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2017-12-01

小说月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词义现代汉语对象

(延边大学 吉林 延边 133002)

浅谈“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牛丽萍

(延边大学吉林延边133002)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一个静止的、自给自足的、同质的、观念的符号系统,受各种各种因素的影响,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在这其中,词义的发展尤其显著。尤其是在符淮青老师著的《现代汉语词汇》一书中,对于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地说明,现就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作简单的个人阐述。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发展

1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词、什么是词汇以及什么是词义

在本书中,对于“词”是这样定义的:“语言中有意义的能单说或用来造句的最小单位”。需要强调的有三点:一是词必须是有意义的;二是词能单说或用来造句的最小单位;三是词一般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以上三点是能够称之为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缺一不可,同时也可以作为来确定是否是词的标准,除此之外,还有“扩展法”、“剩余法”等判定方法。接下来看一下什么是“词汇”,词汇包括语言中的词和固定语。词汇是语言中词语的总和。确认语言中除了词以外,还存在固定语,它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识是词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最后来看一下什么是“词义”,本书是这样定义的:词义(狭义的用法,指概念义)从构成上说,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联系的概念内容,从概念内容的本性上来讲,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通过以上简单了解,知道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词”,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的知识,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同时对于我们的母语——汉语,有了更专业、更深刻的认识。

2 接下来着重对“词义的发展”方面的内容展开详细论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词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本书中概括为:一是社会生活的发展,包括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消灭,阶级斗争的发展;二是人的思想意识的发展;三是语言内部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当然,词义发展是个复杂过程,还会有其他因素参与其中,本书中概括的这三方面的原因是词义发展的主要根源。同时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影响,相互联系的,但有时词义的发展,又显出某个因素占主导地位。像是“钱”一词意义的变化,着重说明了新事物出现,旧事物消亡所引起的词义变化。

“钱”原为一种除草铲土的农具,后来有一种钱币模仿农具的形状铸成,就用“钱”来表示这种货币。后来作为农具的“钱”不用了,在生活中消失了,它的本义跟着消失,而货币之义则沿用下来。

人的思想意识的发展引起词义的发展可以从两方面说明:第一,思想认识的发展。许多词古今都用得到,这类词主要是一些反映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的词,虽然古今词义适用对象大体相当,但表示的对象特征有了很大的发展。如:

天 颠爷,至高无上。从一大。(《说文》)

天空。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现汉》)

第二,思维联想规律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讲过的思维顺着相似性、关联性产生联想,会使人把一个指甲食物现象的词用到指乙食物现象上去,使词产生新义,巩固下来,就成为词的固定义项。如“包袱”。原指用布包衣物的包儿,后用来比喻思想上的负担。

语言内部诸因素的作用对词义发展的影响研究的不够,本书只做了一个大概的说明。语法、语音、词汇、词义的发展变化是相互作用的。汉字字形的变化对词汇、词义的发展也有相当作用。词在句子中位置和作用的变化常常引起词义的变化。以动——名之间的变化为例。“恩典”原指“帝王对臣民的恩惠”,现在“恩惠”是这个词的基本义,除了这个基本义外,“恩惠”还能作动词用,如可以说:“你就恩典了他吧。”“老爷恩典了他。”语音方面,语音变化可以产生或巩固词义的变化,有可能分化出另一个词来。如古汉语中出现过词性变化伴随声调变化的现象,名,动,形可以互相转化,转化出来的一般读去声。如:

好 hǎo,形容词,美,善。《诗 郑风 叔于田》:“不如叔也,洵美且好。”这个人真好。

hào,动词,喜爱。《诗 小雅 彤弓》:“我有嘉宾,中心好之。”他不好动。

汉字字形的变化往往能使新发展出来的词义分出来,成为一个新词。如:益—溢 文—纹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了解了词义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也表现出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对于词义的发展,必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概括、去总结,像是语言内部诸因素的作用对词义发展的影响,有待去深入研究。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词义发展的类型有哪些。本书中概括了五大类,即: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具体来看一下各个类型:

词义深化方面,主要是指概念义适用对象不变,表示的对象特点深化。

这主要是一些表示最基本的自然现象,表示动物植物的词,它们适用对象古今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词的概念义所表示的对象特点,则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深化。如:

土 《说文》:地之吐生物者也。

《现汉》:土壤,泥土。

土壤 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词义扩大方面,常见的有六种不同的情况:(1)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部分发展到整体(指空间),表示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2)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部分发展到整体(指成员),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3)表名物的词其适用对象从单一的食物发展到一般的事物,其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4)表性状的词适用对象扩大。(5)表动作行为变化的词的行为变化的主体扩大。6.表动作行为的词关系对象扩大。

词义缩小方面,常见的有五种情况:(1)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整体变为部分(指空间),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之变化。(2)表名物的词适用对象从整体变为部分(指成员),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3)表性状的词适用对象缩小。(4)表动作行为的词行为主体缩小。(5)表动作行为的词关系对象缩小。

词义转移方面,有两类:(1)词性不变,原义和后起义的适用对象之间没有整体和部分,类和种,多类对象和其中一类对象的关系,表示的对象特征也不同:或者是虽可有同样的适用对象,但表示的对象特征迥异。(2)词性转换所造成的词义转移。(动-名,形-名,名-动,形-动,名-形,动-形)

感情色彩变化方面,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词的概念义往往也有变化。现在是从这种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上命名。

上述的是词义发展的主要类型。词义发展是曲折的,一个词历史上可以产生出多个意义,各个意义发展的类型可以不同。

最后,具体看一下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现代汉语词义发展的一些特点。本书主要概括了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大批原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词语都融入了新的知识,或者有了新的含义。第二,新产品、新事物的出现常常使新词语大量涌现,也诱发一些词语产生新义。第三,词性转移引起词义转移也令人注目。它一般是由于表达的灵活经济产生的。近年来,名词用作形容词因而具有表性状的意义的情况较多。第四,一些原是外来词中的译音音节用来构成新词,因而变成有意义的构词语素是这个时期词义发展中的一个现象。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事物的认识评价有很大的不同。

以上对于词义发展方面的内容,结合符淮青老师的《现代汉语词汇》,作了简单陈述,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对于语言、尤其是对于词汇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了解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语言、词汇多么的博大精深。同时,能够促使我们正确使用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于词汇的运用更加规范。

[1] 符淮青 《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周祖谟 《汉语词汇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3] 周祖谟 《词汇和词汇学》,《语文学习》1958年9、11期

[4] 张世禄 《词汇讲话》、《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学林出版社1984

牛丽萍(1986-),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词义现代汉语对象
神秘来电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字意与词义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