H,et al.CT prediction of the degree of ovarian torsion[J].Jpn JRadiol,2015,33:487-493.

[6]方如旗,曹代荣,翁淑萍,等.卵巢肿瘤蒂扭转的MR影像表现(附8 例报告)[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5):684-687.

[7]王善军,陈本宝.输卵管系膜囊肿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3,28(5):551-554.

[8]Patil AR,Nandikoor S,Rao A,et al.Multimodality imaging in adnexal torsion[J].JMed Imaging Radiat Oncol,2015,59:7-19.

[9]Wilkinson C,Sanderson A.Adnexal torsion--a multimodality imaging review[J].Clin Radiol,2012,67:476-483.

[10]刘彦琼,乔英.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4):394-396.

[11]乔敏霞,时惠平,秦丹,等.卵巢囊腺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4,12(4):29-31.

[12]殷全红.输卵管系膜囊肿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2):81-83.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6.03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61609)。

王中秋,E-mail:zhq2001us@163.com。

2017-04-16)

猜你喜欢

系膜实性附件
大型外浮顶储罐安全附件常见问题
复方积雪草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Bcl–2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德国军队使用的手枪套及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